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偉芳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高速發展,村鎮銀行在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同時,農村政策調整也為村鎮銀行發展提供了先天條件。但我國村鎮銀行正處于成長階段,財務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對其長遠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在新會計制度下,銀行只有加快財務管理轉型,有效解決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提高銀行盈利能力,更好地成長與發展。本文結合自身經驗,分析村鎮銀行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探討其改革思路。
關鍵詞 村鎮銀行 財務管理 問題 策略
村鎮銀行發展的效益與財務管理、財務資源配置方式密切相關。財務管理部門作為一個重要的經營決策參謀部門、資源配置部門,必須充分執行與貫徹轉型發展戰略導向,盡快實現管理模式與管理思維轉型,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優化財務資源配置,提高村鎮銀行盈利能力,實現高運行效率、低成本水平、低人員消耗、低資本消耗的發展,使村鎮銀行經營發展得到質的飛躍。[1]
一、財務管理轉型存在的問題
在科技高速發展、日新月異的經濟環境下,只有加快村鎮銀行財務管理轉型,才能滿足股東、客戶、員工的需求,適應多變的市場經營環境。
(一)村鎮銀行財務管理技術手段少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發展與經濟水平提高,在銀行財務管理中引入了大量先進理念,極大地提高了村鎮銀行財務管理的現代化、信息化水平。但是村鎮銀行有別于一般商業銀行,先進管理技術引進較少,甚至部分村鎮銀行財務管理仍然采用傳統的管理辦法,管理技術匱乏、工作效率低下,嚴重地影響了村鎮銀行的運營效率與盈利能力。
(二)管理方法落后
目前,村鎮銀行財務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財務報賬、記賬、分析、檢查等事后的監督與財務分析。財務管理方法較為落后,容易造成預算控制體系缺陷、資金管理失控、財務管理效率低下等問題。事后分析的財務管理方式不能及時反映業務經營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指導村鎮銀行經營決策的戰略調整、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鎮銀行發展與綜合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時,事后分析的財務管理方式,也給村鎮銀行長遠發展留下了諸多隱患。
(三)制度不完善
一般來說,發起行股權在大部分村鎮銀行中占比較大,甚至很多村鎮銀行發起行是絕對控股。村鎮銀行是獨立法人,享受獨立經營權,但受到不同地域環境影響,在財務管理制度方面,無法直接沿用發起行制定的財務制度。村鎮銀行財務管理方面高素質人才缺乏,導致建立一套適合自身的財務管理制度難度較高,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
(四)管理觀念落后
當前,村鎮銀行發展歷史較短,相比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村鎮銀行員工綜合能力不高,高管管理理念落后,且大部分村鎮銀行的高管注重短期業績的提高,對財務管理方面的重視度不足,進而導致財務管理職能未得到充分發揮。部分管理者僅將工作重心放在事后財務核算與分析中,導致村鎮銀行財務管理工作形式單一,也不重視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五)財務管理資源配置問題
村鎮銀行業務發展原則是“早投放、早受益”,因此,年初是村鎮銀行財務資源配置重點,需要加大農村信貸投放力度、抓住存款營銷旺季,從而提高村鎮銀行盈利能力。但目前大部分村鎮銀行在財務激勵政策、業務發展方向等方面出現了一些問題,財務資源配置節奏滯后,如:年初部分分支機構雖然發展較好,但相對受益較少,對村鎮銀行發展造成負面影響;資源配置不合理,分支機構管理者由于自身利益關系,對當年業務進行選擇性放棄,而對下一年發展期待過高,最終形成“大小年”的不良現象。
二、村鎮銀行財務管理轉型策略
(一)實現財務管理精細化
近年來,村鎮銀行經濟增長模式的集約化與內涵化是新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村鎮銀行財務管理中,精細化管理不再只是口號,而是財務管理轉型的方向。在以管理制勝的時代中,財務管理精細化必然是突圍的最佳選擇。同時,需要加強戰略管理,保持財務管理戰略定力決心;在新形勢下,頂住業績壓力、抵制各種誘惑,必要時可考慮犧牲短期利益,進而強化戰略管理效果。村鎮銀行財務管理不僅體現在戰略的選擇上,同時也是對銀行財務管理執行力的考驗;在財務管理轉型中,要使戰略執行成為行為習慣、行動自覺,促使村鎮銀行走出差異化發展的道路。
(二)加強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
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同時各個領域的發展也受到了信息技術的影響。由于村鎮銀行的地域性,所以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程度相對較低,部分村鎮銀行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足,村鎮銀行財務管理方法落后,影響了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因此,村鎮銀行需要引進現代信息技術,合理結合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利用現代技術提高管理數據質量。首先要引進最先進的財務軟件與現代化設備、設施,完善財務管理現代化基礎設施;其次要引進新型綜合人才,提高村鎮銀行財務管理人員綜合能力;最后要對在職財務人員定期開展相應培訓活動,提高財務人員計算機水平,保證財務人員實際業務能力,提高財務管理質量,減少財務風險。
(三)重視創新精神,鞏固經營信念
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創新永遠是推動發展的最有效途徑。對村鎮銀行而言,創新就是服務實體經濟、發現市場機遇、有效化解風險的主要措施。只有在遵循控制風險、支持實體、順應政策這3個基本原則的情況下進行有效創新,才是發展的根本,而非推波助瀾、資金空轉、尋求套利。同時,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容易受到各種誘惑,一旦追求短期利益、過度承擔風險,則可能帶來巨大風險,村鎮銀行作為一個農村金融機構,必須樹立穩健的經營理念,從而保證自身穩步發展。[2]
(四)提高利率管理水平
村鎮銀行在經營過程中,受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沖擊,對此,村鎮銀行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積極應對利率市場化,利用各種手段、方法穩定凈息差水平。其一,進一步優化存款結構,根據銀行自身經營狀況合理控制存款付息率。具體為:一方面要拓展增量客戶、細分客戶市場。村鎮銀行隨著自身的發展,在存款業務的開發中,需要進一步細分客戶市場,摒棄傳統的“廣撒網”模式,通過精細化營銷提高客戶質量、穩定核心存款,并拓展增量客戶。另一方面,村鎮銀行要不斷創新存款產品,彌補傳統存款產品的不足;在發展中,重視存款產品的創新,既滿足客戶的需求,又有效降低存款成本;避免存款價格戰,加強結算存款沉淀與吸引,重視產品匹配客戶。其二,完善凈利差目標管理,根據市場環境、銀行自身特點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標管理體系,加強財務管理對凈利差的控制與監測,同時將業務人員績效與考核結果掛鉤,向業務人員傳導凈利差管理壓力。
(五)加強預算制度建設
村鎮銀行在財務管理工作中,需要根據業務類型、業務特點等制定符合自身的預算管理制度,預算分配規則要符合業務發展,將預算分配規則與資源配置有效結合,提高預算管理對資源配置的掌控度與前瞻性,通過有效的預算管理將資源配置到資本消耗低、經濟增加值高的業務或產品領域。其一,建立預算論證制度,村鎮銀行應成立預算管理委員會,由村鎮銀行高管、業務管理、風險管理、運營管理等部門共同參與預算編制的審核,進而論證預算的合理性與科學性。其二,制定支出定額定員標準,在保證村鎮銀行維持正常運轉、履行基本職能的前提下,根據村鎮銀行財力狀況,制定個性化的定額、定員標準。其三,合理預算基礎性費用與業務發展費用,在確保開門營業的基礎上,將費用更多地使用到業務拓展、業務營銷方面,推進業務發展。
三、結語
在新形勢下,村鎮銀行財務管理轉型面對諸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對村鎮銀行長期發展造成了限制。對此,村鎮銀行要結合政策方針、服務群體、業務特性、自身特點等,全面進行財務管理轉型,制定更合理、科學的財務管理辦法,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實現長期發展,提升盈利水平。
(作者單位為浙江縉云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張冰.利率市場化下農商銀行財務管理的應對措施[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3):88-89.
[2] 王江河.營改增對商業銀行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J].財會學習,2019(05):173-174.
[3] 王剛.淺析互聯網時代商業銀行財務管理模式創新[J].現代商業,2019(15):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