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

近幾年,各個高校每年招收人數都有所上升,這使得大學生課程教材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相應地舊書籍也逐漸增多。但由于高校教材更新緩慢,并且在使用一學期后,大部分教材至少有七成新,甚至還有的幾乎是全新,二次利用價值極高。這就使得二手書市場應用而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但與此同時,二手書市場也存在著嚴重的交易亂象,其主要源頭在信息不對稱。本文旨在基于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對二手書是市場的買方和賣方之間的博弈進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二手書的有效循環利用,減少資源浪費。
一、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大部分學生的購書成本也大幅提高,再加上大學生涉及的科目比較多,所以大學生每年買課本和各種資料的費用還是比較高的,那些要考研的學生承擔的各種書費開銷甚至更高。但是據調查可知,這些教材并沒有得到有效地循環利用,一些畢業生都直接把教材當廢紙廉價賣掉,甚至索性扔了,這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由于每年的課本版本更新速度很慢,所以這些舊課本對于學弟學妹還是很有價值的,但由于信息不對稱,使得學弟學妹的購買二手書渠道缺乏有效性,便捷性。高校二手書市場的出現不僅能減輕了學生們的經濟負擔,節約了資源,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環境。
二、二手書交易市場
二手書交易市場就是指出售大學生較新教材書或資料的小平臺,由于現在大學生普遍選修課較多,而這些課又沒那么重要,造成了一學期過后,好多人的課本還是很新的,于是二手書市場便產生了。它的出現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上學購買教材書成本,同時也減輕了對環境的傷害,節約了資源。但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信息不對稱等,嚴重影響了其交易的有效達成性。
三、買方和賣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在經濟學中,信息不對稱會對市場造成不良的影響,信息不對稱會產生“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兩大問題。
在交易市場中,買賣雙方各自擁有的信息資料不同,在絕大多數,賣方擁有產品的信息資料要多于買方,如果賣方不誠實地告知買方關于產品的所有信息,會嚴重影響買家做出正確的選擇,進而降低了交易成功的概率。同樣的,在二手書市場當中,賣方掌握的信息多于買方,這就會形成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就會存在交易風險和道德風險,二手市場描述在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的信息。不論書的新舊,買方只愿付出平均價格。于是,提供高成新書的人賣不出好價錢,提供低成新書的人卻賺取更多利潤。高成新書慢慢退出市場,使得平均價格繼續下降,較新的書也相繼退出市場。這樣循環往復,最終市場消失。
對買方而言,賣方的誠信度以及其他賣家基本信息是不對稱的,對于賣方而言,尤其是一些長期從事相關行業的小中介機構,他們的風險在于信譽。二手書交易時所存在的信息不對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二手書的新舊程度。二是二手書是否存在缺頁少頁問題等。因為買賣雙方存在對立的利益關系,一般賣方不會提供書的所有信息,或者為了利益刻意隱瞞,買方要想從賣方獲取全面真實的二手書狀況信息,是不容易的。而且目前的二手書交易市場,通常是通過中間公司以及一些地方性的二手書交易網站進行的,這又會存在一些中間公司和買方的博弈行為,本文對此不進行具體展開,主要研究以中介公司為代表和消費者之間的不完全信息博弈。
四、構建支付矩陣,進行博弈分析
本文假設賣方已向消費者咨詢出價之后進行匹配選擇,通過構建二手書的支付矩陣,對買賣雙方在議價過程中的博弈進行分析,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案。大多數情況下,有大量愿意購買二手書的消費者存在,并且對優質二手書出高價,中間公司可以選擇出售高成新書或是低成新書。用社會福利博弈模型對二手書交易市場中的雙方構建支付矩陣,主要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二手書是高成新書的支付矩陣,另一種是二手書是低成新書的支付矩陣。如下表所示:
支付矩陣的數值所代表的含義,當二手書為高成新書時,假設消費者出高價,且賣家認為這是本高成新書時,對其抱有的期望也很高,交易容易達成,從表1中可以看出,從消費者的角度分析,出現這種結果正是所期望達到的,收益為10個單位;反之,從中介的角度分析,自身利益最大化目標沒有達到,收益為6個單位。當消費者要賣二手書時,要價較低,而中介機構選擇高價買人,說明消費者不懂行情或是因為某些原因急于出手,此時的中介機構利用低價買到了高質成新書,所以他的收益為10,消費者按高價賣出,所以收益為6;當消費者要價過高,而中介公司估價過低時,交易未達成,消費者的收益為一4.但是此時的中介公司并沒有損失。最后結果是,中介機構和消費者對這個二手書的認可都較低,中介知道它是高質汽車,所以它的收益高于消費者。同理,在表2中,中介公司如果高價買入低成新書,他的收益為4個單位,消費者收益為10個單位,當消費者要價較低時,都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為最后肯定是以較低的價格達成交易的。
假設高、低成新書出現的概率相等為0.5,則中介的收益為:0.5*(8+10+0+8+4+10+0+6)=23,消費者的收益為:0.5*(10+6-4+6+10+6-4+6)=18。由計算結果可知,中介的收益高于消費者收益。
綜上所述,不論消費者提供的是高成新書還是低成新書,中介公司的收益總是高于消費者的收益。觀察可知,即使是在信息完全對稱的情況下,也有同樣的結果。不管是高成新書還是低成新書,中介公司都會選擇出高價,因為中介相信消費者提供的是高成新書,其根本原因在于在二手書的市場當中,存在著嚴重的壟斷行為和信息不對稱,消費者沒有那么多的客戶群體資料,最好的選擇就是將二手書賣給中介公司,這時中介公司就會對二手書進行任價,導致二手書交易市場中出現嚴重不公平現象。
五、結論建議
實現高校二手書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對減輕負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積極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建議:
(一)制定交易規則,互相講誠信
為了減輕信息不對稱現象,可以從源頭上解決,即可以規定在交易平臺上發布二手書信息時必須要規范信息的格式與內容,盡可能的說明二手書的購買時間、新舊程度、破損程度和圖片、版本等基本信息,并且為了促使賣方客觀正確的評價自己的二手書,不夸大新舊程度等,可以實施實名制,進而使雙方都秉持誠信,緩解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逆向選擇。
(二)學校充分利用官微、官Q等建立安全的二手書交易平臺
高校中即將畢業的大四學生對二手交易需求量極大,但有需求的學弟學妹們卻經常像熱鍋上的螞蟻,干著急,而苦惱于找不到合適的二手書交易渠道,對此,可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利用眾多的社團、新生軍訓、官方微信、公眾號等,也可以建立二手交易平臺或介入管理現有平臺。這樣既能提高交易量與交易速度,還能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減少道德風險問題。
(三)尋求社會政策支持,獎勵成功建立二手書交易市場的團體
尋求政策支持,獎勵那些成功提供二手交易平臺或市場的團體。可以通過比較嚴苛的管理監督模式,減少二手書交易中出現的描述不實和不誠信等情況,從而有效減緩信息不對稱等問題。(作者單位: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