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汽車保有量已經具備相當大的規模,開車去加油站加油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種消費習慣和日常行為。加油站屬于?;沸袠I,是易燃易爆的公共開放性場所,同時兼具經營性和危險性的特點。如何做到既能提供優質滿意的加油服務,又能有效保障客戶的生命財產安全,成為了擺在加油站面前一道難題。文章從加油站安全生產的特點出發,站在安全文化建設的角度,分析了加油站經營銷售與安全管理之間存在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關建議和完善措施,為油品銷售企業營造濃厚安全生產氛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與層次、樹立良好安全形象提供參考和依據。
關鍵詞:加油站;安全文化;思考與實踐
企業的安全管理一般會經歷5個階段,分別是病態管理、經驗管理、制度管理、體系管理和文化管理階段。加油站成品油銷售因為關系國計民生,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險特性,所以政策性強,政府監管力度大,其安全生產管理更為嚴格和苛刻。目前,我國絕大多數加油站都是由國有三大石油公司和部分外資石油企業負責經營的,其安全管理理念比較先進,安全水平都已經接近或達到體系管理階段,如中國石油推行的HSE管理體系、中國石化推行的HSSE管理體系等。當安全管理水平達到體系管理階段后,實際上已經處于一個相對較高的管理層次,也是一個難以突破的瓶頸期。要想更深入、更有效、更持續地推進安全管理工作,獲取更好的安全業績,達到更高的安全管理層次,安全文化建設和培育顯得就十分重要了。加油站的安全生產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對這些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后,我們會發現,加油站安全文化管理體系的構建培育必須以解決經營服務與安全管理這對矛盾為核心,正確看待和客觀分析矛盾產生的原因,并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和措施,對于油品銷售企業營造濃厚安全文化氛圍,提升員工安全素養,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層級,具有重要的實踐和現實意義。
一、加油站安全生產的特點
(一)加油作業具有高危險性
加油站經營的介質主要是易揮發、易燃燒、易爆炸的汽柴油產品,在加油過程中,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具有相當的大的危險性。正是這種危險性的存在,必然要求加油員具備較高的安全理論素養和較強的安全操作技能,以便能夠迅速及時地處置現場發生的各類安全事故。然而現實情況是基層加油員限于文化程度不高,面對涉及安全的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以及各類信息化的工具與手段并不能真正掌握和運用。從加油站內部安全管理的角度來看,這就造成了加油站安全技術要求高與加油員安全素質能力低之間的矛盾。
(二)加油作業具有服務性
加油站是油品銷售企業接觸社會、展現自我形象的服務窗口。加油員服務態度的好壞、服務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客戶對加油站的印象,進而影響銷售業績與經營收入,所以,提升服務水平對加油站的生存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加油站又是具有危險性的公共開放性經營場所,有義務也有必要做好對客戶的安全提醒和安全要求,以便保證客戶的人身財產安全。這種既“嚴格要求自己,又嚴格要求客戶”的服務模式,并不能得到所有客戶的理解和支持,容易引發不滿和投訴事件。從加油站服務外部客戶的角度來看,這就造成了提升銷售服務水平與嚴守安全管理規定之間的矛盾。
(三)安全資源配置的不均衡性
加油站安全資源的投入,往往是根據加油站銷量規模大小來決定的,城市中心站、高速公路站等,地理位置好、銷量高,安全人員配備足,職責分工明確,安全責任落實到位,所以安全管理基礎相對牢固;而鄉村站、城郊偏遠站,地理位置差、銷量低,安全人員配備少,往往一個人需要身兼數職,精力很容易分散,所以安全管理基礎相對薄弱,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較前者高。這種安全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的強者恒強、弱者恒弱的二元格局,如果不予以重視,將會出現“木桶短板效應”,影響企業整體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從加油站安全資源供需關系角度來看,這種不均衡性造成了加油站安全管理需求與安全資源供給之間的矛盾。
二、安全文化建設與培育
上述加油站安全生產的特點,以及引申出來的三對矛盾,從根本上來說,其實就是員工、客戶和安全資源的問題。針對這三類問題,立足安全文化建設的視角,我們可以考慮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加油站的安全文化建設和培育。
(一)觀念引導,注重“員工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工作因為程序多、要求嚴、手續繁雜和“得罪”人等原因,往往會讓加油站員工感覺到既麻煩又棘手,對某些安全管理的觀念理念并不認同。思想上的不認同,自然會導致行為上的不配合,進而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局面的被動。要想改變這種現狀,一方面要強化安全理念的輸出和植入,找準安全管理與員工切身利益的契合點,樹立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觀念,將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說清楚、講透徹,引導員工從心底里面真正認同安全生產管理的價值觀,實現“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轉變。另一方面,安全觀念的轉變并不代表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還需要不斷地提升安全人員素質和技能水平,滿足安全生產的需要。除了常規的安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培訓外,可以創新活動形式,開展各式各樣的非常規安全活動,如消防趣味運動會、安全團隊拓展、安全知識競賽等,既解決了安全工作枯燥乏味、認同感差的問題,又切實提高了員工整體安全生產技能和水平,在加油站內部形成了一種人人愛安全、人人講安全、人人會安全的良好安全文化氛圍。
(二)正向激勵,注重“客戶安全文化”建設
加油站是為客戶提供加油服務的場所,要想做到服務與安全兩不誤,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苦練安全內功”,強化對加油員加油作業的監督檢查力度,開展反違章作業、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專項安全活動,嚴格遵守各項安全管理規定,堅守住安全底線和紅線。二是要“外樹安全形象”,通過加油站員工良好安全意識和安全行為的外形塑造,對加油客戶心理產生重要影響,起到安全示范和引領的作用,幫助其提高安全意識,加強對安全風險的認知,達到約束其自身不安全行為的目的,為加油站內部安全管理外部延伸減小阻力。三是推行安全獎勵制度,對于客戶發現的嚴重安全隱患、提出的合理化安全建議,或制止他人不安全行為的舉動均給予一定的物資獎勵,激勵客戶主動參與加油站內的安全管理活動,在加油站逐漸形成一種特有的“客戶安全文化”氛圍。
(三)挖掘潛力,注重“團隊安全文化”建設
由于安全資源分配不均衡導致安全人員配備不足,在加油站經營過程中,是比較普遍的現象。安全資源總量有限,不可能滿足每座加油站的安全管理需求,加油站要結合自身實際,從增量思維方式轉變為存量思維方式,根據站內人員現有配備情況,深挖潛力,通過對單個員工安全習慣培養和班組團隊協作兩個方面來實現對安全生產的有效管控。單個員工安全習慣培養,主要是增加“單兵作戰能力”,通過強化對關鍵環節和重點領域的作業高頻、反復操練,固化安全動作,讓安全觀念和意識入腦入心,做到脫虛向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讓安全行為成為一種習慣,讓安全生產成為一種常態。班組團隊協作,主要是結合加油站班組人員少的特點,充分研究和分析加油站內人員思想行為特點,科學合理的分組排班,同時明確安全崗位職責,明晰安全管理界面,通過相互之間的監督和配合,進行優化組合,以此來解決安全人員配備不足的問題,在加油站內逐漸形成一種團結、和諧、精干、高效的“團隊安全文化”氛圍。
參考文獻
[1] 劉景凱.石油企業HSE管理文化建設實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9(05).
作者簡介:梅栩華,男,湖北荊州人,大學,現任職中國石油湖北銷售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研究方向:安全監督管理與應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