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大學 湖南 吉首 416400)
原地推鉛球是全國體育院校歷年來招生考試所加試的素質項目之一,是高考體育專業的必考科目,技術含量較高。這個項目比較有針對性和合理性地檢驗考生的綜合素質,特別是力量素質和動作速度以及身體的協調性,有力量而身體協調性差、動作速度慢等都是難以把鉛球推遠。
四川省眉山市中學報考體育專業的260名男生。
(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和田徑教材,加上與自己在實踐中學到的知識相結合,通過互聯網檢索以及相關文獻資料查閱,對原地推鉛球教學相關的資料進行認真研讀,掌握大量的研究成果,對四川體考生在學習原地推鉛球中常見的技術問題進行分析,為研究更為實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尋找理論依據;
(2)觀察法:觀察260名中學生學習原地推鉛球的周期訓練所表現出比較明顯的技術問題進行觀察記錄;
(3)訪談法:對眉山市中學學生學習原地推鉛球技術教學期間,參加學校組織的體育研討,并與一些教練員一道共同研究學生在學習滑步推鉛球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急需解決的問題。此外尋找時機走訪部分專家,與他們溝通交流探討如何提高中學生滑步推鉛球技術水平與解決中學生在訓練中常見問題;
(4)數理統計法:對中學生練習時易出現問題進行記錄,統計學生原地推鉛球技術經常遇到的問題有哪些,總結相對普遍的問題。
2009年四川省招考委制定出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類專業招生考試身體素質測試有:100m跑、立定三級跳遠、原地推鉛球三項,考生均須參加,三項滿分為60分。
(1)影響體考生原地推鉛球成績的技術因素。
通過對四川省眉山市中學260名體考生參加鉛球訓練的觀察記錄,結合田徑課中原地推鉛球技術的教學,歸納學生掌握原地推鉛球技術存在的五個易出現問題,見表1。

表1 體考生原地推鉛球技術易出現問題歸納(N=260)
①體考生握持球不正確
部分學生開始練習就出現持球方法上錯誤,正確持球方法是后面動作的基礎上,做好動作才不容易出現身體轉動不充分,鉛球離開肩部早,手腕翻轉出手低等錯誤。
②體考生學習原地推鉛球右腳蹬地轉髖的方式不正確
右腿蹬地后沒有形成轉髖、轉髖時右腿卻沒有蹬地、整個右腿發力不充分三個方面。通過教學實踐和教師訪談得知,其錯誤動作產生是下肢蹬地轉髖技術概念模糊、完成滑步后右腳落地方向錯誤腳尖未形成內扣、髖部肌群和大腿肌群力量薄弱和自身協調性差造成蹬地轉髖技術環節脫節四個方面。
③體考生最后用力時手指手腕用力不夠
左側支撐用力是滑步的最后階段支撐腳由滑步的右腿過度到左腿,形成滑步后的身體制動,實現滑步所產生的向前動量轉移至手臂并最后傳達到鉛球上。左側支撐用力不夠會造成滑步后制動效果差,形成向前左腿“跪步”和手臂推鉛球前身體不能充分蹬伸,降低了推鉛球出手高度和身體最后用力,影響推鉛球最后效果。
④體考生原地推鉛球時肘部下降
持球時肘部過低,會導致這個技術問題的形成,在預備階段就出現肘部過低,肯定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即使在滑步開始之前的預備姿勢保持好肘部的位置,也有可能會在滑步過程中形成肘部的下降,也就是常說的“掉肘”,造成拋球錯誤的出現。
⑤體考生最后用力推球時手指手腕用力不夠
本次觀察統計顯示出現這個技術問題的學生也比較多。有學生本身就沒有手指手腕用力這個意識;同時由于鉛球項目器械比較重,有的學生不敢主動大膽用手指手腕的力量,怕挫傷手指。
有些體考生平時訓練發揮正常,臨近比賽卻特別緊張,這會嚴重影響成績。鉛球運動員心理素質要求是靈活型、均衡型,即應選擇善于鉆研,意志堅強,注意力集中,情緒穩定,勇敢頑強不服輸,具有較強抗干擾能力的學生。師生都需對學生的實際能力有正確的認識,目標需切實,以免因期望值過高而致有失落情緒。
有些體考生上肢力量不足,推鉛球會無力。還有些腰腹力量薄弱,這都會影響到正常水平的發揮。我們應根據考生的個人特點制訂訓練方案,全面打好身體素質基本功、重視一般身體素質與專項身體素質關系的把握,有針對性、有階段性、有側重地挖掘潛力來提高鉛球運動成績。
(1)體考生握持球錯誤不正確的對策。
解決握持球這種比較簡單的問題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技術要領,明確如何為最后更好出手撥球做準備,讓學生多做向下推鉛球練習和正面上步推鉛球,將鉛球放在鎖骨窩處與頸部靠緊,面向投擲方向站好。手心要向前、肘要抬起,然后在二米寬的標志線內,從后向前作上兩步推鉛球,先出左腳,后出右腳。
(2)體考生右腳蹬地轉髖的方式不正確的對策。
首先要向學生講解清楚滑步的目的和最后用力的技術要求,通過小幅度滑步推鉛球,有意識地縮短左右腿著地的間隔時間,建立肌肉快速用力感覺。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運用雙人結伴,練習同學做好徒手預備姿勢,同伴在其前面用手頂住其右手或在后方拉住其左手,要求反復做蹬腿轉髖和抬體動作。
(3)體考生左側支撐用力不夠的對策。
在教學中首先通過教師講解、示范和觀看技術錄象等手段,讓學生建立正確的左側支撐技術概念,學生模仿練習時教師反復強調左腳落地時的內扣和左肩不要過早打開,同時針對踝關節和腿部力量薄弱的同學要求加強力量練習,保障左側支撐最后形成蹬伸,推球應強調離手時必須做出左腿前腳掌蹬伸扒地的動作。
(4)體考生推球時肘部下降,形成拋球的對策。
從持球開始教師強調肘關節自然抬起,徒手練習或持球練習時,幫助者站其側方,幫助其肘關節抬起。滑步和蹬轉過程中強調頭不要過早轉向投擲方向,下頜微收,幫助控制球不離開頸部。
(5)體考生最后用力推球時手指手腕用力不夠的對策。
手指手腕用力模糊首先要加強手指、手腕的力量練習。其次要掌握手腕及手指推撥球的時機,可以反復進行原地徒手或利用較輕的鉛球做屈腕撥指練習。再次控制肘關節自然抬起。教師強調完手指手腕的技術動作后,學生應多加練習。
(6)體考生提高原地推鉛球成績的練習方法。
徒手或持實心球作正面原地推球練習,主要體會正確的發力順序:蹬地、振胸、頂肩、伸臂、撥指。用實心球或輕于標準重量的鉛球做向前下方和向前上方的推撥球練習,主要體會推撥球技術,要求右肩前送,推撥球用力充分快速。后腳與投擲方向成45°站立,側對投擲方向,上體向右側屈,重心落在右腿上,從這個姿勢開始反復做蹬轉、抬體和挺胸練習。可用膠帶拉住右手進行此練習。交換腿技術練習,面對投擲方向,雙腳前后開立,右腳在后,右手在肩上做持球動作,重心前移至左腳掌,同時挺胸抬頭,緊接兩腳蹬地,右手做推球動作。左腿后擺,右腳前伸,用右前腳掌制動,屈髖,屈腿,降重心,低頭,團身,手臂回收并控制平衡,此徒手練習應足部加快速度及加大力量和動作幅度,熟練后再徒手側身練習,再持球練習。憋氣練習,雙腳開立,雙手握標準重量的鉛球,舉過頭頂,同時吸氣,全身發力,雙手將球砸向地面,同時盡力呼氣。在投擲圈內用輕于、等于或重于標準重量的鉛球進行完整的技術練習。拋杠鈴片練習,目的是提高下肢的蹬轉速度和軀干的力量。方法是雙臂伸直持杠鈴片成原地推鉛球姿勢,按原地推鉛球動作技術將鈴片向投擲方向拋出。
通過教師的講解、示范以及輔助教具讓學生對整個滑步推鉛球技術動作的要領形成清晰認識;針對單個技術環節的錯誤,通過輔助教學方法反復練習或強制修正動作,形成正確的動作規范;身體素質條件局限現成的技術錯誤,應根據錯誤出現的原因,提高身體素質,改善身體條件為現成正確動作提供保障。為了提高體考生們的運動成績,必須挖掘其動作構成和學生所必須具備的身體素質。同時也要制定出合理科學的訓練方法,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這兩點的有機結合是提高原地推球成績的有效途徑。教學時要求教師能清晰、透徹的講解整個技術動作的要領和做出標準、正確的動作示范,同時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發揮高科技電子產品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促使學生規范、高效的形成正確技術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