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在經濟全球化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城市化發展的進程逐漸加快,經濟發展的模式逐漸向知識經濟轉型,而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核心動力以及戰略支撐,創新活動更需逐步轉型通過以城市為發展載體,驅動城市化的戰略部署以及空間發展,逐漸以知識創新為主導發展的經濟市場變革。本文中,簡述了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發展、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生產性服務業集聚三只之間的相互關系,介紹了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的影響,并提出融合發展對策。
一、引用
創新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動力要素,也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重要戰略支撐。國家創新建設通過以城市創新建設為基本建設單元,需加強政府指導、相關戰略部署。我國近年來相繼出臺關于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發展綱要、創新城市的工作、積極展開以城鎮化的規劃等一系列的法律支持和戰略部署,加大力度提升城市的創新活力、能力,加快整新型文明城市的發展。而科技創新政策的實施過程當中會受很多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各地區需因地制宜并采取適時的發展規劃,提升科技創新效果。其中,生產服務業在整個城市創新和經濟發 展中占有重要的主導作用。
二、區域經濟發展一體化發展、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生產性服務業集聚之間的關系
(一)生產服務業聚集對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的影響
生產服務業是通過共享資源創新、優化要素配置并在某個時間段內,地域范圍內進行大批量集中服務業的聚集地,多位于城市的地段繁華、交通便利處,并貫穿于整個生產產業的價值鏈。通過融合外部、內部之間的競爭性開展一系列的創新,包括在技術領域、經濟領域等方面進行生產和發展,進而全方位的驅動創新精神,并為企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發展動力。通過不斷強化主體間的關系,在多行業、多部門之間協調發展并產生相應的關聯反應,進而推動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不僅可以降低產品的成本,還可滿足市場多樣化的需求,并在城市經濟創新發展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生產性服務業聚集的發展模式,提升城市的創新技術能力,還有利于網絡交流,實現經濟轉化,提升創新的成果,在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發展中具有全方位的支持作用。
(二)區域經濟一體化對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城市創新經濟增長的影響
通過不斷的統計,發現大多數經濟區域都會存在先增后減的規律性發展特征,而且生產業聚集到達高峰后,會隨著增長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現象。基于此,為了尋求更廣闊的區域發展空間。城市創新經濟體制不斷的嘗試去沖擊創新的突破,進而來尋求更多的紅利,促進經濟化的發展。經濟區域一體化是存在于相對比較發達的城市、地區之中,有助于價值鏈的拓展和提升,為創新經濟體發展提供了更大的更廣闊的市場和空間。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主要通過驅動模式,模式的發展是以核心要素為主,但隨著模式的轉化發展過程中逐漸失靈。而創新驅動是作為新時代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條件,2015年我國陸續提出創新創造的一系列發展計劃,并指出我國的經濟發展的基礎就是進行改革和創新,引發以知識創新為主導的經濟市場。在提升城市區域的經濟產值的同時,促進高科技產業人才的培養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不僅可以提升城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可以促進整個工業技術進行重大的創新,不斷尋求新的發展空間,也是我國創新驅動發展的支撐性行業。
三、發展對策及建議
(一)擴大生產服務業發展規模、優化集聚效應
通過優化、擴建整個生產服務業的規模,在區域內生產服務業的主要要素投入在支持城市創新的增長中,提升城市創新經濟發展的溢出,有助于發揮城市自身發展的創新效應,還有利于城市創新經濟知識的宣傳和溢出,在實際的建設中應不斷發展、創新生產服務業的生產規模和發展模式,加大其發展的扶持力度,提升高科技人員在其中的人才價值。
(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城市化發展
推進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及新型城市化發展布局,加強城鎮、相鄰城市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城市發展規模,創建新型的經濟結構發展布局,提升人口聚集的密度,提升高端生產性服務行業的積極效應。鼓勵促進有能力的經濟發展專業人才在城鎮鄉工作和生活,促進城市建設的有序開展,并實現平面化、利民化發展。在現有基礎上,不斷加快城市、城鎮的人口聚集密度,提升生產服務業的聚集效應,提升創新經濟發展效率。
(三)深化發展結構改革
深化生產行業的發展布局和結構性狀的改革,政府加大財政撥款力度,在
實際的生產中提高產品質量,提升創新經濟增長的配置效率,并結合城市發展以及市場化的需求,積極推進創新精神的培育及發展,促進城市創新經濟的發展,充分實現政府和市場的互利互贏,提升整體創新經濟增長的配置效率。
(四)結合不同城市發展差異,開展錯位發展
以長三角發展為例,近年來,我國陸續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戰略部署,在軌道交通等方面,做出重要發展舉措。不僅從發展整體中全方位提升經濟資源配置效率,還對周圍城市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建設新型的區域創新發展中心,并充分整合城市自身發展要素、創新經濟等方面權衡發展,有利于相鄰城市之間的互動交流,促進創新文化的交流和發展,著力開發優質資源、特色產業,促進工業園區、文化產業的發展。
(五)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城市創新經濟融合發展
加強省級政府以及核心發展城市的地方政府,結合城市自身發展規劃和創新理念展開積極探討,并優化城市建設設計方案,強化頂真設計平臺、建設多學科對接等相關發展創新策略。促進經濟創新的綜合發展,不斷強化周圍地區之間空間創新的聯系,并結合區域城市的經濟網絡,降低地方保護主義的限制,促進創新經濟空間的流動,予以知識產權的保護,并加強科技創新的獎勵,充分發揮當地城市的空間創新、經濟的能力效應,促進經濟區域一體化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是我國城市發展建設的發展方向,通過對城市資源、生產服務業聚集的發展資源進行融合發展,推進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及新型城市化發展布局,加強城鎮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創建新型的經濟結構發展布局,優化城市發展的建設方案,通過不斷擴大城市發展規模,發揮城市自身發展的創新效應,建立周圍城市融合發展模式,促進城市創新經濟知識的宣傳,完善自身發展生產鏈、產業鏈、價值鏈,全方位提升創新經濟發展效率。(作者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