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聰慧 王嶼

摘 要:隨著全球電子產品貿易快速發展,技術性貿易壁壘影響效應不斷凸顯。歐美等國針對我國電子產品采取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加大產品出口評定程序復雜度,降低企業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優勢。研究歐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形式,以及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影響,成為電子行業深化對外貿易的關鍵所在。研究發現,歐美技術標準要求嚴苛增加企業生產成本,評定程序強制加嚴產品出口流程,知識產權保護削弱企業競爭優勢,審核內容寬泛縮減產品市場份額。立足于我國電子產品出口實情,應從政府、行業機構與企業三方面發力,最大化規避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的影響。
關鍵詞:歐美;技術性貿易壁壘;電子產品;綠色壁壘;技術標準
從2019年全國電子信息行業座談會上獲悉,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出口國、消費國與生產國。在國內經濟政策支持下,我國電子產業發展迅速,出口額增速較快。商務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電子產品出口額為4.63萬億元,同比增長5.4%。從出口地區來看,歐美地區是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主要區域。然而,我國電子外貿企業在出口歐美等地時,受歐美貿易環境以及當地技術法規制約,頻繁遭遇技術性貿易壁壘。由此,著重探討歐美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具體背景,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形式,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影響,以及我國應采取的解決策略,具有深遠意義。
一、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地區的現狀分析
(一)出口規模
以涵蓋電子產品的機電產品出口為例,在2015-2019年間,中國機電產品在北歐地區的出口額從90.3億美元增長到110.8億美元;西歐地區的出口額從940.6億美元增長到1202.6億美元;南歐地區的出口額從115.9億美元增長至167.8億美元;中歐地區的出口額從450億美元增長到524.1億美元;北美洲的出口額從2593.9億美元降至2430.1億美元。其中,2019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歐美國家貿易額以及發展情況見表1。由表1分析可知,2019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額在挪威、丹麥、瑞典、芬蘭、英國等十幾個國家,呈現增長態勢,這為中國與歐美國家繼續深入合作帶來積極影響。
(二)出口地區
歐美地區是我國電子產品主要出口市場,受地理區位與交通運輸方式的影響,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的結構呈現地區差異性。歐洲方面,電子產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中歐班列途經地區。以綜合保稅區的中歐班列為例,2020年1-2月,該區中歐班列承運聯想電腦的數量為2萬臺,占中歐班列總出口量的10%,運送地區主要為德國、法國、西班牙等地。再以成都國際鐵路港口的中歐班列為例,在2020年1-2月期間,該港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共260列,配送地區集中于德國、法國與瑞士。北美洲方面,美國一直都是中國電子產品進口第一大國。表1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出口美國的機電產品高達2173.9億美元,美國成為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地區最多的國家。具體以筆記本電腦為例,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線上教學模式爆發,對中國筆記本電腦及顯示器的需求激增,僅波士頓公立學校便訂購2萬臺筆記本電腦。再如電子玩具,在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對我國電子玩具的需求顯著增長。該國玩具巨頭MGA Entertainment首席執行官艾薩克·拉里表示,在原有貿易量基礎上,該公司向中國進口電子玩具的訂單量仍持續增多。
二、歐美技術性貿易壁壘形式分析
(一)技術法規、技術標準與評定程序
技術法規指按規定強制執行的產品特性,以及相關工藝和生產方法(包括適用的管理規定)的文件。技術標準是針對標準化領域中需要協調的技術事項制定的標準,包括技術、方法、衛生、安全與環境等方面標準。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宣布我國出口該國的電視機必須為數字電視,且產品需要符合ATSC技術標準。評定程序是以直接或間接評定方式,確定技術法規與標準是否滿足要求的程序。經評定審查之后,權威機構會授予產品合格認證標志,以此證明產品符合評級程序與技術規范。如美國要求我國汽車電子產品出口前必須通過A2LA/AEMCLRP認證。
(二)產品檢驗制度
產品檢驗檢疫制度是指按照特定標準、方法與程序,對產品實施質量檢測,以判斷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產品質量標準的法律制度。早在2016年,歐盟便發布了進口電子產品檢測條例,保持原有有害物質檢測不變基礎上,將錫、鉭、鎢、金(3TG)等金屬檢驗范圍擴大到400多個供應鏈上的進口商。檢測范圍涵蓋手機、電腦、汽車電子器械與航空器等產品。而針對我國電子產品,歐美國家主要進行的是鉛、汞與鎘等有害物質檢驗。
(三)產品包裝和標識機制
產品包裝與標識機制是指對產品包裝與標簽的規格、品種、工藝及成分進行統一化的規定。在產品包裝方面,美國等發達國家對進口電子產品標簽與包裝進行明確規定。如針對一些腐蝕性較強或易燃易爆的電子產品,要求包裝必須符合特殊性標識規定。歐美發達國家在環保法中,明確對電子產品包裝的可回收率進行規定。德國、法國、希臘等國要求進口電子產品包裝回收率需要達到60%。美英等國要求電子產品紙質包裝回收率必須超過85.5%。
(四)綠色壁壘
歐美等國設置的綠色壁壘主要指,以保護環境、維護生態、潔凈產品及潔凈技術為由,采取的直接或者間接限制性措施。其中,最為常用的規定包括國際環保公約、ISO14000 環境管理和環境標志體系。這些非關稅壁壘已經滲入到產品生產、包裝、銷售、使用及回收等環節,內容涵蓋極為寬泛。此外,美國還針對我國電子產品制定了《控制放射性的健康與安全法》、“UL”和“綠十字”。相關條例在原有綠色壁壘基礎上,再次添加新要求,規定進口產品必須達到環保要求,拒收環保不合格產品。
(五)信息技術壁壘
信息技術壁壘是指出口企業的信息技術不滿足進口國標準要求,進而造成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其中包括計量單位制、商品識別、互聯網貿易與條形碼識別等內容。歐美等國規定一旦電子產品信息技術壁壘不符合要求,就立即限制進口。歐盟等國實施至今的《歐盟計量器具指令》2014/32/EU(MID 2014/32/EU),一直是我國計量性電子產品出口需要攻克的難題。
三、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的影響
(一)技術標準要求嚴苛增加企業生產成本
歐美等發達國家在技術法規、技術標準與評定程序方面有嚴格要求。我國電子生產企業為盡快滿足歐美地區電子產品標準要求,需要針對一些關鍵領域進口國外先進技術和高精尖零件,這一過程促使出口成本明顯上升。藍思科技負責人表示,為滿足電子產品出口歐美所要求的技術標準,公司主要依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開展生產活動。這些進口設備主要為車載設備、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機等產品生產所需的高級芯片與設備。負責人還表示,由于進口產品造成了企業成本上升,導致2019年公司利潤率同比下降57.7%。此外,在歐美地區嚴格的標準要求之下,我國部分電子生產企業進口零部件費用增加,內部存在資金流短缺問題,導致企業停工、停產現象頻發。以傳感器為例,國內高端傳感器進口占比達80%,國產傳感器普遍為低端產品。企業在產品制造過程中,為匹配歐美地區各項嚴苛的技術標準,需要根據數千條技術標準和法規要求,對企業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進行調整。這一過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顯著增加企業成本。
(二)評定程序強制加嚴產品出口流程
歐美等地在中國電子產品出口過程中,對產品技術性檢測標準要求更加嚴格。中國電子產品在出口歐美國家時,需要根據對應出口國家的認證要求到指定外國機構做產品合格評定。除規定內的國外認證機構之外,歐美國家不承認我國機構的檢測成果。例如,我國出口美國的手機、電視、錄音機等電子產品,只有通過美國本土FCC檢測才能進入美國市場銷售。且美國還出臺了DOE強制性評定流程。這一認證項目列出的一系列清單,包括充電器、電視、冰箱、空調等產品。清單內的產品在進入美國市場之前,必須獲得美國DOE認證。這些認證要求無疑增加了我國電子產品出口的復雜性,加大我國電子產品企業出口壓力。
(三)知識產權保護削弱企業競爭優勢
歐美發達國家對電子產品進口標準十分嚴苛,借著對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認證要求,不斷提高產品與技術認證難度。雖然我國電子企業已經開始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法律標準,不斷調整并改進企業生產技術,但仍與國際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國光電器負責人稱,公司在內部管理體系、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這些局限問題對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產生阻礙作用。目前我國很多電子產品出口企業均習慣于直接進口國外高端技術產品,缺乏知識產權法規的制定實力,尚不具備國際標準制定經驗,導致電子出口企業在遭受侵權時,缺少專利性文件支撐,只能依靠協商解決。但在國際市場中,這種非司法訴訟、非國際爭端解決機制并不能為我國企業獲得權益方面的保護作用,極大降低企業競爭優勢。
(四)審核內容寬泛縮減產品市場份額
我國電子生產企業大多采用大規模生產或者貼牌加工方式,忽視了科技研發重要性。歐美技術性貿易壁壘不僅對產品本身質量有明確要求,還對產品生產流程、銷售、使用與回收等方面均進行限制,審核內容極為寬泛。受此影響,我國電子產品出口歐美地區時,因檢測未達標被駁回的現象頻頻發生,在歐美市場所占份額極大減少。2020年5月15日美國發布對華為的封鎖令,嚴格限制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技術產品。限制令同時將25%的技術含量門檻減低為零,即只要在零件生產過程中采用美國技術與設備的任何國家或企業,均不能繼續向華為供貨。雖然華為對5G通訊產業鏈中涉及到的軟件生態和操作系統擁有絕對信心,但是消費終端的核心高端芯片制造基本都依賴歐洲等發達國家零部件進口。美國禁令頒布,在短期內對華為國際市場份額影響較為嚴重。
四、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
1.進一步完善電子產品質量標準。首先,我國政府應積極參與CAC、OIE、IPPC等國際標準制定機構組織的會議,充分了解國際標準新動態,為完善電子產品質量標準奠定基礎。其次,政府應深耕電子產品生產、銷售與流通環節,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在充分了解電子產品生產現狀基礎上,從政策與資金兩個角度積極支持企業構建追溯體系,強化產品質量保障。最后,應根據國際相關法律文件,不斷更新電子產品檢驗檢疫內容,保證檢驗檢疫成果匹配國際先進水平。
2.推進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市場。中國部分電子出口企業無法建立獨立的檢測實驗室,必須憑借第三方檢驗實驗室提供相關證明。為此,政府應大力扶持第三方檢測市場發展。在法規與政策上引導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市場走向規范化;在資金上對電子企業檢測費用進行補助;在資源上應提供先進的技術設備,并配備專業檢測人士,盡快推進第三方實驗室檢測市場與國際接軌,打造歐美認可的認證體系與檢驗標準,最大化縮減企業檢驗成本。
3.強化海外援助能力。第一,強化海外維權援助服務。一方面,政府負責人應督促建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援助機制,邀請專家顧問對電子產品出口遇到的海外知識產權糾紛,提供相應維權信息和法律指導。另一方面,完善涉外執法機制。我國駐外使領館應在電子產品保護方面建立執法機制,針對重大涉外產品糾紛與貿易爭端事件,制訂應對預案。第二,完善涉外企業保險業務。我國政府應重視保險機構對企業的保護作用,鼓勵保險機構開展并完善保險業務。例如,政府可鼓勵保險企業針對電子產業,開展專利海外侵權責任險、被侵權損失險與執行險等業務,保障產品出口權益。
(二)行業層面
1.積極參與歐美貿易爭端協調與談判。我國電子產品在出口歐美遭遇到技術貿易壁壘時,首先需要解決的便是進口國與出口國的談判。與政府相比,行業協會能夠清楚了解電子產業內部行情。且針對一些影響較小的貿易壁壘,行業協會出面解決更有效率。行業協會應通過組建談判團隊,其中包括法律從業人員、電子貿易企業代表與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這一組織模式可多方面聽從電子產品出口建議,進而更好維護電子產業合法權益。另外,行業協會需積極參與政府組織的貿易座談會,廣泛收集各行業建議,為電子貿易企業提供有效出口建議。
2.健全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機制。第一,行業協會應積極籌建國內外電子產業協會,并參與社會團體組織的信息交流會議與交流活動,建立權利人溝通渠道,充分進行電子產品知識產權信息溝通。第二,協會可編印年度知識產權保護白皮書以及專利、商標、著作權典型案例分析書,為企業出口提供基礎性參考。第三,行業協會應努力與歐美國家相關協會達成一致協定,為電腦、手機、游戲機、收音機等更多電子產品出口創造保護措施。如針對工業技術和綠色標準,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問題備案規則。第四,行業協會應牽頭,聯合電子產品生產企業,在電子產業集聚區內,建立地區知識產權運營中心,為電子產品技術專利轉化、專利申請提供便利。
(三)企業主體層面
1.充分借助貿促會服務優勢。中國貿促會貿易推廣交流中心有關專家表示,貿促會已經與歐美等國家數家相關機構簽署合作協議,可為我國出口企業提供一站式綜合性服務。為此,我國電子貿易企業應充分借助貿促會,強化其境外市場開拓力。針對產品檢測方面,企業可申請加入貿促會內部檢測認證培訓,提升產品檢驗水平。針對產品認證與通關報檢方面,企業可申請由貿促會進行產品認證與通關,削弱自身產品認證主觀性,提高通關效率。針對信息交流方面,企業應借助貿促會內部的“貿促通”平臺,開展線上業務咨詢活動,進一步強化其市場開拓能力。
2.合理運用貿易救濟措施。第一,針對出口國貿易訴訟,相關企業應借助律師、貿易專家與技術專家等方面力量,開展貿易調查取證,提供具有法律支撐的數據材料,以便強化自身訴訟能力,提高勝訴幾率。第二,針對不合理貿易制裁,我國企業可申請商務部對進口方所實施的技術性貿易壁壘開展立案調查,爭取貿易公平性。第三,針對傾斜性制裁判定,企業可借助行業協會力量,申請開展貿易再調查,提升企業訴訟能力。另外,企業可申請貿易救濟金,用以彌補因技術性貿易壁壘造成的貿易損失。
3.落實質量控制。隨著歐美地區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加嚴,我國電子產品貿易企業除了借助外部力量強化“走出去”能力,還需要立足于產品生產流程,落實質量控制,塑造并形成國際品牌優勢。一方面,企業應加大“綠色工藝”研發投入,減少有害物質應用,生產形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產品。另一方面,企業應在加強原輔料把關基礎上,充分落實產品檢測流程,確保產品符合質量控制標準,盡量避免因產品質量產生的后續糾紛。
參考文獻:
[1]證券日報.2019年電器及電子產品出口增長5.4%消費旺季將至助力9只低估值股[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790854744050710&wfr=spider&for=pc.[2020-01-15].
[2]焦云濤.技術性貿易壁壘對我國水產品出口日本的影響[J].對外經貿實務,2019(12):39-42.
[3]詹玉蘭.我國汽車出口“一帶一路”國家的技術壁壘及應對之策[J].對外經貿實務,2018(9):41-44.
[4]同花順財經.超4000億美元電子產業鏈遭沖擊,國產替代的機會在哪里?[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0173575673 96735&wfr=spider&for=pc.[2020 -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