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瑩
摘要:自BIM技術引入我國以來,如何利用BIM技術進行工程造價的精細化管理就成為建筑行業的研究重點。將BIM技術應用在全過程造價管理中,實現工程項目決策、設計、招投標、施工及竣工各階段的動態管理,對項目成本管控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China, how to use BIM technology for fine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cost has become a research focus in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BIM technology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cost management to realiz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decision-making, design, bidding, construction and completion stag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關鍵詞:BIM技術;市政工程;造價管理
0? 引言
近幾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市政工程相關行業也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無論是施工技術還是新材料的使用都逐漸成熟,但原有市政工程造價管理技術水平已無法滿足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因此,市政工程造價管理的研究方向也轉向目前關注度較高的BIM技術。根據發改投資規〔2019〕515號文件,在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領域推進全過程工程咨詢服務,文件中指出了建設單位對一體化全過程咨詢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而傳統的單項服務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要求,必須完善工程領域咨詢服務措施,創新服務方式,運用新技術提高工程咨詢行業的服務效率,將BIM技術應用到具體工程去,以滿足投資方對工程咨詢的多樣化需求。
1? 國內外研究現狀
近幾年BIM技術在提高建筑綜合管理效率方面效果明顯,特別是在新加坡、英國、美國等國家,國內的BIM技術發展起步比較晚,但得益于國內工程建設體量大、發展速度快,為BIM技術在中國的應用及推廣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早在2007年,美國政府明確規定達到招標級的大型項目,必須采用BIM技術,最低標準為BIM模型展示。新加坡是采用清除BIM應用障礙的方法推廣和應用BIM技術,主要是解決BIM在應用過程中材料庫和構件庫不足的問題,于2010年完成建筑、結構專業的標準BIM模板,推行全壽命造價BIM應用,并開始強制在大型工程中使用。從美國和新加坡等國家對BIM技術的應用和推廣來看,BIM技術在一些發達國家已經應用比較廣泛,而且研究已經比較深入,已經從原來的模型研究發展到BIM共享平臺、EPC項目總承包商進行對項目成本和進度的實時的跟蹤與控制、全壽命周期中各構成要素對進度與收益的影響的深層次研究。國內近幾年BIM的研究也在不斷深入,國家也在大力支持BIM技術的應用,政府、大型企業、科研機構及高校都參與到BIM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中,積累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但市政中應用BIM技術的還比較少,特別是在全過程造價控制方面。
2? BIM在市政工程中的優勢
2.1 提高市政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的水平
建設項目的成本控制是動態的,不是哪個時間點可以控制的,我們以往的造價控制主要是控制施工前期的預算和工程后期的結算,預算是提前控制,而結算是事后控制,但過程控制卻被忽略,因此,全過程的造價控制勢在必行。BIM技術正好滿足了建設項目全過程動態控制造價的需求,通過BIM技術平臺,各參與方都能實時監控項目的進展,隨時與項目初期BIM模型進行對比,分析項目成本情況,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因材料、工藝或圖紙變更造成的成本變化問題。
2.2 提高工程量準確度,可以有效控制成本
在以往的市政算量中,很多預算員選擇手算,或者采用表格計算,但基礎數據輸入計算費時費力,還比較容易出錯,BIM技術解決了市政的這一難題,它通過圖紙及其他文件的導入,可以有效的提取基礎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和共享,極大的節約算量時間,也提高的工程量的準確度。BIM技術構建的三維模型,加入時間和成本構建5D模型,能實現工程項目全過程的動態控制,模型可以在項目建設的任何時間點提取工程量和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表,分析項目資金使用情況與人工、材料、機械設備使用計劃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及時糾偏,以實現對市政工程全過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3? BIM 技術在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的應用
市政工程與我們息息相關,隨著經濟的發展,近幾年市政工程的規模也逐步變大,而且它具有工期緊張、施工難度大、造價高、質量要求高等特點,因此,市政工程造價管理的難度也隨之增大,以往的造價管理手段已經不能滿足造價控制的要求,將BIM技術引入市政工程全過程造價控制,必會帶來新的發展。
3.1 BIM技術在決策階段的應用
項目決策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確定投資方案,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是項目成功關鍵的一步,也是項目造價控制關鍵的一步。據資料顯示,投資決策階段對項目總造價的影響達到80%左右,但傳統的投資估算方法,如指數估算法、系數估算法都很難系統全面的分析已有項目的情況,提高估算的準確性。BIM技術可以利用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存儲功能,調用信息庫相似已建工程的詳細工程資料,利用模型可視化和可模擬操作等功能,實現對多個建設方案進行技術經濟比選,從中選擇最優的建設方案。
3.2 BIM技術在設計階段的應用
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在整個工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整個造價控制的核心環節。BIM技術的設計方案將寫入構建模型中,將三維模型與計算機技術有效結合,可以自動提取構件工程量,完成工程概算相關內容,設計一旦發生變更,只要模型構件修改完成,概算也會隨之調整,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工作量。BIM在設計階段的應用還體現在各專業的碰撞檢查上,以往圖紙設計都是分專業進行的,各專業交叉存在問題很難被發現,現在可以利用BIM的碰撞檢查來優化各專業圖紙,最大限度的減少因設計造成的施工階段變更簽證問題,從而有效的對市政工程總造價進行控制。
3.3 BIM技術在招投標階段的應用
市政工程一般由國家出資,涉及資金大,在招投標階段,會委托造價咨詢單位來進行招標代理。以往的招投標編制是在二維圖紙的基礎上進行工程量計算,或者通過軟件進行計算,導出工程量,然后去計價軟件中進行清單編制或清單報價,取費之后計算出總造價。這種操作,計算誤差大,過程繁瑣,招投標雙方都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BIM技術在招投標階段有兩種方法可以完成模型繪制,一是直接通過圖紙導入繪制建筑信息模型,二是將設計階段的BIM模型轉換為算量的基礎模型,在基礎模型的基礎上,繪制建筑模型,實現BIM模型的一模多用。BIM模型繪制完成可以直接導入組價軟件,完成清單組價,生成招投標文件。目前一些大型項目招標文件要求投標人提供BIM模型文件,以便于評標,可見BIM在招投標階段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3.4 BIM技術在施工階段的應用
市政工程施工階段是整個造價控制最艱難的階段,此階段涉及面廣,變化因素多,造價控制管理人員很難在變更的第一時間拿到數據,造成施工過程中的控制偏差。BIM技術就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BIM管理平臺上實時上傳各種工程資料,包括人才機的使用情況、變更情況,造價管理人員可以通過平臺將工程變更情況輸入BIM模型,對比造價的變化,及時作出反饋,實現施工過程的動態控制,同時也減少了數據失真、丟失的現象,為竣工階段和使用階段提供可靠的數據基礎。BIM還可以已完工程及未完工程顯示得更加直觀,將進度計劃和材料使用計劃納入系統,與進度款支付系統聯系,能夠更加精確地顯示款項信息,提高支付環節的審核速度,能夠有效避免進度款延付現象。
3.5 BIM技術在竣工階段的應用
傳統造價控制計算方法在竣工結算中操作難度大,要將工程全過程的資料進行統一梳理,涉及到施工圖紙、簽證單、材料審批單、發票、合同、竣工圖紙等,匯總計算工程量并組價,提交結算資料,完成審核對賬,此階段耗費的時間精力最多。應用BIM技術,實現實時數據的修改,整個施工過程中已經完成資料的收集和BIM模型的修改,結算就變得很輕松,造價控制人員只需導出最終計價文件,完成對賬,這樣既保證了數據準確,又節省了時間。
4? 總結
目前BIM技術在市政上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前期的決策、設計和招投標階段,后期施工和結算階段使用較少,軟件還不夠完善,對導入圖紙和資料的要求較高還沒有形成系統化、標準化的操作流程。從技術的發展來看,BIM應用已是大勢所驅,會廣泛應用在市政造價控制方面,成為一種新的管理模式,必將實現全過程造價控制的精確化及高效化。
參考文獻:
[1]李楠.BIM技術在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建材與裝飾,2020(02):203-204.
[2]王英華,程輝.BIM技術在全過程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9,38(26):260-261.
[3]鐘逸,陳小茜.BIM技術在市政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中的應用[J].價值工程,2019,38(20):255-257.
[4]孫夢筱,趙謙.基于BIM技術的市政工程造價全過程管理[J].工程技術研究,2018(15):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