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全強
摘 要:當前,我國核電事業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對核電質量管理工作也提升了一個新的高度。產品質量是保證企業能夠持續發展的基石,對風險進行防范與控制是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而精益質量管理要求嚴格控制產品質量,把質量管理控制工作提前。即不要事后補救,而要提前做好防控工作,以便于質量管理工作能夠始終走在產品制作的前面。
關鍵詞:核電廠;質量管理;管理體系
建立設計和建造階段的質量管理體系,通過該體系的正常運作和有效管理,使相關工作都能夠按照管理要求落實,從而保證建成的核電廠達到安全、可靠運行的預期目標。為實現公司的宗旨和目標,提高公司管理水平,又在質量管理體系基礎上開展了建立提高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一系列探索和實踐活動。本文將著重介紹有關管理領域大綱的策劃與審查、程序審查、監查、專項監督、程序優化等活動及一些體會。
1 概述
核電產品的生產管理采取的是基于精益思想的質量風險防范與控制體制,是以ISO9001、HAF003、ASME等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為基礎,以培育“零缺陷”質量管理文化理念為目標,充分體現“細化、標準化、實用化、落實到崗位、落實到制度、落實到人”(簡稱三化、三落實)的精益管理思想,通過制定質量風險預防與控制管理流程,識別質量風險點,設置控制點,加強監管細化作業流程,建立起落實到崗位和人的操作規程及作業標準,通過強化過程控制標準化與檢驗考核標準化等措施,實現預防、規避、化解或減少質量風險,最終達到全面控制及防范質量風險的目的。
2 提高核電廠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
2.1識別質量風險點、科學設置控制點
在查找風險點上要組織人員針對具體管理流程及生產過程逐一排查,在流程中從管理、工藝、生產、吊裝、現場,直到保管等所有階段中存在隱患,以及經常出現問題的環節都應被視為風險點,各部門要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進行排查,最后將所有風險點匯總,將這些風險點按類別分級防控。按照核電產品在生產流程中容易出現質量問題的級別及可能引起后果的嚴重程度,將風險點分成若干個等級。風險級別越高,就越需要重視,制定控制的流程也應該越詳細,檢查的頻度也就越高,以此類推。例如筆者所在分廠將核電產品風險分為三級,一級為最高,三級為最低。在一個核電壓力容器某主鍛件的加工流程中一級風險點有5個,二級風險點有7個,三級風險點11個。
2.2管理領域大綱的策劃與審查
體系建立之初,部分領域沒有大綱級程序,如工程管理領域、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等,這些領域的具體工作點多面廣,沒有形成綜合性的程序文件,該領域體系文件不夠完整;部分領域編制了大綱級程序,如《設計管理》、《設備采購管理》等,但未能明確對程序文件的編寫要求,使程序層次、詳細程度不一,職責和接口描述不夠全面,難以確保其有效性。于是公司提出了“管理領域大綱”的概念。管理領域大綱闡述公司的各領域管理原則,規定公司在該工作領域的方針、理念、策略、總的要求和實現途徑。管理領域大綱主要包括下列內容:工作目標、工作范圍、組織機構、職責、接口和協調及資源管理等。在策劃過程中,不僅重視設計管理、設備管理、工程管理等與質量息息相關的專業領域,同時也考慮到公司的特色綜合管理領域———項目開發、公眾溝通等,旨在從公司治理角度出發,規范公司的組織和行為,保護公司、股東的合法權益,實現公司對董事會、員工以及社會公眾的承諾。結合公司管理現狀和質量管理體系情況,充分征求各專業處室意見,最終確定23個領域大綱。領域大綱的確立,基本確立了公司的綜合管理體系,同時,質量管理體系作為綜合管理體系的分體系,也得到了進一步梳理和明確規定。
2.3質量防控管理責任的落實
針對質量的防控工作,要求職能部門要根據產品質量的具體要求和標準,以及生產作業的具體流程,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找出防控點,并在各個防控點確定好責任人。此外,還要針對產品的加工過程,設備的運行管理,強化職能管理,提高全員素質,健全規章制度,分層分級地制定能夠控制和消除風險點的措施,將質量風險防控管理責任落實到產品流程所涉及到的每一個人。在此基礎上,遵循逐級負責,專業負責,分工負責,崗位負責的要求,全面掌握生產流程中的風險點和關鍵點,以便達到質量風險“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全時段”受控的目的。
2.4制定質量風險防控措施
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的三級質量管理制度,根據生產特點,技術要求,以及操作方式,有針對性地制定操作規程及管理制度,要求管理人員嚴格按照相關規程和制度,加強日常監督和檢查的力度,做到無死角、無空白區域。
2.5推進防控措施,加強監督與檢查
要設置專門人員負責質量風險的防控與管理,按照管理制度和質量管理的要求組織人員開展產品質量風險的防控工作,要能夠通過階段性的總結優化相關制度,改進相關工作。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處理和通報,并立即制定出糾正及預防措施,以防止問題重復發生。
2.6持續改進,強化考核機制
(1)制造廠對質量風險防控的責任考核也要分工明確,要建立起質量考核組織機構及考核領導小組,使考核機制常態化。(2)要明確量化指標和考核標準,并且要與職務、崗位和績效薪酬掛鉤。(3)如果因對質量風險的防控措施制度落實不到位,導致發生質量事故,應當追究當事者及相關管理人員的責任。(4)應該結合質量檢查,工藝紀律巡檢,以及現場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積極組織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員進行整改,以便使發生的問題得到及時的處理。
2.7監查
監查活動是《核電廠質量保證安全規定》中規定的要素之一,是驗證質保體系有效性的重要環節,換句話說,監查是驗證被監查方是否制定并有效實施有關的程序和文件。它也是促進各職能處室更有效地開展質量工作的重要手段。通過不斷的學習和反思,公司在監查方面不斷進步。公司強調監查全過程,特別是下列方面,監查人員必須按規定要求進行。一是安排監查時給予監查人員充足的時間使他們能在監查前一個月就著手從各個渠道收集被監查方的相關信息,這些渠道包括向其接口的處室和單位詢求、查詢ECM系統文件、關注公司級計劃協調會內容等,并提取有效信息作為輸入體現在監查提問單中;二是監查前主監查員必須召開監查小組會議,明確監查重點、要點和分工;三是邀請其他處室經受質保監查培訓的人員作為技術支持,從不同專業的角度開展監查。通過以上三點的改進,公司質保監查報告比2013年的監查報告更真實、更客觀地反映公司在執行管理體系要求的強項和弱項,相關領域的管控不足得到及時、有效整改,為高層管理者作出改進決策提供依據。
3 結語
提高核電廠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過全員的不斷努力實現的。通過領導的重視、培訓的全面開展、溝通渠道的建立、有效性評價的不斷深入,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提高已初見成效,公司將持續改進,為提高質保體系有效性不斷探索與實踐。
參考文獻:
[1]趙亞珂.應用焚燒技術處理核電廠放射性固體廢物的技術經濟分析[J].科技展望.2015,25.
[2]姜華,金平.海外核電項目投標流程及技術支持工作簡介[J].科學與財富.2016,8(4).
[3]陳立斌.可再生能源與核電減排二氧化碳經濟性分析[J].中外能源.2016,21(11):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