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玉娜
摘 要:伴隨企業并購的日益興盛,合并形成的商譽也在不斷增多,有些企業的商譽占比不斷提升。新會計準則對商譽減值問題做出了相應的規定,商譽減值有望代替商譽攤銷,此種會計處理方式既有利又有弊。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商譽減值的主要原因,其次提出了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
關鍵詞:商譽減值;會計;處理
1? 引言
2018年11月,證監會對外發布《會計監管風險提示第8號——商譽減值》,使得“商譽”成為投資界關注的焦點問題。隨著國內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近些年來,上市企業并購力度加大,部分大型企業為了能夠增加商業價值、提高經濟收益,紛紛進入并購行列;并且,部分已經進入到發展瓶頸階段、亟待擴展規模的企業,盲目性的參與并購,造成商譽過高或者溢價過高,產生了高商譽企業。根據相關數據可知,截止2018年底,A股所有上市企業的商譽總規模超過了1.45萬億元,與2017年相比增加了15%。2019年1月,財政部發布與“商譽及其減值”相關的議題反饋意見,引起大量投資人員對高商譽上市企業提出質疑,對于高商譽企業有著是否需要進行商譽減值的疑問,然而只有極少許企業給出了回應,在僅有的少數答案中大部分都表示當前還沒有出現減值風險。2019年1月底,上市企業2018年度業績總結完成,出現了大面積的爆雷問題,有21家企業的預計虧損在20億元以上,98家的虧損預計在10億元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原本預測2018年度能夠實現盈利的企業均在向下修正業績預估值,其主要是由于計提大量商譽所造成的。有關數據顯示,計提商譽減值的金額總共大約600億元,同時還在不斷增多。所以,對商譽減值會計問題進行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2? 商譽減值概述
商譽是企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所指的是企業取得超過正常獲利水平的利潤(也就是超額利潤)的能力,是企業在未來才能達到的超額利潤的現值。所謂“商譽減值”,主要是指對企業在并購過程中產生的商譽開展減值測試以后,明確對應的減值損失。
3? 商譽減值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一,并購方過高的估值。估值過高就會形成較高的商譽,在后期運營環節就會暴露出相關問題,迫使企業必須計提較多的商譽減值準備,對企業發展影響巨大。估值過高,有些是由于被并購方給出的數據信息并不全面,又或是對被并購方后期的運營情況未做出精準預測,過于看好合并以后的協同效應。然而,其其根本成因在于并購方在自身無法繼續前行時,通過估值較高的并購以實現改善業績的目標。
第二,被并購方過高的承諾。為了能夠真實體現被并購方售賣資產的情況,被并購方通常會做出相應的業績承諾。然而,在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很多新興產業的價值并非在于資產價值,而是知識價值,導致標的資產僅可通過業績承諾來進行估值。如果并購方給的估值并未滿足被并購方的要求,則雙方間的交易難以持續下去。如果要想確保并購方的估值符合被并購方的需求,通常需被并購方做出較高的業績承諾。在交易結束以后,如果被并購方在運營上發生問題,難以實現事先承諾的業績,無法保持高商譽的基礎,計提大量商譽減值必定會導致并購方業績的降低。
4? 商譽減值的會計處理方法
4.1 完成好商譽減值測試工作
在新會計準則下,對于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出現的商譽問題,每年都應對商譽減值進行測試。然而,在新會計準則具體落實環節,就應該全面考慮測試工作的困難程度及成本費用。如果缺少較強的規范能力及監督能力,大多數企業通常不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等資源去對商譽減值進行測試,同樣會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出現失真的問題。所以,應當硬性限定企業的會計活動,每個會計年度都需測試企業的商譽減值情況,從而來加強會計信息的對比性,彰顯新會計準則的權威性。在企業商譽減值測試過程中,應當以固定的測試活動為主體,以定期測試為輔助。另外,在企業運營不利又或出現特殊狀況時,則需通過固定的測試活動從根本上體現出企業當前的商譽價值。
4.2 不斷增大商譽減值信息披露力度
商譽減值有著相應的經濟后果,則此特性就或許會被企業管理層所使用,來實現操縱利潤的目標。新會計準則明確規定,企業應對外披露所有與商譽減值相關的數據信息,主要包括計算方法、確認依據等,借此提高資本市場對企業盈余管理的識別及監督能力。當前,披露商譽減值信息的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商譽在報表中被單獨列作某種資產,以體現商譽的重要意義;第二,在報表附錄中對商譽所涉及的非財務信息進行相應的闡述。
4.3 積極創新商譽減值會計模式
在商譽減值操作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混亂,其根本成因就是會計準則并沒有明確提及商譽減值,會計活動沒有對應的理論依據,企業會計人員難以有效區分長久性與暫時性的商譽減值。此就需要會計準則明確商譽減值的具體涵義,避免企業會計人員對減值準則的不當使用。當前,我們國家所出臺的會計準則并沒有指出現金產出的具體范疇,大大提高了會計從業者對資產組成進行判斷的難度,同時還會出現胡亂使用準則的問題。對于此,可以借鑒美國現行的會計準則,以分部報告形式來取代。分部報告形式在此方面優勢顯著:第一,分部的界線明確,存在分部報告準則提供支撐,同時縮減了會計評判的相關空間;第二,對于分部現金流量的明確有著相應的分部報告準則提供幫助,有效下降了操作的困難度。
5? 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導致商譽減值的原因主要有并購方過高的估值、被并購方過高的承諾等等。未來,可通過完成好商譽減值測試工作、不斷增大商譽減值信息披露力度、積極創新商譽減值會計模式等途徑,來避免商譽減值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陸正華,戴其力,馬穎翩.上市公司合并商譽減值測試實證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視角[J].財會月刊,2010(11):3-6.
[2]陳偉.上市公司商譽減值與盈余管理可能的研究[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6).
[3]林子昂,錢淑瓊.商譽減值的市場反應——基于天神娛樂商譽減值計提的案例分析[J].商業會計,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