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寅林
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迅速發展,加強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在一定程度上有一定進步,整體上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信息化程度一般來說是挺低的,在發展的程度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對于高校工會應該突出工作的重心,制定科學合理的信息化方案,在網頁設計方面要進一步的創新,建立自己的電子系統,以線上的工作平臺為基礎,進而發揮新時代網絡的作用。讓工會與互聯網進一步結合,進一步突出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
一、引言
我國社會的信息化在當今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慢慢地離不開每一個人的生活,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探索互聯網新的改進模式是重中之重。工會信息化工作是一項基礎性的發展的形式,又是政府提出來的需要全面進行的方向。高校工會是用來維護教師及職工們的合法權益的平臺,工會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進而將信息化真正應用到工會中去。利用互聯網平臺和信息通信技術,探索“互聯網 +”時代下工會開展的方案,進而確保工會的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使得工會能夠深得教職工們的好評和認同。
二、“互聯網 +”的含義
對于互聯網來說,很多的小伙伴應該熟悉不過了,但是對于“互聯網+”,可能會產生一定的疑問,其實“互聯網+”也就是所謂的互聯網的另外一種形式,也就是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進而使得經濟上面有一定的提升,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互聯網的一定的技術與其他相應平臺的快速融合,產生多元化的發展方式。通過互聯網的這一單一的渠道,采用相應的數據融合的技術,從而實現信息以大數據的形式展現在人們的生活中,人們可以資源之間共享,從而不斷地創新和發展。
三、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國內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有力促進了工會工作的進一步的運作。但從整體上看,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尚處于剛剛發展的階段,信息化程度很低,沒有達到一定的效果。大部分的高校工會的信息化建設主要集中于網站的開發或者進行網站的保護等方面,大部分網站具有自己的數據庫。但數據庫的應用范圍是十分狹窄的,在有關的會員系統、業務辦理等方面還沒有全面應用進來。其次,網站的相關的信息更新的比較緩慢,很多的人們都是在線下知道了相關的信息之后才會在網站上瀏覽到。網站內容的更新是十分緩慢的,然而大部分工會對于網站的維護上會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導致內容的更新相對緩慢。另外重要的是網站的開發和維護上面是缺乏一定的專業人員的,因此可能造成工作的有所失誤。還有就是對于高校工會的大多數的網站信息是不全面的,功能沒有多樣性,只是重點宣傳了,但是缺乏互動性的欄目,工會與會員互動幾乎沒有。網站宣傳的內容多為工會工作動態,涉及其他方面的內容是十分少的。第四,信息化建設手段較為還需要進一步的創新和改進,雖然有一部分高校工會建立了微信訂閱號,但真正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
四、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的方案設計
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不是短期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長期性的過程。做好信息化建設的工作,對于工作的全面發展,增強會員之間的團結力,提高工會工作的管理水平有重要的意義。高校工會應該重視工會的創新,找準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改進方案,全面深入梳理工會的各項工作,制定符合工會和會員發展的建設目標,搭建好頂層架構,讓工會與“互聯網 +”相互配合,開創高校工會發展新局面。具體措施如下:
(一)加強網頁制作,發揮宣傳的作用
前面的網頁是工會工作的小窗口,是工會進行服務教職工的支撐,同時也是廣大教職工進一步來深入了解工會工作的主要途徑。為實現工會與教職工之間互動,保證工作的舒適度。網站的設計應從工會會員的角度出發,以簡潔、清晰為主,重點突出要表現的內容。欄目要做的精致且清晰。比如設置“工會概況”“教工活動”“榮譽獎勵”等小主題,在相關的欄目中及時發布相關的信息,同時需要宣傳相關政策法規,展示先進風采,做好宣傳工作。還可以設置服務類型的欄目,著力提升網站的實際用途,讓教職工們真正的體會到工會的好處。
(二)設置線上工作平臺,提升工會的管理
傳統的工會的形式是采用線下的方式進行,比如統計活動報名的人員名單、整理會員個人信息、管理日常事務等日常的工作是十分的繁重的,沒有信息化的時代只能耗費大量的人力來完成相關的工作,同時存在信息傳遞的速度特別慢、信息的扭曲性導致準確性較差等問題。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構建線上工作的方案,將工會工作相關資料通過網絡的形式進行歸類細分,建立線上會員的個人信息檔案。這樣一來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使智能化辦公輕松的實現。另外還可以線上完成活動報名、財務報銷等工作,減少了一定的復雜性,縮減一定的程序,大大提高工會工作運行效率。同時,現在的大數據時代的到來,便捷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在網站的后臺可以根據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根據會員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的活動,提高活動的的價值,增強會員的參與度。
(三)開發工會的相關小程序或者軟件,改革創新
微信的小程序最近是十分流行的,智能手機離不了人們的生活。經過調查大部分人玩手機的時間花費在微信的占比是十分大的,這樣我們就可以想到了相關的小程序的推廣。讓更多人能夠及時看到相關的信息,給相關工會會員帶來了一定的便利。工會的軟件也是可以進行開發分的,網絡的傳播的具有信息發布速度快、操作使用便捷等優勢,可將開發的工會軟件作為工會網站的有效擴充,為教職工打造一個開放、便捷的交流平臺。軟件可以用于會員進行辦理相關的業務等。比如,開展某個活動需要報名的時候,教職工可通過直接登錄工會的軟件或者是小程序,直接點擊進行報名就可以順利完成。同時工會工作的人員登錄后臺,可以實時掌握報名人數等信息,從而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這樣以來能夠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節省時間,提高工作的效率。
五、加強工會信息化建設針對性意見
(一)形成統一的數據庫
大數據的到來對人們帶來了便捷,但是高校各職能部門雖然都建立了數據庫,但還是沒有形成統一標準的大數據庫,很難實現資源的共享。要想建立優秀的工會平臺,首先需要對接人力資源處的數據庫,將所有教職工的信息全部導入,然后由校工會進行統一管理。
(二)規范工會規章制度
為進一步進行規范工會網絡平臺的管理,確保工會的各項工作符合法律法規,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勢在必得。針對有關的教職工協會,我們需要制定相關的協會管理方案,規范入工會的流程,鼓勵青年教職工利用網絡平臺創新社團工作。
(三)利用信息化建設打開工會工作新局面
高校工會要以服務教職工為核心,建立服務工作新的機制,進而促進校園的團結發展。通過信息化建設,工會可以創新服務方式,為廣大教職工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比如,教職工社團可以利用工會軟件觀看自己感興趣的資料或者視頻,進而豐富廣大教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總之,通過靈活運用工會信息化的平臺,豐富社團活動的內容和組織形式,能夠進一步增強教職工參與社團活動的興趣。
六、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互聯網 +”時代的快速發展,高校工會應找準“互聯網 +”和工會工作的可以結合的重點,發揮創新精神,不斷豐富工會的組織形式,進一步促進高校工會信息化建設。(作者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