丁海濤
【摘 要】目的:分析人工關節置換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6)和觀察組(n=26),對照組采用股骨近端髓內固定治療,觀察組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通過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來分析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臥床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切口長度均小于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人工關節置換術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臥床時間,減小術中出血量和手術切口長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工關節置換;股骨粗隆間骨折;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5.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9--01
隨著我國老齡化的進程加快,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病率也呈逐年上漲趨勢。股骨粗隆間骨折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多發于老年群體,是因粗隆部血運豐富導致發生髖內翻引起的,多為高齡患者長期臥床引起的并發癥[1]。其臨床表現為局部的疼痛和腫脹、運動功能障礙等,嚴重影響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臨床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手術方式,常用的包括人工關節置換術和股骨近端髓內固定術[2]。有研究表明人工關節置換術的療效十分顯著,為驗證其療效,本文選取52例患者進行對比研究,并作出如下報告。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選取我院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2例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利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26)和觀察組(n=26),對照組中,男14例,女12例;平均年齡為(76.36±5.18)歲;病因:交通事故10例,意外摔倒7例,其他原因9例;觀察組中,男15例,女11例;平均年齡為(76.28±5.27)歲;病因:交通事故9例,意外摔倒9例,其他原因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股骨近端髓內固定治療:麻醉生效后,患者取仰臥位,通過牽引將骨折處復位,使用C形臂檢查確保復位正確且滿意;然后在大粗隆頂端作一縱向切口,長度約為6cm,向股骨髓腔插入導針,擴髓后插入髓內固定主釘,退出導針,將導針打入股骨頭頸內,C形臂下可見正位股骨頭中線偏下,側位股骨頸正中,再將螺旋刀片沿導針打入股骨頭內,鎖定后在遠端定位擰入螺釘,最后進行清洗縫合,完成手術。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
觀察組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麻醉生效后,患者取側臥位,選髖關節后外側作為入路,使骨折端完全暴露,在小粗隆上1cm處截骨,取出股骨頭,測量大小后,對小粗隆骨塊進行固定,再行股骨近端擴髓,擴髓后安裝合適的股骨柄假體,使用骨水泥假體試膜,再安裝雙極人工股骨頭,再復位固定大粗隆骨折塊,最后檢查關節的穩定性和活動度,放置負壓引流后縫合切口,完成手術。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
1.3 觀察標準
對比兩組患者的相關手術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臥床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切口長度。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納入SPSS20.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表示,(P<0.05)為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75.31±12.52)min、平均臥床時間為(32.17±2.63)d、平均術中出血量為(208.14±14.21)ml、平均切口長度為(7.16±0.83),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62.37±11.27)min、平均臥床時間為(5.84±1.26)d、平均術中出血量為(175.46±12.34)ml、平均切口長度為(4.28±0.86)cm;比較結果分別為(t=8.645,P=0.001)、(t=22.742,P=0.001)、(t=11.254,P=0.001)、(t=14.314,P=0.001),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由于老年人的年齡增長會引起骨質疏松,而且他們的反應能力較慢,容易出現交通事故、意外摔倒等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股骨粗隆間骨折的發病率越來越高。
臨床上治療股骨粗隆間骨折多采用手術方式,常用的包括人工關節置換術和股骨近端髓內固定術。股骨近端髓內固定術是傳統的治療骨折的方式,其缺點在于恢復時間慢,患者手術需要長時間的臥床才能恢復,早期患側不能承重和受力,影響預后,長時間的臥床可能還會引起褥瘡等并發癥[3]。人工關節置換術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式將人工關節假體植入體內代替患病關節的手術,能夠緩解關節的疼痛,有效恢復關節功能,這種方式術后恢復時間段,預后良好,相較于股骨近端髓內固定術的效果更加顯著。
為分析人工關節置換治療高齡股骨粗隆間骨折的效果,本文選取52例患者進行對比研究,研究結果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臥床時間、術中出血量和切口長度均<對照組患者,比較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人工關節置換術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臥床時間,減小術中出血量和手術切口長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馬小軍.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的臨床療效[J].中國現代醫生,2019,57(21):78-81.
張可.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患者實施人工關節置換與內固定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對比分析[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04):486-487.
張潁偉.人工關節置換與內固定治療骨質疏松性股骨粗隆間不穩定骨折效果分析[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8,24(0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