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峰 孔健 仲偉婧
財政稅收制度對于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轉型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現階段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而傳統的財政稅收制度已經無法適應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本文首先介紹了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在扶持中小企業方面的作用,其次對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發展現狀進行了探討,最后分析了財政稅收制度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扶持策略,希望可以有效推動財政稅收制度改革,促進經濟社會的繁榮與發展。
一、引言
財政稅收制度對社會經濟與民生建設產生影響,其中財政稅收管理體系是實現稅收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前提條件。目前,我國的財政稅收制度已經不再適應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對于中小企業甚至還會形成阻礙。以中小企業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能夠支配的利潤相對較少,會直接影響到企業的整體發展水平,甚至會導致資金鏈斷裂,企業破產等風險的發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實現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不斷完善其各項功能,以此來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創造條件。
二、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
首先,作為政府部門需要為中型、小型企業提供必要的財稅政策補貼,通過財稅政策補貼可以有效提升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同時降低其在資金方面的壓力。作為國家中央部門,為了進一步提升對中小企業的扶持作用,需要考慮到實踐過程中的扶持力度,以此來確保中小企業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在充分利用法律為企業參與者提供政策扶持的同時,還可以確保發展的適應性;其次,政府需要將采購等環節適當向著中小企業傾斜,這樣也可以確保中小企業獲得更多的訂單,取得更多的社會資源,從中獲利;最后,財政稅收的管理體系會直接關系到中小企業的發展水平。國家需要借助于一些強制性的管理模式,通過財政稅收征收的方式來進行科學管理,能夠將中小企業的利潤獲得的稅收上繳給國家,作為財政收入的一部分。
三、財政稅收制度創新現狀
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改革工作需要面對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財政稅收制度不合理
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我國政府正在著力于財政稅收制度的改革與創新,而在這個過程中,財政稅收制度的不合理性逐步暴露出來,其中,包括企業的稅收制定的程序比較復雜、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在稅收管理上存在落差等等。除此之外,財稅管理制度中基準稅率的類型較少,可以劃分的模式也比較少,無法選擇針對性的方式來進行政策的補貼,導致一部分中小企業持續處于競爭劣勢地位。
(二)政策體系不健全
我國的財政稅收制度在政策與體系上存在諸多不完善的情況。其中一點就是經常會發生逃稅漏稅的問題,這也影響了我國的整體財政收入水平。比如說開發票的模式在整個體系中有所體現,所有企業都通過開發票來明確稅率,而由于管理體系不完善,一些企業會將私人的生活費用作為發票,通過虛假交易的方式來完成偷稅漏稅,給國家帶來了稅收方面的損失。除此之外,財政稅收體系不健全還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成的約束與限制,導致了資金來源的不穩定性以及規模的有限性,同時市場競爭壓力較大等一系列問題也是影響財政稅收制度發揮其作用的重要原因。
(三)稅收法律與法規不適應中小企業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財政稅收制度依然存在許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偷稅漏稅的問題依然屢禁不止,而從實際的應用與扶持效果上來看,盡管稅收法律與法規相對完善,但是缺乏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導致實際的經營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發展效果。另外,資金的整體來源也缺乏穩定性,需要納稅的金額相對比較高,再加上中小企業的本身規模較小,無論是資金量還是風險抵抗能力都存在不足,所以稅收壓力可能會導致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
(四)缺乏先進性
隨著時代的發展,目前財政稅收制度中許多內容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存在明顯缺乏先進性的問題。其中,一些相對滯后的管理模式與體系也無法取得相應的管理效果。除此之外,財政稅收工作主要借助于財政部門來進行操作,存在滯后性的問題,相關部門的工作過程中沒有充分理解到中小企業的發展水平,而是給企業帶來了風險與壓力,不利于企業的成長。
四、財政稅收制度創新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策略
財政稅收制度的創新是實現中小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主要依靠如下幾個方面的途徑。
(一)科學調整稅率,降低中小企業負擔
結合現階段的經濟發展狀況來看,中小企業在全球化經濟體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通過降低中小企業的稅率負擔可以很好的實現體系創新與科學發展。所以,需要結合國內的實際現狀,考慮到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與企業的整體規模,做好科學發展、高效制定,無論是從工業還是從商業領域都可以合理的控制企業的相關標準,同時根據企業的特征與員工的需求來確保優惠政策的有效提供。特別針對一些規模較小但是發展潛力較大的中小企業,需要在進行政策優惠的同時給予一些鼓勵與付出,這樣才能夠進一步促進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二)制定完善的財稅管理制度
完善的財政稅收制度是實現國家、相關機構快速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個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到市場信息與中小企業的發展要求,制定完善、可靠的法律法規,確保中小企業能夠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首先,國家與相關機構可以從現階段的研究成果入手,深入分析中小企業的發展需求,以此來制定更為合理的推動企業進步與發展的戰略,并將其納入到國家財政稅收的范疇當中。其次,制定并完善國家財政稅收的管理模式,建立更為科學的管理體系,確保財政稅收制度的有效性;最后,重視并支持財政稅收相關工作,通過調整中小企業的政策,提供必要的支持等方式來降低企業負擔,同時推進其快速健康發展。
(三)完善中小企業的財政稅收優惠政策
目前,我國的所得稅管理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采取15%的優惠政策,而該模式能夠針對的企業依然有限。為了推動企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需要考慮到優惠模式的策略調整與整體變化。其中,優惠模式中需要重點解決的就是扶持問題,可以有效調動工作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除此之外,直接優惠以獎勵,而中小企業大多數情況下無法享受到這些優惠政策,特別是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旦出現風險,往往得不到支持,需要解決這方面問題才能夠促進企業的發展。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整體環境下,完善財政稅收制度已經成為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為了進一步拓展企業規模,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經濟與發展需求,需要國家、相關部門對財政稅收制度進行持續改革,通過不斷的嘗試、創新,根據經濟的發展要求做好具體的針對性改革,積極開展一系列的創新戰略,不但可以促進中小企業的發展,也可以有效提升社會經濟的繁榮度,為實現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條件。(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石墻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