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燕華,丘麗玉,陳愛萍
(廣西貴港市人民醫院,廣西 貴港)
婦科腫瘤又分為良性與惡性腫瘤之分,其中良性腫瘤以子宮肌瘤、卵巢腫瘤最為常見,是育齡期婦女性常發疾病[1]。而惡性腫瘤以卵巢癌、宮頸癌及子宮內膜癌等常見。目前尚無特效藥物手段可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無論何種腫瘤類型,早期發現早期接受治療為治療的最佳方法,手術為最主要的干預手段,伴隨著微創手術的進步,逐步取代傳統開腹,成為主流手術[2-3]。而手術僅為康復的第一步,平穩渡過手術期為機體康復、改善生活質量的重要過程。快速康復理念是一種多模式優化方案,是為促進術后恢復綜合干預方案,通過術前、術中和術后的一系列優化措施達到降低手術應激,加快康復,減少并發癥,改善預后的干預措施[4-5]。
納入標準:婦科相關疾病需要實施全子宮切除術;符合手術指征;可配合手術治療;依從性較高;可配合護理;知情同意。排除標準:手術、麻醉禁忌癥;認知、溝通、智力障礙;對醫護不信任;術中異常中轉開腹術患者。將我院(2019 年1 月-2019 年12 月時期)擬擇期行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術患者總計64 例,以隨機數字法分成對照組(32 例)患病時間2.6 個月-9.4 年,平均患病時間(2.7±0.3)年,年齡31-70 歲,平均(40.3±2.7)歲,術后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者19 例(59.38%)。實驗組(32 例)患病時間2.9 個月-9.2 年,平均患病時間(2.4±0.2)年,年齡30-67 歲,平均(39.7±2.2)歲,術后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者20 例(62.50%)。一般資料相對照(P>0.05)。
對照組實施術前指導,術前8 小時禁食水,術后飲食、康復指導等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進行常規護理。實驗組實施快速康復護理:①術前:根據患者情況,行針對性術前健康宣講,并給予心理輔導、健康宣講,幫助了解手術流程,提升認知、減少恐懼,提升配合度。在禁食之前盡可能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等物質。術前6h 禁食,2h 禁水。②術后:6h 予高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多食水果蔬菜飲食;:術后第一個24h 在床上翻身,至少每2h 一次活動,術后1d協助下肢肌肉按摩,抬高患肢促血液循環。術后2d 指導屈伸關節、收縮股四頭肌等肌張力訓練。協助早期下床活動,完成早期康復。
對照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恢復指標、圍手術期并發癥發生率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圍手術期指標主要針對術后首次下床、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拆線及住院時間。統計患者住院期間腹痛不適、惡心嘔吐、感染(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尿潴留、下肢深靜脈血栓(DVT)等。生存質量簡表以世界衛生組織(WHOQOL-BREF)測評6 個領域,每個領域0-20 分,得分越高質量越好。
以統計學的軟件SPSS 20.0 對研究所得的數據做相應的統計學上的分析,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組間比較用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的資料,采取χ2校驗比較計數資料間的差異,當P<0.05 時,顯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下床、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及拆線、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01)。詳見表1。
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3.13%,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為21.88%,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P>0.05)可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較護理前明顯升高,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詳見表3。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恢復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相關恢復指標比較
組別 例數 術后首次 拆線(d) 住院時間(d)下床(h) 腸鳴音恢復(h) 排氣(h) 排便(h)實驗組 32 7.25±1.36 12.73±1.83 16.25±2.01 18.43±2.52 3.63±0.97 5.82±0.68對照組 32 14.81±2.02 15.56±2.16 20.43±3.57 24.96±3.28 5.38±1.18 7.43±0.97 t 17.562 5.655 5.772 8.931 6.481 7.688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n,(%)]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表3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
組別 例數 生理 心理護理前 護理后 t P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實驗組 32 7.64±0.86 14.15±1.22 24.672 0.000 4.35±0.77 17.04±1.81 36.495 0.000對照組 32 7.62±0.88 11.01±1.73 9.880 0.000 4.41±0.81 11.08±1.25 25.332 0.000 t 0.092 8.391 0.304 15.327 P 0.927 0.000 0.763 0.000組別 例數 社會 環境護理前 護理后 t P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實驗組 32 7.91±1.07 14.93±1.65 20.193 0.000 9.89±0.93 14.13±1.81 11.787 0.000對照組 32 7.88±1.09 10.51±1.08 9.696 0.000 9.91±0.97 12.48±1.42 8.454 0.000 t 0.111 12.679 0.084 4.057 P 0.912 0.000 0.933 0.000組別 例數 獨立 精神世界/宗教/個人信仰護理前 護理后 t P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實驗組 32 7.69±1.08 16.11±1.82 22.506 0.000 8.85±1.03 15.09±1.51 19.312 0.000對照組 32 7.63±1.09 12.51±1.41 15.490 0.000 8.84±1.04 11.98±1.18 11.293 0.001 t 0.221 8.845 0.038 9.180 P 0.826 0.000 0.969 0.000
在婦科疾病的治療中,目前以腹腔鏡微創手術為首選,而在全子宮切除術患者中,圍手術期的康復,直接影響術后生活質量。通過圍手術期的整體安排,使得各項護理措施快速有序進行,術前對心理、健康宣教,提升依從性,保障了護患關系融洽[6]。術后指導階段性康復活動,使得其術后恢復時間縮短,對促進胃腸功能盡快恢復有著積極意義。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術后首次下床、腸鳴音恢復、排氣、排便及拆線、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P<0.001)。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護理前生活質量評分(P>0.05)可比。護理后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較護理前明顯升高,其中實驗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下全子宮切除擇期手術圍手術期間,實施快速康復護理干預,可明顯縮短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下床、拆線及住院時間,減少住院期間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