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勇 杜鵬
摘要:文章主要討論了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建設共建共享的意義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解決措施。
關鍵詞:網絡時代;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模式
信息共享是信息交流傳播的最終目的,任何信息的價值都是在流動中開始形成,在共享中最終實現的。信息共享的目標是通過信息的廣泛傳播,充分實現信息的價值,使信息的價值在深度和廣度上實現最大化。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信息的認識逐步加深,信息共享所面臨的問題日益繁復,如何理順這些影響因素,揭示它們的作用和相互關系是解決信息共享問題的關鍵。
一、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意義
資源互補、互惠互利。同一地區的高校專業類型一般各有自己的特點,企業館藏各具特色,各有所長,資源互補 性很強,為館際互借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各高校釆集能力較 強,圖書經費也相對穩定,加起來更是一筆不小的經費。
二、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中存在問題
(一)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問題
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建設是信息資源最終實現共享的基礎,尤其在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建設更加舉足輕重。信息資源標準化是信息共享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安全可靠的前提。在信息共享活動中,要制定統一的信息資源建設標準和技術規范,形成一個可以共享的網絡平臺,數據交叉采集,指標口徑力求一致。另外,信息資源標準化建設也是保證信息安全的必要手段。
(二)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全局觀念比較缺乏
多年來我國沒有建立一個整套的有效運行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即使有一些配套措施,一些企業也常常從自身利益出發,只是有選擇地執行,如一些信息機構雖然困難重重也不愿意通過資源共享來解決問題,中小型館存在依賴大館的心理;一些大館自感館藏豐富,不愿與中小館協作。
(三)信息共享的效益問題
經濟效益是商務信息共享的首要目標,通過共享獲得有價值的市場信息,或者直接以信息作為商品,以出售信息產品為主要盈利手段。無論是通過與客戶信息的雙向溝通,了解客戶需求還是岀售信息產品,兩種形式所追求的都是經濟效益。政務信息或者公益類信息的共享,所追求的更多的是社會效益。這類信息具有影響輿論導向、滿足公眾知情權、服務大眾生活的功能,對敏感度較高的信息在發布前必須對其社會效益作出評估,共享發布過程中也要做好控制工作,防止其肆意傳播。
(四)信息數據庫建設速度慢且網絡信息資源利用率低
信息數據庫是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共享的基礎,而我國數據庫建設速度慢,遠不能滿足信息資源共享的需求。表現為數據規模小、范圍窄;數據庫品種單一;標準化程度低,低水平重復開發嚴重;除了書目數據庫外,反映文獻內容的指南型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就更少了,數據庫建設缺乏統一領導和統一協調,導致數據庫的服務比較落后,利用率低。
(五)信息共享的意識問題
信息共享不僅需要開放的態度,信息保護的意識也不能缺失。共享意識涉及開發和保護兩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克服怕共享、怕泄密的思想。大膽地把可以共享的信息以合理的途徑發布、共享,并增強服務意識和信息公開的使命意識,在合理的范圍內共享信息,最大限度發揮信息資源的價值。其次,應高度重視信息的安全,加強信息安全意識,在信息共享前一定要對共享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作全面的分析,保證信息共享活動在可控的環境中進行,以免失密或造成不應有的危害。
(六)信息共享的技術問題
技術是支撐信息共享發展的根本手段,沒有信息技術就沒有多樣化的信息共享形式。信息共享所涉及的技術十分繁復,但主要還是集中在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Web技術方 面。傳統的信息共享技術主要是制度的設計和安排,如館際 互借、館際協作等。從技術的角度看,這兩種類型的信息共享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實踐證明,信息共享技術將會直接影響信息共享的實現和具體效果。
三、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措施
(一)加強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建設
標準化是信息資源共享自動化、網絡化的基礎。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建設主要應明確信息采集的標準,保證信息資源使用的有序性;確立信息的組織和存儲標準;制定信息檢索標準; 統一網絡平臺建設和網絡資源建設標準,包括傳輸控制與關聯 交換協議、信息資源網站評估、信息資源組織標準等等。
(二)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國家政府部門要完善法律體系,明確網絡環境下知識產權的界限和相關法律規則。同時應加大知識產權法執法力度,全面營造良好的網絡信息環境,為信息資源共享創造良 好的社會環境。
(三)建立健全信息共建共享的法制體系,以保障共享的實施
只有通過制定一定的有關信息共建共享的制度,才能使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的社會地位、經費保障、各成員的權利和義務切實得到保證。合乎常理的體制應是多元化的、立體的、綜合的。
(四)采用先進技術,加強安全管理
采用先進技術全面整合現有的網絡傳輸系統,加快建設和進一步完善信息資源共享系統,實現信息網絡的綜合集成 和寬帶智能化;加強對用戶認證、權限管理、交易安全技術的 研究應用與更新換代。
(五)營造良好的共享環境
信息共享必須要有良好的軟硬件環境作支撐,除了需要健全和完善信息共享的有關政策和法規外,大力營造信息資源共享的社會氛圍,努力宣傳信息資源共享的社會意義,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信息共享的認識,加強信息倫理道德建設和信息技術人才的培養都是推動信息資源共享活動健康發展 的必要途徑和有效步驟。
四、結語
在網絡時代的信息,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有利于節省資源,資源共享,使館際互惠互利,在本地區盡可能地減少重復購置,盡可能增大文獻覆蓋面,做好各高校的藏書建設,是地方院校企業擺脫困境的必由之路。做好信息資源 共建共享是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趙莉.數字企業聯探析[J]精報雜志,2006(3): 127-129.
[2]賀軍.關于共建共享地區性高校圖書資源的思考卩].湖南商學院學報,2001⑹:139-142.
[3]怫桂香.試論網絡環境下企業信息資源共建共享與信息服務科技開發與經濟,2007(15): 7-8.
[4]夏建敏,熊路.網絡環境下信息資源的共建共享卩].高校企業工作2005(6):90-92.
[5]王晚群.中美企業信息共享模式現狀及比較卩].情報探索,2012(1): 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