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群
高血壓屬于心血管系統疾病,以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作為主要特點。隨著人們生活飲食改變,生活水平提升,導致高血壓的發病率呈逐年升高趨勢。由于高血壓與冠心病兩種疾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導致臨床治療難度進一步增大,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極大威脅[1]。目前,高血壓的理想治療辦法尚未提出,為患者實施常規治療,可對患者臨床癥狀起到一定緩解作用,但是,不具備理想遠期療效,因此,尤其是患者合并冠心病,病情更加復雜,可危及患者身心健康[2]。因此,臨床上對如何有效治療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進行了相應研討,作為熱點話題,在臨床上進行了深入探討及實驗。
1.1 一般資料 于2018 年7 月~2019 年4 月隨機從本院選取52 例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均知情同意,簽訂相關協議。隨機分為實驗組及對照組,各26 例。對照組中男女比例為13∶13;年齡48~78 歲,中位年齡62.5 歲;病程2~8 年,中位病程4.5 年。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14∶12;年齡47~77 歲,中位年齡62.0 歲;病程1~7 年,中位病程4.4 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符合臨床《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高血壓定義,符合WHO 制定的冠心病診斷標準;②臨床資料與實驗室檢查資料齊全;③肝功能正常。
1.2.2 排除標準 ①繼發性高血壓患者;②合并糖尿病、腎臟疾病等嚴重疾病患者;③排除藥物禁忌證患者;④服藥依從性差,未完成整個治療療程患者;⑤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⑥過敏體質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Novartis Farmaceutica S.A.(西班牙)(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分裝),國藥準字J20150135]治療,5 mg/次,1 次/d,口服。實驗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1408)治療,氨氯地平用法用量同對照組,阿托伐他汀鈣片10 mg/次,1 次/d,口服。兩組患者在用藥過程中出現心絞痛時,需要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22)0.25~0.50 mg,兩組患者均持續用藥8 周。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的血壓情況。用藥結束后,于清晨測量血壓,包括舒張壓、收縮壓,取3 次結果平均值作為最終結果。②比較兩組患者的血脂指標。采集患者的空腹靜脈血,分離血清,開展血脂檢查,包括TC、TG、LDL-C、HDL-C[3]。③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4]:顯效:血壓降至正常范圍,舒張壓降低幅度≥20 mm Hg,收縮壓下降幅度≥10 mm Hg,休息時心電圖檢查結果正常;有效:舒張壓下降幅度≤10 mm Hg 且達到正常范圍,收縮壓降低10~20 mm Hg 或收縮壓下降幅度≥30 mm Hg,休息時心電圖檢查,T 波變淺幅度≥50%,ST 段回升幅度≥0.05 mV,未達到正常標準;無效:收縮壓與舒張壓均未降低且未達到上述標準,心電圖檢查T 波與ST段均未達到上述判定標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壓比較 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為(82.19±2.37)mm Hg,收縮壓為(125.37±3.12)mm Hg;對照組患者的舒張壓為(88.34±2.11)mm Hg,收縮壓為(133.64±2.89)mm Hg。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及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HDL-C 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mmol/L)

表1 兩組血脂指標水平比較(,mmol/L)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療效比較 觀察組中顯效13 例,有效12 例,無效1 例,總有效率為96.15%;對照組中顯效5 例,有效15 例,無效6 例,總有效率為76.92%。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70,P<0.05)。
高血壓、冠心病兩種疾病均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對機體危害性較高。持續性高血壓易導致心肌纖維化、左心房肥厚等癥狀,進而出現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脂質大量沉積,使血管壁增生,誘發冠心病[4]。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后,危險性會大幅提升,病情會快速進展,導致心力衰竭、腦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對患者的生命安全存在極大威脅。
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疾病,病因復雜,主要表現為頭暈、乏力、心悸、心絞痛等癥狀,具有極大危害性,盡早治療是改善預后,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最佳措施。根據臨床研究發現[5],冠心病并發高血壓的發生率占50%~70%,患有高血壓的冠心病患者是無高血壓的冠心病患者的2 倍以上。冠心病發病率隨著高血壓病程延長而增加,有研究指出,心血管事件發生風險與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壓水平、血脂水平以及病程變異程度存在密切關系。
目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尚無特效治療方案,常規治療主要是以降血壓、抗動脈硬化為主,但是治療效果并不理想,僅能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經臨床研究發現[6],氨氯地平具有良好的降血壓效果,阿托伐他汀鈣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作用明顯,可使冠心病心絞痛癥狀有效改善。因此,本院給予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應用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鈣治療,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與血脂水平,治療效果顯著。
氨氯地平是一種新型鈣離子拮抗劑,服藥后,藥效持久,用藥安全性高,可擴張外周動脈,增加血流量,松弛血管平滑肌,在心絞痛效治療方面具有良好效果,具有良好的降壓降脂效果。經藥物學研究發現,氨氯地平在主動脈收縮抑制方面的療效是硝苯地平的2 倍以上,具有較高的血管平滑肌選擇性,可預防鈣離子滲透,可使血管平滑肌痙攣有效解除,促進血液流動,使血壓水平有效降低,使外周血管阻力有效降低,減輕心肌負荷,使心肌耗氧量有效減少,使心絞痛癥狀得以緩解[7]。在血管粥樣硬化疾病預防中氨氯地平有良好應用,可穩定斑塊,避免病情進一步進展。
阿托伐他汀鈣片是一類血脂調節藥物,屬于還原酶抑制劑的一種,口服給藥后,水解產物可結合體內限速酶羥甲戊二酰輔酶A 還原酶,對膽固醇與低密度脂蛋白合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主要是通過對膽固醇合成與肝臟內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進行抑制所致[8];可使LDL-C 受體水平增加,使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謝與攝取水平增加,進而使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量增加,對血小板聚集具有良好的抵抗作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對于內源性膽固醇合成發揮抑制作用,對冠心病具有良好的預防作用。阿托伐他汀鈣片可有效調節血脂水平,對鈣離子內流發揮控制作用,可使平滑肌收縮,擴張冠狀動脈血管,使血液循環加速,改善心肌缺血癥狀,使心絞痛癥狀有效緩解,降低血壓,用藥效果持久[9]。阿托伐他汀鈣片可控制血壓波動,對血管內皮功能發揮保護與改善作用,避免動脈粥樣硬化導致斑塊脫落,有效預防血管栓塞,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選用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鈣片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方案,可發揮協同作用,提高治療效果,使患者的血壓水平有效降低,改善血脂水平,對于高血壓、冠心病兩種疾病均具有顯著治療效果。兩種藥物聯合應用的藥效長、無時間限制,應用效果較為理想。
本組研究中,治療后,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為(82.19±2.37)mm Hg,收縮壓為(125.37±3.12)mm Hg;對照組患者的舒張壓為(88.34±2.11)mm Hg,收縮壓為(133.64±2.89)mm Hg。實驗組患者的舒張壓及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相比于氨氯地平單獨用藥而言,氨氯地平與阿托伐他汀鈣片聯合應用,可使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舒張壓與收縮壓水平有效降低,控制血壓水平在正常范圍內。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TC、TG、LDL-C、HDL-C水平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提示,與單一藥物相比,聯合應用兩種藥物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控制疾病進一步發展。觀察組總有效率96.15%高于對照組的76.9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270,P<0.05)。結果提示,藥物聯合應用治療效果顯著,可使患者的血壓水平與血脂水平趨于正常,避免心血管風險事件發生,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臨床治療時,選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方案,可使患者的血壓水平有效降低,改善血脂水平,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誘發心血管事件,治療效果顯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因此,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片兩種藥物聯合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