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金鳳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閱讀對于學生而言是一條十分適用的學習方式。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培養語感、增強學生理解能力。同時,也能夠幫助強化學生對信息的處理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閱讀理解一直是英語考試的一個重要部分,在高考中,閱讀理解占著很大的分數比例。故而,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對于英語教學的過程而言是一個十分重要、值得深究的課題。本文將針對農村高中英語的閱讀教學進行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希望能夠給英語教學工作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農村高中;高中英語;英語教學;現狀分析;應對
引言:
隨著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和《新課標》的推出,對于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高中英語學習而言,不僅要求學生能夠對文章主旨有一定的了解,還要求了學生能夠結合文章情景從而對語句和詞匯產生精準的認識。這也是對教師的要求,要求教師能夠通過閱讀教學來加強學生的語言能力的同時,也加強學生的理解力。教師應當確立合理教學方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一、當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調
傳統的教學習慣是師生之間的一問一答,這就造成答案客觀單一,使得學生的學習和考察都過于被動。而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本能性的只看到文章的表層含義,對于文章的主旨、深層含義等沒有一個去探究的意識,這對文章整體的理解而言是十分不利的。習慣性思維也十分禁錮學生的思維。
(二)閱讀過程中的語法問題
許多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的時候并不注重對語法的深層挖掘,然而對語法有一個正確的理解和認識能夠幫助學生更加快速有效的對長難句產生理解,從而達到對文章的深度理解。忽視語法會使學生對文章中出現的長難句有“逃避”思維,習慣性的認為自己不會、不懂,但有沒有一個主動探究的習慣從而對整篇文章都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把握。
(三)詞匯問題
閱讀理解中出現一些生僻詞匯、難度較高的詞匯,包括一些十分具有歧義的詞匯往往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十分棘手。尤其是一些教師過于重視對文章整體理解從而忽視文中的一些詞匯問題。然而,一般一些歧義性的詞匯在文中往往也有其本身特定的意義。詞匯本身也受到語境的影響,故而,對一個詞匯的簡單誤解就會上升至對句子的誤解,再進一步達到整篇文章的誤解。這一點英語教師應該有所注意。
(四)過度依賴多媒體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方法也豐富了許多,運用多媒體教學也是教學路上的一大進步。合理有效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夠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好的學習氛圍從而使閱讀教學的過程變得更加有效率。但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也會打亂正常的閱讀教學過程。舉個例子:教學過程中有很多需要整理、歸納、舉一反三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更加需要落實到實際,通過文字和思維來激發學生的頭腦風暴從而發散思維、激發學生熱情[1]。
二、對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問題的應對策略
(一)基于教學目標與教學理論展開教學
新課改下,教育目標不再僅僅要求學生的“分數”,同時注重學生的整體素質發展和實用性。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科學,更加要給學生帶來一些實際的能力培養。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對學生的整個英語學習過程都是大有幫助的。故而,英語教師首先要認識到這一教學目標,再對閱讀教學的教學理念和理論基礎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更應當注重整體以及文化等等結合實際進行綜合性的教學。當前的農村高中的英語教學還存在著很多需要不斷改進的部分:改進對語法的教學方式、教學內容;不斷增加學生對文章整體的學習意識。這里教師可以通過對文章的延伸內容進行講解,包括文章所提出的背景內容等,可以做出簡單的闡述以幫助學生在這個背景下,對文章的主旨更加容易的理解。
(二)改進農村高中英語教學的教學模式
閱讀本身需要語言與自身的思維相互結合、相互作用。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將學生設立為學習過程的中心點,以學生的角度進行教學分析。過程中應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將英語閱讀學習運到到實踐上去。
舉個例子:在進行一篇英語閱讀時,可以讓學生先分析總結,然后拿到課堂上相互討論分析,根據由這篇閱讀文章得出的知識點進行拓展、情景演練,運用學到的知識在同學之間使用英語交流。這一方式不僅能夠照顧到學生的獨立思考性,更能夠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2]。
與此同時,教師在課程導入這一角度也可以進行深入的思考。要想使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得到提高,那從新課程引入這一開始階段就很重要,一個好的開始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全班學生的參與度。一旦學生的主動性被調動起來,課堂效率自然會提高。舉個例子: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針對即將要學習的文章的背景內容先行了解,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使學生對即將要學的內容先一步認識。這就能夠讓學生對腦子里的知識框架更加清晰。
另外,教師也需要對教學順序有一個合理的安排。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循序漸進,由簡入深,先表層再深入。不能夠太過于急躁,否則學生先感受到復雜性
三、結束語
閱讀學習是需要學習者主動的、積極的去思考,并且發散思維并不斷接受的一個學習過程。良好的英語閱讀學習不僅能夠在語言知識上得到收獲,同時能夠開發學生的大腦,發散學生的思維,從而達到綜合教育的目的。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也要注意很多的問題,譬如在注重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提升學生理解能力等等問題。
參考文獻:
[1]王佃進.對目前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分析[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1期):115-116.
[2]谷晶晶.對一節高中英語閱讀課中的教學機智的分析與反思[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014(002):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