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摘 要:初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注重創新理念的融入,改變傳統教學當中的不足之處,在真實和理性的基礎上為學生開展高效化的語文課堂,這對提升教學的質量才能起到促進作用。基于此,本文先就初中語文教學的真實與理性需求以及課堂設計要點進行闡述,然后就課堂設計的措施詳細探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真實理性;課堂設計
0.引言
初中階段作為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比較關鍵的時期,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創新應用,為學生高效學習語文知識積極促進。真實和理性的語文課堂教學是當前新課改的重要要求,也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關鍵,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要從這些要點上加強重視,優化語文教學課堂。
1.初中語文教學的真實與理性需求及課堂設計要點
1.1初中語文教學的真實與理性需求
初中語文教學受到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比較深,追求成績忽視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這就偏離了教育的初衷。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的方向要及時轉變,以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為目標,為學生可持續學習起到積極促進作用[1]。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就要轉變教學觀念,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只有立足于真實,理性,才能有助于語文教學質量有效提高。
語文教學中立足真實主要就是在教學內容以及目標和學生學習方面進行優化,能夠將學生的素質培養作為重點,教師采用科學規范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實際學習的特點科學化設計,讓學生在語文知識的學習中不僅學習到理論知識,也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素質能力水平。
1.2初中語文教學的真實與理性課堂設計要點
初中語文教學真實和理性的課堂設計,需要教師從多角度進行考慮,注重要點的準確把握,如此才能實現既定教學目標。課堂設計中從以下幾點要加強重視:
1.2.1教學方式設計要點
真實與理性下語文教學方式的改變是必然的,只有選擇和當前學生素養培養相適應的教學方式,才能真正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才能有助于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提高。真實與理性的教學方式,要結合當前新課改教學要求,以學生三維能力培養為方向,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需求以及教學要求緊密結合,才能最終提高教學的質量[2]。具體課堂教學中要結合不同的教學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啟發性教學,分層教學,只要能夠和實際教學要求相契合的,都能作為培養學生素養的教學方式。
1.2.2課堂導入設計要點
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鮮事物比較感興趣,教師要從學生學習興趣激發的角度出發,充分注重調動學生學習主動積極性,在課堂導入環節作為教學成敗的關鍵點,這就需要在這一導入設計方面從真實與理性的角度出發。語文教學的內容和類型比較多樣化,教師要能從多角度考慮,注重導入的恰當性以及契合度,讓學生集中精力探究新的語文知識內容[3]。
1.2.3教學活動設計要點
要想提升學生學習的質量,這就需要結合實際學生學習需要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教學活動的設計教師也要和真實以及理性相結合,這是開展高效的語文學習活動的關鍵,只有從這些基礎層面得到了強化,才能真正為語文知識教學質量提升起到促進作用。
2.初中語文教學的真實與理性課堂設計措施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課堂設計中,教師從真實與理性的角度出發,為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促進,從以下幾點要加強重視:
2.1真實與理性,營造輕松化學習環境
語文教學當中為能促進學生高效學習,教師就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學習主動積極作用。語文教學只有立足于真實,呼喚理性,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氛圍,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4]。學生在不同的氛圍中學習產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創新環境中對學生創新思維培養有著積極作用,寬松的氛圍中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思維的活躍有著激發作用,所以教師要回歸真實以及理性,能夠為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環境。
如在教學當中講述到《端午日》的課程知識時候,就要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討論,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端午的由來故事,然后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對端午日的觀點以及看法,有什么有趣的故事,通過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理性的思考,將學習的內容真實的呈現出來,這對提高教學的質量就能起到積極作用。
2.2創新方式調動真實與理性
語文課程教學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豐富,教師要能夠從真實與理性的層面充分考慮,避免陷入傳統應試教育的不利教學局面,教師要以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要點,通過創新的教學方式應用,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知識的價值。結合學生學習需求以及學習特點,為學生提供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際學習中能真正的從理性角度分析看到語文知識,這對學生產生新的學習感悟就比較有利。
如教學當中教師為學生講述《背影》的課文內容中,教師就要調動真實與理性的情感,通過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的狀況,設計不同目標,以分層的方式來促進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步,幫助學生學習進步[5]。學習能力強的就要在學習的要求上高一些,而學習能力薄弱的就要在要求上相應的降低,這樣在結合不同的學生群體采用不同的目標要求下,就能有助于促進學生高效化學習。
2.3科學教學融入真實與理性
語文教學中教師所面臨的挑戰的也比較大,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基礎不通,就很難采用同樣的方式展開教學活動。所以教師要能結合具體的狀況采用科學的方式,將真實以及理性的核心價值在教學中體現出來,以學生個體的素養發展為目標,立足于真實以及呼喚理性,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就能起到積極作用。新的課程教學中,課堂教學導入環節比較重要,課堂導入是影響學生語文知識學習效果的關鍵,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點,所以在課堂教學當中就要從導入方面進行優化。以科學的導入方法應用,調動學生思考,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良好開展。
例如課堂教學中對冰心的《繁星》講述時候,就要注重學生間的交流溝通,和課程的內容相結合,讓學生對具體的內容進行探討,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開放性的問題設計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話題的引導來促進學生高效學習。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教學的關鍵任務,教師要能有效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和學生進行平等對話,避免讓學生產生距離感,通過讓學生運用語文知識,來表達自己對這一詩歌內容的感受,通過這樣的方式就能有助于調動學生思維啟動。
3.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教學當中教師要認識到應試教育的弊端,并能從創新的角度出發,采用創新的方法來促進學生高效學習。通過真實和理性的引導,讓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認識到學習的樂趣,從中產生新的學習感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這就能為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濤.高中語文與理性思維教育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9(14):128+132.
[2]孫進明.基于人文性的語文教學理性探索[J].學周刊,2018(10):45-46.
[3]王華.客觀·理性·科學——“智性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語文知識,2017(21):70-71.
[4]袁菊.高中語文教學呼喚理性思維[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22):13-15.
[5]王華.客觀·理性·科學——智性語文課堂教學之我見[J].語文知識,2017(15):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