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加國
課 ?題:本文為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中職寫作情感教學研究” (課題批準號為:BY〔2018〕G508號)研究成果。
情感就是愉快(肯定或滿足)或是不愉快(否定或不滿足)的體驗和感受。而情感用于教學活動中教學目標研究時, 關注“教學目標中涉及的情感是指以實際行動追求真實、美好的目標時的各種內心體驗”。
蘇霍姆林斯基說:“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識的種子就播種在這片土壤上。” 職業教育承擔著“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歷史重任,更需要情感教育。
一、某中職學校寫作教學現狀調查
中職學生的寫作包括兩大類:一是基礎類,即記敘類、說明類、議論類文章寫作 ;二是應用類,即條據、通知、書信、啟事、計劃、總結等應用文寫作。
就某中職學校寫作教學現狀,筆者選擇學校17級400名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回收有效問卷376份。其調查結果為:第一,對于寫作,你更傾向于哪種?“基礎類”占42.82%、“應用類”占57.18%;第二,你對寫作的態度如何?“喜歡”占15.16%、“比較喜歡”占22.87%、“不喜歡”占36.17%、“厭惡”占25.80%;第三,你喜歡/比較喜歡寫作的原因是—— “興趣愛好”占18.6%、“完成任務”占58.8%、“提高寫作水平”占10.6%、“教師的有效指導”占11.97;第四,不喜歡/厭惡寫作的原因是——“不想寫”占29.79%、“不會寫”占33.78%、“得分低”占9.57%、“教師不管不顧”占14.89;第五,你的教師平時有專門的寫作課嗎?“有”占37.8%、“偶爾有”占13.3%、“沒有”占48.9%;第六,教師會給你的作文寫批語嗎?“會,而且很認真”占34%、“偶爾會,比較簡單”占44.7%、“沒有批語”占21.3%;第七,你有看批語的習慣嗎?“有”占66.8%、“偶爾有”占20.2%、“沒有”占13.0%;第八,在中職學校,你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嗎?“提高很大”占20.48% 、“有一點提高”占34.84% 、“沒有提高”占26.60% 、“有所倒退”占18.08% ;第九,你認為教師有沒有必要上寫作課?“有”占65.96% 、“無所謂”占24.47% 、“沒有”占9.57% 。
二、調查結果分析
1.關于學生
從“你對寫作的態度如何?”一欄可看出“喜歡”僅占15.16%、而“不喜歡”和“厭惡”分別占25.80%和36.17%,二者相加超過了60%,這個數據令人震驚,在這樣的情感氛圍中,學生如何能寫好作文?再繼續分析學生對于寫作喜歡與不喜歡的原因,會發現:“你喜歡/比較喜歡寫作的原因是——”一欄,“興趣愛好”和“提高寫作水平”分別占18.6%和10.6%,二者相加還不到30%,而“完成任務”卻占58.8%; “不喜歡/厭惡寫作的原因是——”一欄中的“不想寫”“不會寫”分別占29.79%和33.78%,二者相加依舊占到60% 以上。究其原因,中職學生絕大多數是中考落榜生,在初中三年或四年,他們經歷了比升入普通高中的學生更復雜、更多重、更艱苦的磨礪。他們曾被教師同學甚至家長們用有色眼鏡“篩查”過,現在,又戴著有色眼鏡來面對中職學校和中職學校的教師以及同學。這對于血氣蓬勃、正值青春年少的他們來說,其實也是一種很尷尬的處境。而對于那些熟悉的寫作套路,也如他們的心路處境一樣尷尬,他們要么叛逆反感、要么味同嚼蠟、要么無從下手,致使中職學生的寫作教學困難重重,呈現出疲軟、迷惑、低效的狀態。
2.關于教師
盡管中職學生的客觀因素導致了中職寫作教學的重重困難,但是,教師的情感態度和教學方式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調查結果關系到教師的幾欄數據如下:在“你的教師平時有專門的寫作課嗎?”一欄中“有”僅占37.8%、“沒有”卻占到了48.9%;在“教師會給你的作文寫批語嗎?”一欄中“會,而且很認真”也只占34%,另外“偶爾會,比較簡單”和“沒有批語”分別占44.7%和21.3%。窺一斑而見全豹,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普遍存在有作文課但無寫作課的現狀,語文教師對作文的批改和評價也不夠重視,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起到明確而良好的導向作用。在“在中職,你的寫作水平有所提高嗎?”一欄中,“提高很大”只占20.48% 、“有一點提高”和“沒有提高”分別占34.84%和26.60% ,超過了60% ,而“有所倒退”占18.08%,僅次于“提高很大”的20.48%。在這樣的現狀下,認為教師有必要上寫作課65.96%的比重就不能不引起中職語文教師們的注意了。
3.關于作品
分析這400名學生一年級第二學期的五次作文作業,不難發現,他們普遍存在濫用標點符號、書寫潦草、語言貧乏、邏輯結構混亂等問題。尤其是書寫,可以看出學生對待寫作的隨意性和不重視。
三、情感視角下中職寫作教學現狀分析
寫作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明確提出了寫作要求:“能按照命題、話題、材料或情境,寫作記敘類、說明類、論述類文章”“能根據學習、生活和職業工作需要,寫作內容明確、文字簡潔、格式規范的條據、通知、啟事、書信、計劃、總結等應用文”。
下面,從情感的角度出發,以某西部中職學校為例,其寫作教學存在以下現狀。
1.情感目標模糊,情感激發不夠
情感教育既是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師生和諧關系的橋梁和紐帶,更是在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不僅重視學習中的愉快情感,還強調情感是學習的動力。然而,當中職學生帶著迷茫、愧疚、自卑、叛逆等諸多中考失利的不良情緒走進中職課堂的時候,教師并未給予足夠的重視和關心,只是一味地以講授知識為主,導致“教”與“學”兩張皮。與此同時,能走進中職大門的學生大多對文化課學習不感興趣,寫作興趣更是磨滅殆盡,而強調動手能力專業技能課則更能夠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語文屬于基礎課,在中職學校處于從屬地位,寫作教學就更顯得微乎其微了。因此,在“職業”的導向性影響下,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功利性的特點,學生們“重專業(課)輕文化(課)”的現象比較明顯,寫作教學很難引起學校、家長、學生的重視。這樣,缺少“情感”的寫作教學就只能如雞肋般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了。
2.教學方式單一,情感投入不夠
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說:“其實,教和學二者的值是相等的,就像買和賣一樣……”寫作教學的情感投入也是雙方的,但是在職業學校,因為語文課程的不被重視,導致語文教師的不被重視,語文教師的不被重視,進一步導致語文教師在教學上的隨意性。尤其是作文教學,往往敷衍了事,一學期難得有一次作文課,就算是偶爾有作文課也是隨便想一個題目,讓學生隨堂寫作,這樣單一而枯燥的教學形式,學生如何能喜歡?其結果便是學生也如教師一樣,隨意抄寫或胡編亂造交差了事。缺乏情感投入的教和學,當然不能達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境界。
3.評價方式單調,情感應用不夠
在寫作教學中,有一點是師生雙向共鳴的,那就是學生害怕寫作文,教師害怕改作文。面對一篇篇廢話連篇、文法不通且字體各異的同類作文,語文教師們無疑有一種接受酷刑的煎熬,那批改就只能是一目十行,不痛不癢地寫一句半句簡評而已,這也算較為負責的,更有甚者,也不看寫了什么內容,直接畫個日期了事,鮮有仔細評講和再次寫作加以促進的環節。如此,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過于敷衍,更遑論多元評價、立體評價。
一言以蔽之,沒有“情感”的中職寫作教學不過就是“教與不教一個樣”。
(作者單位:甘肅省景泰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