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含

文章先就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礎以及特征簡要闡述,然后就沂蒙精神和群眾路線的聯系以及意義進行探討,最后就弘揚沂蒙精神、貫徹群眾路線的措施詳細探究。
一、引言
“山東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傳統,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鑄就的沂蒙精神,對今天抓黨的建設有很大啟示作用?!睆囊拭删竦陌l展能夠看到,沂蒙精神和其他的諸如延安精神、井岡山精神等都是一樣的,需要將其和新時代的條件相結合,進行發揚光大,這樣才能將沂蒙精神的不竭生命力鮮明地彰顯出來。
二、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礎以及特征
(一)沂蒙精神的生成基礎
沂蒙精神是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核,所以沂蒙精神的生成和齊魯大地特別是沂蒙山豐厚的沃土有著緊密的聯系,和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時代背景有著緊密聯系。特定的自然地理基礎,奠定了沂蒙精神的生成,而特有文化則是又一重要人文基因。不只是在自然地理環境以及人文歷史層面孕育著沂蒙精神,在20世紀初期,中共一大代表王盡美等在沂蒙山區播撒了馬克思主義精神,就此燃起革命的星星之火??箲鹨约敖夥艖馉幹悬h民一家親,鑄就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黨群關系,這也是現代意義沂蒙精神生成的密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黨帶領人民改造舊山河、開創新的生活,沂蒙精神在新的社會主義建設發展中也有著新內涵。在黨員干部的帶領下,沂蒙人民開始向自然條件以及貧困生存狀態宣戰,黨帶領群眾加大水利基礎建設,改善群眾生活。黨政軍胸懷群眾、引領群眾、愛護群眾、奉獻群眾,人民群眾也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在沂蒙精神的影響下,黨政軍民融為一體。
(二)沂蒙精神的特征體現
1.“忠誠擔當政治品格”特征
沂蒙精神是在革命戰爭年代產生的,沂蒙人民擁護共產黨,為革命勝利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惜犧牲生命,毀家紓難。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如何凝聚人心,在社會主義的坦途上順利地行進,沂蒙精神在這一過程中發揮著比較重要的作用。沂蒙精神所給的答案是,黨要保持先進性以及純潔性,以人民為中心、走群眾路線、生死與共,才能獲取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戴,最終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目標。黨員干部要認識到沂蒙精神的忠誠擔當這一政治性特征,將群眾困難放在心上,對黨忠誠,敢于擔當責任,為群眾謀福祉。
2.“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特征
沂蒙精神內涵的核心就是黨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是黨群和軍民間血肉聯系的魚水深情,也是對黨群軍民高度一致性以及渾然一體的反映。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特征在孟良崮戰役以及淮海戰役中體現得最為顯著和深刻。從解放戰爭發展史上來看,這兩場戰爭對黨和人民軍隊以及沂蒙百姓的那種心連心、共命運的情感鮮明地呈現了出來,也將沂蒙精神水乳交融、生死與共這一精神內核體現了出來。也并非只有這兩場戰爭體現了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特征,在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等階段都能找到沂蒙精神的體現事例。
三、沂蒙精神的現實意義
(一)體現黨的求真務實作風
發揚釘釘子精神,沂蒙革命根據地是黨走群眾路線的重要據點??箲饡r期,關注民生以及實施精兵簡政,開展大生產運動,減輕人民負擔,在各組織的幫助下恢復生產。做好群眾細致宣傳教育工作,提高群眾革命思想覺悟,促進沂蒙精神形成,建立各種不同層面群眾組織,成為發動群眾的重要載體,這些組織在征集軍需物資以及發送青年參軍等方面有著積極作用,這些都是在走群眾路線當中求真務實工作作風的體現。
(二)彰顯為民服務宗旨
為人民服務是黨軍永不改變的神圣使命,這一歷史擔當以及高度政治自覺就決定黨軍要為實現和維護好、發展好人民利益奮斗。沂蒙人民在受到日寇侵略的危難時刻,黨和人民軍隊來到蒙山沂水浴血奮戰,保衛沂蒙百姓家園。在黨的領導下,沂蒙老區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制定黨史上首部《人權保障條例》,實施民主選舉,人民在政治上翻身解放了,當地還開設夜校組織農民學文化。
四、弘揚沂蒙精神,貫徹群眾路線的措施
(一)沂蒙精神黨群互動實踐
弘揚沂蒙精神需要在實踐當中落實,要能夠從沂蒙精神和黨群關系互動當中深化群眾路線內涵,強化黨員干部踐行群眾路線的自覺性。沂蒙精神和黨群路線并不孤立,是隨時代發展而發展的,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沂蒙精神以及黨的群眾路線聯系就會更為緊密。沂蒙精神和黨群關系的互動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通過包容精神、融入開放發展的市場經濟大潮當中去,展示出沂蒙精神的活力和生命力。堅持走群眾路線,深入到群眾和基層當中去,傾聽群眾的呼聲以及意愿,集中群眾的智慧,能夠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創造性,對沂蒙精神的進一步弘揚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二)強化黨群關系,發展沂蒙精神
弘揚沂蒙精神,貫徹群眾路線,需要從沂蒙精神形成發展當中體會關系和諧的重要性,從而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沂蒙人民在黨領導下奮戰以及艱苦奮斗的歷史,也是堅持以及踐行黨群路線的歷史,沂蒙老區豐厚的紅色資源,也是黨在不同歷史時期群眾工作一個重要的依據和見證,是開展群眾活動鮮活獨特的場景。每個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通過聆聽共產黨帶領群眾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取得的偉績、觀看紅色影片以及實物、唱革命歌曲等,從重溫革命歷史當中就能受到思想上的洗禮,能夠讓領導干部感受到沂蒙精神新時代的價值和現實意義,對堅定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起到促進作用。
(三)沂蒙精神與時俱進關注民生
沂蒙精神的弘揚發展,從貫徹群眾路線方面加強重視,通過沂蒙精神與時俱進的品格特征深化理解群眾工作的重要性,群眾工作的開展也要能與時俱進,進一步關注民生。沂蒙精神根植于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當中,萌芽在革命戰爭年代,成熟發展在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時期。在沂蒙精神發展過程中,其精神內涵不斷豐富,歷久彌新,展現出沂蒙精神的生命力。而黨的群眾工作的開展,就是沂蒙精神的內核,兩者在新時期的互動,就是能創新群眾工作方法、延伸工作內容、搭建新的工作平臺、積極整合群眾工作資源,這樣才能有助于促進群眾路線的建設發展,才能維護好以及發展好人民利益。
(四)群眾路線教育實踐弘揚沂蒙精神
弘揚沂蒙精神,要注重結合不同的途徑,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中,把握好宣傳沂蒙精神、理解沂蒙精神所提供的新契機,將沂蒙精神這一載體充分運用起來,搭建群眾工作的新平臺。對此,需要挖掘沂蒙精神的豐富內涵,組織相關人員整理和研究,通過多種形式宣傳沂蒙老區紅色資源。以大力發揚沂蒙精神所提出的要求為契機,抓住機遇發展沂蒙精神,做好全面性規劃的工作。同時,要注重做好基地的建設工作,打造沂蒙黨性教育以及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基地,從而開辟黨員干部宗旨觀念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心得陣地,通過在黨員干部中開展黨性教育以及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為弘揚沂蒙精神創造條件。
五、結語
弘揚沂蒙精神以及貫徹黨的群眾路線,要深刻理解沂蒙精神內涵,并找到沂蒙精神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間的聯系,采取多種方法進行優化,從而保障沂蒙精神的發揚光大。在未來的發展中,弘揚沂蒙精神以及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就需要采取創新的思路積極應對,為實現既定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房超群.踐行初心使命與弘揚沂蒙精神[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6):33-37.
[2]劉長利.弘揚沂蒙精神 貫徹落實新時代群眾路線[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5):36-39.
[3]王征.進一步彰顯沂蒙精神的不朽生命力[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8(8):21-25.
[4]邱君帝,尹誦.新時代弘揚沂蒙精神應把握三個維度[J].老區建設,2018(14):4-6.
(作者單位 山東省臨沂市費縣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