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瑩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信息開始由紙質資料向電子資料的形式轉變。伴隨著這樣的轉變,傳統的以鑒證為主要任務的查錯防弊式的審計模式也開始向信息審計、內控審計轉變。由于電子商務這種新經濟形式的出現,催生了大量新的審計問題。審計作為企業經濟運行狀況的診斷的醫生,其所負擔的責任也顯得越來越重要。一次高質量的審計不僅僅是為了檢查出企業經濟運行中存在的風險;更是未雨綢繆,為企業將來的順利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本文基于以上的情況,提出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的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電子商務? 審計信息化? 審計風險? ?風險控制
伴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互聯網的強大開始逐漸顯現出來。隨著中國加入WTO,經濟貿易對于中國發展的推動作用也愈發明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將互聯網與商品買賣相結合的電子商務行業開始在國內興起。電子商務的這種新的經濟運行模式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原有的審計業務工作流程。電商環境下的審計模式與傳統環境下的審計模式有巨大的區別,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更多的是信息審計,這就要求審計服務提供商可以提供更專業、更高效的審計服務。本文從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現狀入手,綜合分析了傳統經濟環境下下的審計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的異同,并對今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及內部控制工作提出了對策與建議。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相關理論概述
(一)電子商務概論
電子商務,是一種將互聯網與各種經濟貿易活動相結合的經濟活動的統稱。在學界,沒有對電子商務的概念形成統一的認識。所以在這里,我姑且認為電子商務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商品交易的自主性經營的活動。在這樣的交易形式下,買賣雙方可以在基于計算機技術搭建的平臺上完成所有的交易活動。這樣,即降低了買賣雙方的交易成本,又簡化了雙方的交易程序。同時,所有的交易信息都被存儲在了互聯網中。由于電子商務企業本身就是基于互聯網開展的,所以自身信息安全及平臺交易者的信息安全都是電商企業的重中之重。
(二)傳統經濟環境下的審計風險
在傳統的審計過程中,審計人員的主要任務就是依照行業的工作規律和行業法規對這些經濟活動中產生的憑證等來往記錄進行核驗,判斷真偽、查漏補缺。傳統經濟環境下的審計的主要依據是紙質資料,在審計過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如何判斷原始憑證的真偽。與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形式相比,傳統經濟形勢下的審計具有審計模式成熟、審計制度完善、審計從業人員經驗豐富等優勢。 伴隨著電子商務行業的不斷發展,我們需要及時轉變自身的審計思維、及時優化自己的審計過程,使其不斷適應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三)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開始大規模應用計算機技術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在信息化條件下,所有的企業交易記錄均以電子信息的形式被存儲在互聯網上,這就將一個企業所有的經濟行為全部暴露在了公眾面前。在這樣的背景下,審計工作的主要內容就由傳統的鑒證業務逐漸向保證信息安全轉變。所以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關注更多的是如何確認企業財務系統的安全性,各項業務數據是否受到攻擊。與傳統經濟環境下的審計形式相比,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更多的是偏向于技術密集型。
二、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問題分析
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大量減輕了審計工作所需要獲取的審計證據的難度,改變了以往的審計工作方式,所以對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來說,電子商務行業審計風險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電子商務從業者對于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認識淺薄
電子商務行業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式,它的發展創造了大量的就業崗位。由于其門檻低的特點,吸引了大批的人員進入電商行業。隨之而來的也帶來了大量的行業性問題,其中最為顯著的就是企業的內控制度極其混亂,這與其專業度低是分不開的。由于其專業度較低,所以在進行相關的經濟活動時,隨意性較大,沒有專門的制度為經濟行為進行規范指導,產生了大量無效的交易記錄,這也就增加了審計證據獲取的難度,無形中降低了審計效率。
(二)審計從業人員自身能力不足
傳統經濟環境下的審計是以鑒證為主要內容的,所以對于審計從業人員來說,其需要掌握的技能單一,內容明確。而現代的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由于審計重心的轉變,審計人員未能及時轉變自身的審計思路,補充自己相關的專業知識,就會造成審計工作的專業性大打折扣,這對于被審單位來說是極大地損失,對于審計單位來說會降低其信譽度,最終也會造成國家的經濟損失。
(三)電子商務行業立法的缺失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向前發展,我國在經濟活動上的立法越來越迅速,也越來越完善。但是電子商務這種新興的貿易形式,其涉及的交易關聯方呈幾何倍數增長,所以對于電商行業的立法就顯得尤為困難。在現今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的狀況下,我國的電子商務立法一片空白,相關的法律法規極不健全。所以對于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來說,沒有支撐其進行專業性審計的法律依據。這樣的情況,也加劇了現今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的難度。
(四)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證據獲取難度增加
傳統的審計行業是以鑒證為主要的審計形式的,所以對于審計從業人員來說,其需要掌握的技能單一,形式簡單。而現代的電子商務形式下的審計,由于審計重心的轉變,審計人員未能及時轉變自己的審計思路,補充自己相關的專業知識,就會造成審計工作的專業性大打折扣,這對于被審單位來說極大地損失,對于審計單位來說會降低其信譽度,最終也會造成國家的經濟損失。
三、對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及內部控制的對策與建議
(一)提升從業者自身的業務素質
電子商務行業作為一個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產業,未來的發展空間極其廣闊。對于電子商務從業者來說,應該不斷學習先進的電子商務知識,加深自己對于行業的認識和理解,不斷推出新技術、研究出新方法;對于企業自身來說,從業者應該更加注重完善自己的內控制度,建立科學、規范的企業準則,保護自身的權益不受侵害;從業者應該建立更加安全、高效的網絡系統,保護自己的交易信息安全,切實維護自身利益。
(二)開發適合電子商務環境的審計信息化軟件
現有的審計信息化軟件多是以傳統經濟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為基礎開發的。因此,作為一種新興的經濟形式來說,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就需更加專業的信息化軟件來協助審計工作人員進行各項審計工作。因此,在未來的審計工作中,軟件服務提供商應該加大力度開發更適合電子商務環境的審計軟件。甚至在未來可以專門為電子商務行業研發專用設計軟件。這樣不但可以增加軟件提供商的收入,更可以提升審計服務提供商的專業度。
(三)加快行業立法進程
電子商務行業作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興朝陽產業,在未來的發展潛力巨大。但是電商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卻很不完善。因此,國家應該盡快出臺規范電商行業的法律法規,為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更健全的制度保障。就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來說,國家需要制定與信息化審計有關的法律法規、與數據安全相關的法律法規等等,并且在未來相關部門要統一國內的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標準,確保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的專業性,維護國家及企業的經濟利益。
四、結論
本文提出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工作的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對于會計師事務所來說,要培養掌同時握財務知識與計算機知識的復合型審計人才,為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未來國家也需要不斷的完善電子商務行業的法律法規,使電子商務行業未來的發展更加光明。
參考文獻:
[1]羅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探討[J].財政監督,2017,18:89-93.
[2]李廷春.電子商務背景下的審計風險防范與探討[J].財經界(學術版),2017,10:118 .
[3]趙曉妤.電子商務環境下審計風險問題與對策[J].商場現代化, 2017,01:48-49.
[4]陽杰,應里孟.大數據時代的審計證據與審計取證研究[J].財會月刊,2017,01:115-124.
[5]呂金格.電子商務環境下的審計風險研究[J].財會學習,2016,12:134-135 .
作者系西安交通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