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萬國
老年黃斑變性又稱滲出性老年黃斑變性,是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同時也是導致患者視力下降的重要原因[1]。抑制和消除脈絡膜新生血管是老年黃斑變性的治療目的之一,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是治療老年黃斑變性的新方法。黃斑變性通常是老年性變性的自然結果,并隨著年齡增長視網膜的組織退化變薄,導致黃斑功能下降。老年黃斑變性又稱滲出性老年黃斑變性,患者色素上皮下活躍的新生血管所滲出、出血以及瘢痕等改變,導致視物變形和視力下降并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作者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在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眼科門診治療的80 例老年黃斑變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老年黃斑變性患者采取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眼科門診收治的80 例老年黃斑變性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 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0 例,女20 例;病程1~6 年,平均病程(4.02±1.42)年;年齡60~83 歲,平均年齡(76.00±9.80)歲;體質量指數(BMI)17.9~24.1 kg/m2;左眼患病21 例,右眼患病19 例。試驗組患者中男21 例,女19 例;病程2~7 年,平均病程(4.12±1.45)年;年齡61~84 歲,平均年齡(75.80±9.76)歲;BMI 18.1~25.1 kg/m2;左眼患病20 例,右眼患病20 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以及BMI 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本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通過眼底鏡或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證實為濕性老年黃斑變性,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參與研究且年齡≥59 歲,患者視網膜中心厚度≥330 μm;②自愿參加,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排除患者眼睛有抗新生血管藥物的應用史以及曾接受激光光凝或手術、放療的患者;②排除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和近視黃斑等視網膜疾病的患者;③排除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
1.3 方法 對照組采用visodal 光動力療法。光敏劑用量按每例8 mg/m2計算,計算后取光敏劑注射,注射20 min 后直接用激光照射治療視網膜病變區,治療時間為133 s。治療結束后指導患者在5 周內避光。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治療,雷珠單抗劑量為0.7 mg/0.07 ml,1 次/個月,共4 次。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黃斑區熒光滲漏情況。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脈絡膜毛細血管復合體萎縮得到抑制且患者臨床癥狀消失;有效:脈絡膜毛細血管復合體萎縮得到緩解且部分不良癥狀消失;無效:臨床癥狀沒有改善或惡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高于對照組的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黃斑區熒光滲漏情況比較 試驗組黃斑區熒光滲漏發生率為12.5%,低于對照組的3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表2 兩組黃斑區熒光滲漏情況比較[n(%)]
黃斑變性是人類衰老的自然結果,臨床比較高發。隨著患者年齡增長,視網膜會變薄最后退化,從而降低患者視網膜黃斑功能。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趨勢嚴重,老年黃斑變性的發病率也隨之增加[2]。濕性黃斑變性是一種老年黃斑變性,可以導致患者視網膜黃斑視力喪失和視力扭曲等,由于視物的障礙,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黃斑變性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約近1/20 的患者致盲。因此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患者視網膜黃斑變性對改善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當機體發生衰老后,視網膜營養供應的微血管會發生滲漏并形成瘢痕或新的微血管,瘢痕或新的微血管會造成視覺扭曲、視力下降甚至失明[3]。因此控制微血管發生滲漏在治療老年黃斑變性中顯得尤為重要。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主要機制為患者色素上皮下活躍的新生血管導致的滲出、出血和瘢痕改變。在臨床上的濕性老年黃斑變性可分為3 個階段:盤狀變性早期病變、突變期病變和修復期病變。隨著患者病程發展,病情繼續加重,因此治療老年黃斑變性要抓住時機。臨床上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方法很多,包括激光光凝治療、手術治療和放射治療等,各種治療療效不同。光動力療法是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常用方法,是將光敏劑注入患者血液中和藥物循環到視網膜區域時用激光照射來激活患者血液中的光敏劑,破壞異常的新生血管而達到治療的目的。由于光動力療法的特異性并對正常視網膜無影響,安全性高,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是光動力療法的缺點為只能破壞已經產生的異常微血管但不能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因此其穩定性較差[4]。本研究采用光動力療法治療對照組,當光敏劑循環到視網膜時,激光照射刺激患者血液中的光敏劑來破壞異常的新生血管,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是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的新方法。雷珠單抗是一種具有抑制血管生成作用的單克隆抗體且具有拮抗作用,能破壞新生血管的通路。雷珠單抗腔內注射治療通過維持血管內膜的穩定性降低血管與視網膜之間的屏障通透性,促進視網膜滲漏液的吸收來改善黃斑水腫[5],雷珠單抗腔內注射治療能提高藥物利用率。臨床研究指出,雷珠單抗腔內注射治療濕性老年黃斑變性,可通過物理封閉靜脈來延緩視力下降,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結果表明,雷珠單抗腔內注射治療濕性黃斑變性可減輕黃斑水腫并改善患者視力,且雷珠單抗腔內注射治療不良反應少,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和推廣價值[6]。光動力療法和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能有效治療老年濕性黃斑變性,但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后能獲得較好的視覺穩定性。余萍等[7]探討雷珠單抗聯合光動力療法治療老年退行性晚期滲出性黃斑變性:自身對照臨床試驗方案和預試驗中發現,試驗組的臨床有效率明顯高于單獨使用光動力療法的對照組,并且試驗組安全性高。以上研究結果與本研結果相同。從本試驗可以看出,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0.0%,高于對照組的57.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黃斑區熒光滲漏發生率為12.5%,低于對照組的32.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黃斑變性患者采取玻璃體腔內注射雷珠單抗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