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
摘 要:在新時代的不斷發展下,我國依舊堅持依法治國策略,在這個法治社會下的思想教育也開始有了新的要求和標準。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素質教學也成為了現在國家的關注之一。要求在提高公民素質同時,學校也要開展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學校要緊跟國家提倡的素質教育發展,在積極培養學生道德教育的時候還要把法律意識也作為教育的目標之一,以此來順應社會的發展。
關鍵詞:《道德教育與法治》;探究分享;教學策略
探究分享活動是老師針對初中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的研究和探索,是在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提升學生應用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一個深層分析。因此,需要研究探究活動的教學策略,利用多元化的方法提升教學活動的效果和質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避免發生操作性問題,充分發揮探究活動的價值意義。
1 優化教學實踐創新活動設計
1.1 準確定位活動目的
作為老師首先要明確活動的主題和組織活動的意義,然后作為一個客觀領導者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進一步激發師生之間探究的內在動力支撐,以此來保證活動的順利進行。可以將活動的目的劃分為三個層面,首先第一點是要加深學生的理解能力,對于課堂知識的鞏固和復習。第二點是可以讓學生自主的處理生活上的一系列問題,規范學生在平時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對待任何事情都要有正確的看法和用法律的角度來分析問題。第三點是利用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1.3 構建結構合理的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小組的構建,不是說只是簡單的“合座”。老師在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時,一般都要考慮幾個關鍵因素:首先第一個是小組人數要合理,第二個是分組必須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優勢互補”的原則;第三個是小組成員應是互相直接存在默契的。 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主要組建小組的方式有以下三種:(1)同桌合作,(2)小組合作。就比如《需要有不同》一課,針對“辯論:該不該給街頭乞討者錢?”老師可以讓學生從課文提供的三種不同的觀點中,選擇自己同意的一種觀點發表意見。選擇同一觀點的同學便可以組合成一個小組進行交流、討論,互相補充,說說自己選擇這種觀點的理由。合作學習要選擇適當的時機。合作必須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之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開展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有成效的。了解學生,對要解決的問題有一個估測,哪些問題學生能獨立解決,哪些問題學生之間需要交流合作,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安排小組合作。
1.3 建立一套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的運作程序
合作學習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同時也給教師控制課堂秩序帶來了困難,很容易使課堂教學產生看似熱鬧實則混亂的局面。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規,并通過訓練使之形成習慣。合作學習小組組建好以后,學生怎樣才能進入實質性的合作學習呢?首先給學生提供合作活動的主題,其次是指導學生如何合作,再次是對合作的效果作評價。這樣系統化的規定,可以有效抑制學生在課堂上可能出現混亂打鬧說笑的情況發生。
2 教學策略的問題分析
2.1 反思探究與分享活動的存在問題
在老師進行學生活動組建的時候,總是會出現一些意外情況發生,比如老師沒有提前制定好學生學習的完整計劃,導致在實踐活動開展的時候頻頻出現突發性的狀況。其次,在沒有明確活動的主題和意義,就匆忙告知學生,這在很大程度上就會導致學生對活動目的的模糊定位。并且對于老師的這種教學方式心存質疑心理,從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狀態。而且很現在的學生有部分學生并不是那種外向性格,在進行探究活動時老師有可能會忽略這個關鍵因素,然后使學生的交流存在差異,也抑制了不同性格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所以在老師改變教學方式時,首先針對探究與分析這一關鍵點,我們可以先制定一個完善的具有系統化的教學計劃,然后老師按照計劃一步一步進行實施,讓學生也可以快速的了解到老師的教學意義。七夕節就是,在教學課堂上提前像學生講解針對探究分享所制定的計劃,和同學進行互動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了解學生是否接受考試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可以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建議,然后在進行不斷的優化教學計劃,達到一個教學計劃的完整性以及合理性。
2.2 收獲
通過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探究與分享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可以第一時間了解的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多知識掌握的熟練度。老師要明確在任何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需要和想法永遠都是第一位,不能說因為是老師就可以大肆發揮自己的教師權力,全然不理會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磨合,不然就會導致學生對老師的質疑和否定心理出現。其次,就是在研究新的教學方式時,需要嚴格規定按照教學標準,依照教學目標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探究與分享來實施所有的教學環節,要最大程度的讓學生明白自己身處在一個怎樣的時代背景之下。
3 結束語
在目前初中道德與法治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地位已經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在形成了“以知識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的落后觀念,迫使得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能按照傳統的模式和方式來實行著自己的教學行為。所以總的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探究與分享這一環節就可以有效的改變現狀,使老師和同學都能夠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進行新的探索和發現。
參考文獻:
[1] 王向榮.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課中的“探究與分享”活動教學策略研究[D]. 南京師范大學, 2017.
[2] 歐玉玲. 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中探究與分享的設計及運用[J]. 考試周刊, 2019.
[3] 李立. 論初中道德與法治的探究與分享教學[J].啟迪,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