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雙山
2019年以來,重慶市全國人大代表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大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閉會期間,提出了一大批老百姓高度關注的高質量議案、建議。
隨著這些議案、建議的落地,重慶經濟社會發展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老百姓的幸福生活也注入了新的活力。
“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
“陸海新通道”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出的全團建議,為重慶帶來了令人矚目的可喜變化。
而這些變化,離不開重慶市全國人大代表持續的關注與努力。
2019年年初,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代表團提出全團建議——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國家戰略性項目。
該建議懇請國家出臺明確“陸海新通道”為國家戰略性項目的“一個規劃文件”,正式將“陸海新通道”明確為國家戰略性項目;支持圍繞重慶建設“陸海新通道”,建立國際國內層面“兩大協調機制”;進一步提升“陸海新通道”保障能力建設……
隨后,《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獲國務院批準,于2019年8月2日頒布實施。規劃明確,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定位為“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戰略通道”“連接‘一帶和‘一路的陸海聯動通道”“支撐西部地區參與國際經濟合作的陸海貿易通道”“促進交通物流經濟深度融合的綜合運輸通道”。
2019年8月,重慶市發展改革委在對規劃進行深度解讀時表示,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對于充分發揮西部地區連接“一帶”“一路”的紐帶作用,深化陸海雙向開放,強化措施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推動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規劃對重慶提出了新時期的重大戰略定位、戰略路徑和戰略目標。
在發展目標上,規劃設定到2020年,一批重大鐵路、物流樞紐等項目開工建設,重慶內陸國際物流分撥中心初步建成,鐵海聯運和多式聯運“最后一公里”基本打通,通關效率大幅提高,通道物流組織水平顯著提升,“陸海新通道”對西部大開發支撐作用開始顯現。
2019年5月20日,重慶市江津區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簽署了《共建“陸海新通道”推動區域物流產業協同發展合作框架協議》,在區域合作上全面發力,這也是全團建議帶來最直接的成效。
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這些重要工程也沒有停擺,要么已復工,要么正在積極準備開工建設。
2020年4月,《重慶市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出臺。這也是2019年8月“陸海新通道”上升為國家戰略后,重慶率先推出的建設方略。
為未成年人撐起“保護傘”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騫芳莉、孫憲忠、劉希婭3名全國人大代表分別領銜提出議案5件,均為法律案。
這些法律案事關國家發展大事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受到老百姓高度關注。
2019年10月21日下午,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此前多次提出涉及該內容議案、建議的部分全國人大代表應邀列席了此次會議,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謝家灣小學校長劉希婭就在此列。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劉希婭等30名重慶市全國人大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以下簡稱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議案。
未成年人保護法是我國第一部專門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被譽為未成年人法律體系中的“小憲法”。該法于1991年制定,其后于2006年進行修訂、2012年進行修正。實施20多年來,該法律為保護未成年人提供了堅實的法律支撐。
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監護人監護不力、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等問題日益凸顯,部分法律條款已不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現狀,相關部門及社會各界人士也強烈呼吁修改未成年人保護法,以更好地適應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需要。
劉希婭在該議案中就關注了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其中建議,將我國刑法所規定的未成年人刑事責任年齡下限降低到12周歲;同時調整相對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2周歲到14周歲,已滿12周歲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只對性質極其惡劣的犯罪行為承擔刑事責任;相應的調整完全負刑事責任年齡為14周歲。此外,還提出了“修改未成年人失范懲戒相關法律法規,建立長期追蹤機制”“家長到學校參加家校活動應視為正常上班,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等建議。
令人欣喜的是,此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修訂草案對現行法律的章目編排及條文順序均進行了調整。針對劉希婭等代表提出的建議內容,在未成年人保護法司法保護第五十四條第二點最后添加:對情節特別嚴重、造成巨大社會影響的,可依照更高年齡段責任承擔規定進行處理。
“此外,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國家監護是除家庭之外的重要一環。”劉希婭說,修訂草案第85條為此規定,對于符合法定情形的未成年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代表國家進行監護。同時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兒童福利機構,負責收留、撫養需要國家監護的未成年人。第86、87條則分別明確了應當由國家進行臨時監護和長期監護的具體情形。
這是我國法律條文中首次出現“國家監護”的概念。修訂草案在政府保護、司法保護、法律責任三章中對此作出了一系列遞進性措施安排,形成了中國特色。
“扶貧公路” 讓資源走出山溝
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重慶團共提出代表建議近200件,內容涉及民生保障、農林水利、法治建設、生態保護、基礎設施和社會事業等各個方面。其中,關于脫貧攻堅和庫區生態保障為重點的民生建設等方面的建議也不在少數。
2019年12月29日上午10時16分,備受關注的酉(陽)彭(水)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酉彭高速)全線開工。該高速公路是渝湘高速擴能的重要工程,全長250公里,投資568億元,是全市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之一。
酉彭高速,是重慶市酉陽自治縣打交通舊格局的重要機遇。而抓住這一機遇,離不開重慶市全國人大代表的努力。
據了解,此前,酉陽自治縣與重慶市交通勘測設計院專家組已對該高速公路線路方案進行了現場踏勘與研究,并在充分論證后認為該路線走向是可行的。但是,因單位工程造價較高,投資人招標推進困難。
為此,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酉陽自治縣桃花源街道天山堡村委會主任冉慧建議,相關部委加快推動這條高速公路規劃建設,并給予相應的補助支持。
冉慧說,這條高速公路將形成武陵山民族地區中部“東西向高速通道”,有助于實現對武陵山地區經濟的帶動,更利于開發武陵山民族地區的仙女山、芙蓉洞、阿依河、烏江畫廊、桃花源與張家界等人文自然旅游資源,加快武陵山民族地區精品生態旅游線路開發。
此外,武陵山片區是我國內陸跨省交界地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聚集地,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交匯地。該區域有豐富的生態、生物、礦產、旅游等資源,以及少數民族文化資源。但由于距武漢、長沙、貴陽和重慶四大城市較遠,交通基礎設施差,長期處于貧困落后狀況,是全國集中連片貧困地區。這條高速公路也能夠極大地促進渝東南地區與鄰省經濟融合、抱團發展,實現渝東南地區、黔東北地區、湘西地區、鄂西地區資源整體均衡開發。
“這條高速公路建成,將直接帶動區域9800平方公里,輻射帶動區域24000平方公里,惠及1800多萬人口。”冉慧說,她在建議中提到,希望相關部委給予項目建設資金補助支持,順利推進招標動工,盡早完成建設,為武陵山區精準脫貧,鞏固脫貧成果,實現小康社會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沒想到,冉慧很快收到了國家交通運輸部的回復。
在交通運輸部和重慶市政府的推動下,酉彭高速終于在2019年底順利開工。而隨著酉彭高速正式開工建設,酉陽南北通達的交通紐帶正式開始編織,高速通達的新格局將漸漸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