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迎芳
摘 要:中華民族歷史悠久,隨著歷史的遷移,已經出現了很多的文物,都是中國的瑰寶,分布在一些村鎮當中,這些文物都是十分珍貴的,我國已經對文物進行了保護的工作,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更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根據現在來看,在進行保護工作時沒有對其進行重視,存在了很多的問題,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時代之下如何對基層文物進行保護。
關鍵詞:新時期;基層;文物保護
國家都比較重視保護文物,因為文物它是歷史的文化,同時它也存在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明。這就需要對文物進行保護工作,能夠更好地維持文物的價值,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歷史文化遺留下來的寶貴財富造就了中華瑰寶文化庫,在長期社會歷史發展中我們的祖先創造出優秀的遺產,文化意義頗深。合理利用文化古物,先保護后開發,對于研究它們的歷史意義,教育價值,所代表的的形象意義,有重大含義,這些都有利于促進社會的進步。最近幾年來,已經加大了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力度,并且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很多基層單位都已經建立了專門的機構去保護文物,但是在保護過程當中受到了一些條件的影響,對保護工作的開展造成了阻礙。
一、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當中所存在的問題
現在在一些農村單位當中缺乏法治的意識,沒有按照法律的規定來進行工作,同時也不具備一定的文化管理部門,沒有對其進行有效的管理,這就會對文物造成一些破壞,因此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任務是比較艱巨的。
1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要想更好地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就必須要依照法律法規,然而當前我國基層文物在保護工作上還存在諸多問題,盡管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些相關的法律法規,也對其進行了修訂,不斷地完善法律法規在法律上來強調文物保護工作,但是在縱觀當前工作進行的情況來看,工作人員仍然缺乏對這一工作的認識。因此難免在工作中出現懈怠的問題。政府也沒有重視文物保護的工作,因為它不在績效考核的范圍之內,更多的地方政府主要抓的就是經濟的建設,將經濟看作是地方發展的第一命脈。雖然經濟的發展的確與社會以及國家發展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但是要搞好經濟卻缺乏對文物保護工作的認識,基本上這一工作都停留在表面沒有嚴格的落實,也沒有制定一些工作的措施不免令人感到心寒。另外,在進行文物保護工作當中,基層管理站擔負著重要的工作需要進行實地調研和文物的管理,管理站的任務量是很嚴重的,加大了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一些工作人員抱著僥幸的心態,對于一些工作會存在應付的心理,沒有重視工作。一些農村的群眾由于文化程度不高,缺乏法制的觀念,也沒有認識到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性,這些會對文物造成一些破壞,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進行。
2.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經費缺口較大
雖然黨和政府已經開始重視文物保護的工作,并進行了一些措施,增加了投入,但是在實際的工作當中仍然存在著經費不足的情況,經費缺口很大這些都不利于文物工作的發展要求。如今國家每年都會撥出一些費用,用于文物保護的工作,希望文物保護工作能夠逐漸興盛起來,但是經費是有限的,文物保護工作它需要很多的資金,需要對建筑進行修復和維修,這些所消耗的資金都達到上萬或者上百萬,如果只依靠上級部門來進行撥款是無法解決這些問題的,這些杯水車薪的投入讓文物保護工作難以前行。文物保護單位只能依靠上級來獲取資金,這就導致工作經費短缺,不利于文物保護工作的進行,無法維修那些損壞的文物。
3.基層文物保護工作執法力度不夠
在進行基層文物管理工作的過程當中,基層政府卻沒有重視,過于重視經濟的建設沒有注重文物保護的作用。它是能夠傳承城市文化的一個載體,也沒有認識的文物保護的建設,同時讓也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在管理部門開展工作時缺乏創新力拖延工作,這些都無法及時的解決文物當中所存在的問題,另外在執法過程當中力度不夠,無法嚴格落實工作。主要是因為政府會制定一些措施去保護文物,但是在進行城市建設和開發的時候也會對這些遺址進行摧毀,甚至違法拆除這種強制的行為,與文物保護工作之間形成了對立。最近幾年來,一些人大代表文物保護協會的人員在組織上都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能夠讓政府在建設過程當中不要損壞文物,要確保法律的制定能夠有效,不要讓文物保護工作只是一個形式。
4.基層文物開發與保護不平衡
在文物保護單位需要對文物進行開發和利用,它可以更好的傳遞文化當中的內涵,留住文化的價值。目前人們更加注重對文物的關注甚至有些地方也進行過了重建,但是卻沒有注重文物的真實性,改變了文物原有的形態。文物開發后與文物保護之間出現了不平衡的情況,甚至有些政府也沒有重視文物保護工作,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經濟建設的發展還對文化遺產進行拆除,這些都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卻沒有注重以后的利益,忽視了文物的價值。
二、新時期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對策
1.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文物保護的意識
要想更好地落實文物保護工作,首先就需要具備文物保護的意識,提高認識,只有這樣才能夠改善行動,嚴格地落實文物保護的工作。基層政府要進行一些宣傳教育,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去培養工作人員的法律意識。在對政府進行績效考核的時候,也要注重文物保護這一項,將其納入到考核當中,基層政府也應認識到文物保護的重要性,如果能夠進行合理的開發也同樣可以推動經濟的發展。由此可見,基層政府要轉變自己的思想,端正態度,注重經濟發展和文物保護相結合,找準切入點來發展旅游行業,不僅保護了文物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各地的特色。同時也要注重宣傳教育,能夠讓文物保護的意識落實到群眾當中增強保護的意識,特別是農村群眾加深他們的認識,可以通過報紙,網絡,電視等這些方式來進行傳播,來宣傳對文物的保護,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良好的氛圍,能夠讓每個人都注重對文物的保護,最后也要提高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轉變思想來更好地開展文物保護的工作,要嚴格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文物保護工作順利進行。
2.注重依法行政,加強保護執法的力度
主要從以下這幾個方面來考慮,執法人員需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因為文物保護工作涉及的范圍是很廣范的,執法人員需要提前對自己負責的區域進行一個劃分,明確各自的范圍和應該負責的責任,同時也要向群眾公示電話和照片等信息,發動群眾的力量,如果發現了有損害文物的行為,能夠很快的聯系到執法單位對其進行處理,第二要改善法律法規,按照法律法規來執行工作,各地的政府要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來規范執法人員的行為。在實踐過程當中總結問題不斷的積累經驗。第三也要制定有獎舉報的制度,調動廣大群眾的力量給舉報者一定的獎勵,在給予獎勵的同時也要保護舉報人的相關信息,不要受到影響。第四,如果環境開發和文物保護之間發生了沖突,一定要注重文物保護,使得城市建設和文物保護能夠協同發展。
3.強化管理投入,加大文物保護扶持
文物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象征,它是一個珍貴的遺產,是無法復制的。文物的價值遠遠不止是它的價格,對于文物的價值,永遠不能夠用金錢來衡量,之所以要對其進行保護,是因為它傳遞了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文化,因此要必須注重對文物的保護,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政府也要適當的提供一些資金,剝去專項的經費來進行文物的保護。基層政府也要撥付資金來進行文物保護和管理的工作,在財政預算當中來進行撥款,當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要求經費應該專款專用,對財務進行管理,保證經費能夠使用。基層政府也要對保護文物的工作進行規劃,對于那些文物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也要進行統籌,從全局出發抓住文物資源的項目向上級來申請經費,同時也要將多個部門進行統籌,能夠實現更好的管理。另外文化管理部門也可以從多個渠道來籌集一些資金,注重政府與社會企業之間的合作,需要社會各界意識到文物保護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同時它也是社會當中的責任,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來進行保護,政府也可以調動群眾的力量獲取群眾的支持來成立一些組織,可以通過正當的渠道來籌款用于修護文物。
4.加強基層文物保護人才隊伍建設
在進行基層文物保護工作的時候,它的技術性和專業性更強,需要培養一支優質的人才隊伍。文物保護隊伍的整體素質會影響到文物保護工作的質量,一些基層文物保護單位的工作人員卻缺乏相關的知識,也不知道如何開展工作,無法去及時搶修文物,這樣會對文物造成二次的破壞,導致文物無法及時地得到搶救,因此要想順利的進行文物保護工作就需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一流的人才隊伍。高素質的人才隊伍能夠在面對基層文物保護工作時有條不紊,在完善隊伍建設時需要建立健全人員在職培訓機制,不斷的優化工作人員的素質,嚴格貫徹這些基礎,向基層文物保護人才隊伍建設工作從根本上落實。第二要建立人才引進機制,采取一些福利政策去吸引優質的人才,使人才能夠意識到從事文物保護工作能夠沒有后顧之憂,這是留住人才的有效途徑,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文物保護工作者能夠對文物進行保護,解決人員不足的問題。
結束語:自古以來,中國都是名譽響徹世界的文明國家,我們國家的每個民族的人民,團結一致,在長久的歷史過程中,打造了優秀的文藝古物。這些文物都是古人文化的象征,是他們汗水與智慧的結晶。對于研究過去古代的人類活動有重大幫助,提供了歷史資料。當代對文物的保護,就是共同維護歷史記憶,是一種傳承。文物是中華民族當中珍貴的遺產,在新時代之下就需要注重對基層文物的保護,對文物進行保護,也起到聯系紐帶的作用,有利于維護我國多民族的共同財產,有利于團結統一,維護社會的穩定,促進社會秩序的安定。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要求基層文物保護與當地經濟發展能夠協調發展,同時也能夠推動經濟社會的發展,提高人民群眾的素質,基層政府要克服現在所存在的問題,對其進行解決,建立一體化的工作機制,讓群眾積極的參與進來,能夠推動基層文物保護工作順利的進行。
參考文獻:
[1]鐘媛.新時期基層文物保護的路徑研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8):81-83.
[2]陳健.當前基層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文物鑒定與鑒賞,2019(14):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