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第一丑模到第一名模,從理發匠的女兒到世界頂級模特,呂燕的人生就是一個拼命把爛牌打好的過程。
1981年,呂燕出生在一個與時尚完全沒有關系的家庭,父親是理發匠,母親沒有工作,加上弟弟妹妹5口人都要靠父親每月600元的收入生活。
“鄉下沒有自來水,沒有抽水馬桶,只有一個缸,上個廁所整個人都是臭的。”那時候的呂燕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就是長大以后每個月能掙800元。
丑得那么美
誰能想到,就是這樣一個鄉下女孩會走上國際秀場。上中專后,呂燕身高已經躥到了1.78米,因為對長相自卑,她長期含胸駝背,后來在家人的鼓勵下,她報了一個形體班,希望能矯正。
培訓期間,隔壁班的模特隊要去北京參加一個比賽,有人臨時去不了,個子高的呂燕就被拉去充數。
誰知,就這樣誤打誤撞,呂燕遇到了她的伯樂。她永遠都記得那一天,1997年7月23日,她遇到了一個人,那是第一次有人夸她長得漂亮。
“她不屬于第一眼美女,但絕對會讓人難忘,她擁有一張很特別的臉。”著名的造型設計師李東田,就是那個伯樂。他邀請呂燕作自己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并為她定制了一張雀斑百合花的照片,掛在了熙熙攘攘的王府井大街。
她的獨特氣質的確引來了不少關注,但更多的是嘲諷和非議。
“這是治雀斑的廣告嗎?”“長得這么丑,怎么還能拍廣告?”有人甚至說把她的照片掛在這里會影響市容。
家鄉的人以她做模特為恥,當時有不少模特公司為了蹭熱度,向她拋出了橄欖枝,可一遭拒絕就揚言要封殺她。初出茅廬的呂燕擁有難得的清醒和冷靜,“我覺得他們并不是真正地欣賞我”。在拒絕了國內某知名模特公司的邀約后,呂燕剛剛開始的模特生涯就這樣結束了。
幸運的是,法國著名大都會模特公司的工作人員赴京,相中了這位與眾不同的東方面孔。19歲的呂燕獨自一人遠走法國。 剛來法國,她甚至連“Don‘t move”都聽不懂,第一次給一個時尚雜志拍照的時候,攝影師不停地說Dont move,她還在不停地擺姿勢,直到攝影師抓狂了喊“stop”,她才停下來。
在法國的第一個月,因為不認識食物包裝上的說明,呂燕吃了100多個白水煮蛋。回想那段時光,呂燕說:“去巴黎的中國模特不止我一個,我也不是第一個。為什么好些比我漂亮有名的模特沒多久就回來了?因為吃不了那份苦。”
一切都從零開始,別人不接的活兒她接,拍攝完,她追著攝影師交流想法,周末背著時尚雜志去美術館泡一天,慢慢的,她的時尚表現力越來越強。她為時尚界首屈一指的《VOGUE》拍攝大片,為著名奢侈品牌DIOR走秀……她逐漸在國外扎穩了腳跟。
“像我一樣”
2000年,呂燕再次回到北京,回到這個曾經不太看好她的地方。
她決定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超級模特大賽。
呂燕心里對什么是美,有自己的看法,在這次比賽中,呂燕獲得了亞軍,而此前, 中國模特最好成績是第四名。從那個幻想一個月掙800元的鄉下女孩,到國際舞臺的超級名模,呂燕一直兢兢業業。2009年,媒體評選新中國60周年十大時尚人物,呂燕成為唯一入選的女模特。
但是,她沒有止步,她要從模特轉型做設計師! “當我想做的時候,我身邊沒有一個人,是真的沒有一個人,我所有的朋友、家里人,包括我的經紀人,沒有一個人支持我。”因為這些人都明白,會當模特,會走秀是一回事。會做衣服,并且能把衣服賣出去又是另一回事。呂燕不信這個邪。
她連自己品牌的名字都想好了,叫做“Comme Moi”,是法語,意思是“喜歡我”或者“像我一樣”。她希望所有女孩都能變得獨立、自信、堅強。
第一次去商城看面料,因為要的太少,沒有人搭理她。花了5個月做了10個樣式,托朋友放在買手店里,一個星期都無人問津。呂燕偷偷抹過眼淚,想過要不要放棄,可最終她還是堅持下來。
雖然她沒賣過衣服,但多年的秀場經驗讓她知道什么樣的衣服既時尚又舒服。功夫不負苦心人。2014年,花了4年時間,呂燕把自己設計的衣服搬上了秀場。章子怡、蘇芒、洪晃、小宋佳等無數大咖好友都來給她捧場。
這一次,她不再是模特呂燕而是設計師呂燕。在事業高峰期她嫁給了一個法國人, 2012年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兒子,如今已8歲,中法混血,帥極了。
在一次演講中,呂燕說:“我從沒覺得自己漂亮,但也不覺得自己丑。現在還有人問我有沒有想過去整容,或者去掉雀斑,我從不考慮。他們爭議去吧,我要忙的事情還多,顧不得別人說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