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茹蘭 陶佳麗 賈玉倩
摘 要:內容與語言融合教學是一種語言學習與專業知識學習相結合的外語教學模式,旨在培養綜合型的軍事人才。本文通過對CLIL教學模式的概述,探討了該模式中的4C框架在軍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員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CLIL,教學模式,軍事英語
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的改變和新軍事變革的深入,以及日益頻繁的對外培訓、對外軍援、軍事技術合作、軍事交流、軍事外交、外軍研究、軍事情報等多樣化的軍事任務,軍隊對既精通軍事又具備較強外語能力軍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軍人的軍事外語素質既是未來高技術戰爭對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我軍戰斗力和軍事軟實力的重要體現。為了培養更符合部隊需求的軍事人才,軍隊院校要突出外語教學的軍事特色,提升軍事英語教學的地位,構建軍事英語課程體系。具備能適應軍事斗爭準備需要和貼近未來戰場的軍事外語能力,能夠以英語為工具獲取并交流軍事信息,是新型軍事人才的重要素質。如何將英語教學與軍事專業知識相結合,培養出既精通專業又具有較強外語能力的復合型軍事人才,是軍隊院校尤其是培養生長軍官的學歷院校外語教學的重大課題,也是必須面對的挑戰。
一、 開展軍事英語教學的必要性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一帶一路”建設,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新型軍事人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國的利益,樹立大國軍隊的良好形象,維護我國世界大國的國際地位。軍事院校所培養的人才都需要能夠用英語交流本專業的知識,都要有使用語言這個工具在未來繼續學習本專業前沿知識的能力。軍事院校開展軍事英語教學可以滿足不同學科、領域的語言能力的需求。因此,軍事院校應在突出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力開展對本校學員的軍事英語能素質的培養,更新軍事英語教學理念,使培養的人才真正為部隊之所需,真正能夠使用好語言工具,成為今后該軍事領域的拔尖人才。
其次,軍隊院校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員掌握通用英語、軍事英語基本知識和應用能力,培養跨文化交流、批判性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拓寬國際視野,適應職業發展和對外軍事交往需要。軍事英語的學習使他們能夠在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中能夠進行有效的交際。同時培養學員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以適應軍隊現代化建設和新時期軍事斗爭的需要。開展軍事英語教學,能夠使學員的英語知識與專業知識得到發展與提高,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二、CLIL教學模式
1.CLIL的含義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內容與語言融合教學是在加拿大沉浸式教學的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模式下發展起來的。CLIL是通過使用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幫助學生完成學科教學和外語學習的雙重目標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認為語言不僅是學習的內容,還是學習的工具,克服了傳統外語教學重視語言形式而忽視語言內容的弊端,注重語言形式教學與內容教學相互融合,兩者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相同的角色。CLIL教學模式最終的學習目的是培養學生的以下技能:專業的學科知識,外語口頭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獨立思考和社會適應能力。
2. CLIL教學模式體現以學員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作為軍校學員,不僅要了解軍事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現代戰爭的特點,能夠進行國際軍事交流,在各種不同的軍事活動中流利地使用英語。盡管在軍校生活學習多年,但是在不同軍事場合應使用軍事英語交際的能力還不足。因此在軍事院校開展軍事英語教學就顯得非常重要了。CLIL教學模式正是將學科內容作為課程的出發點和組織原則,使用大量的真實材料來設計任務,并根據語言教學的需求和學習者的需求以合理的順序組織教學。在這種理念下的課堂教學中,學員用語言來學習學科內容,并通過對學科內容的學習來促進語言的提高。CLIL教學模式為學員提供真實的語言素材、模擬現實軍事行動場景,以學員為中心來展開教學,開展合作學習,提高學員實際應用軍事英語進行國際交流的能力,同時還能促進學員軍事知識的擴展。
三、CLIL教學模式在軍事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內容與語言融合教學就是使學習者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提高目的語的運用能力,使語言技巧和專業知識有機結合。CLIL教學理念是基于Coyle提出的 4C,即內容(content)、認知(cognition)、交際(communication)和文化 (culture),這四個要素相互獨立,又相輔相成,構成了內容學習與語言學習的有機統一體。
文化就是使學習者要具有跨文化意識,是該模式的基礎。軍事文化反映軍隊的歷史、傳統、價值觀和行為準則等。軍事英語教學應重視英語語言與軍事知識的關系,并能夠關注英語語言與軍隊文化的關系,注重軍隊文化導入。由此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從而強化對軍事英語知識的接收和內化。
交際是語言的目的,在該模式中處于核心地位,文化知識是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外軍文化背景知識的足夠了解才能滿足與外軍順利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要求。在軍事英語教學中適當導入外軍文化不但可以加深對軍事英語的理解,而且可以提高交際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跨文化交際是雙向互動的交際過程,即交際者不僅要了解目標語文化,還能用目標語表述本族文化。運用目的語準確表達、反映和詮釋我軍的文化特點及狀況是確保軍事跨文化交際順利進行的重要環節。因此,軍事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是雙向的,在教學中秉承目的文化導入與母語文化導入并重的理念,采用文化對比的方式提高學員的跨文化意識,摒棄孤立片面的語言知識學習與單向的文化輸入,從而真正達到提高學員的軍事英語水平的效果。
CLIL強調用知識內容來加深對語言技能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篩選,選取重要的知識點來強化語言技能。軍事英語的教學內容采用真實語言素材、模擬現實軍事行動,每一單元的內容和語言訓練都是圍繞同一主題展開,層層深入。教學內容涵蓋軍兵種知識、軍事訓練、武器裝備、軍事演習、軍事科技、軍事機構、海外行動、國際維和、戰場救援、人道主義援助等軍事領域。軍事英語的教學既拓展學員的軍事英語知識,同時提高了學員的軍事聽說讀寫技能并促進學員的軍事思維養成,培養學員有效應用英語在國際軍事環境中執行軍事任務的能力。
認知是指學習者進行的學習與思考,與內容存在相關。學員通過分析知識內容的語言需求來加深對知識技能的理解,重建內容與相應的認知過程。CLIL教學模式下的軍事英語教學,就是讓學員用英語來做事情,完成各種任務。因此,在教學中,教員應盡可能地提供豐富的語料和語境,將學員已有的部隊經歷與課堂學習活動聯系起來,讓學員自己進行有意義的建構,分享和探究英語軍事知識。
結語
CLIL教學模式為我國英語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視角,隨著對其進一步的探索和研討,未來勢必會掀起一場新的教學法改革浪潮。對于軍事院校而言,要順應時代發展積極借鑒CLIL教學模式的優勢,將其運用在軍事英語教學中,在提升教學效果的同時更好地培養國際化的軍事人才。
參考文獻:
[1]盛云嵐.歐洲CLIL模式:外語教學法的新視角[J].山東外語教學,2012(5).
[2]駱巧麗.CLIL模式及其對中國公共外語教學的啟示[J].北京航天航空大學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