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廷興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群眾對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更加迫切。然而,現在一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方式雷同、形式單一,大多以健身、娛樂為主,傳統文化藝術急需改革創新,不能滿足所有階層群眾的需要,做到全民參與。所以我們要分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問題,找出相應的創新策劃,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注入新的生命力。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
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廣大群眾開始追求更高質量的生活,其中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不僅能夠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還能夠滿足其精神文化追求,這對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對現代化社會建設工作有著促進作用。
一、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藝術建設工作的主要意義
經濟建設離不開文化建設,而文化建設同樣離不開經濟建設,二者相輔相成,互惠互利。我國目前處于社會主義現代化階段,政治、經濟等領域正處于快速發展期,急需相匹配的文化藝術提供前進動力與相應的指導。因此,必須重視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推動文化藝術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起到意識形態引導和精神支柱作用。優秀群眾文化藝術成果將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提升文化素養。
二、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的方向與特點
(一)呈現鮮明的社會差異和地域差異
群眾文化藝術發展來源于人民,每一個人都可以創作帶有自身風格的作品。因此,不同背景,不同學歷的人創作出的文化成果會體現出明顯的社會差異,以文學為例,中老年人常讀的是紙質媒介的傳統文學,新時代年輕人更熟悉網絡媒介的網絡文學。同時,我國文化藝術成果通常帶有極濃厚的地域特色,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性為我國文化藝術建設帶來了多樣性,體現了極強的生命力。
(二)日漸規模化和產業化
我國文化事業發展雖然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受到一定忽視,但依然形成一定的產業集群,具備較大的規模。我國群眾文化藝術形成產業集群將有助于我國群眾文化藝術成果產生,促進我國文化藝術不斷創新。在城市建設層面,將文化藝術發展同產業發展結合,也將增強我國城市建設軟實力,擴大文化藝術成果影響力,提升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的藝術素養。
三、新時期群眾文化藝術發展對策
(一)積極推進群眾文化藝術多元化發展
我國文化藝術發展需要順應我國文化藝術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利用文化藝術多元化創新文化表現形式和表現成果。因此,各級政府應當引導我國文化藝術同經濟建設相結合,為文化發展提供動力,促進更多符合當地人民群眾審美的文化藝術作品出現,推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
同時,各級政府必須引導好文化藝術發展潮流,宣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利用優秀作品的獨特魅力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境界。群眾文化藝術作品必須樹立良好的思想觀念,引導人民形成優秀的社會風氣,提升人民文化藝術素質。
(二)重點促進城鄉和地區群眾文化藝術平衡發展
由于經濟發展等多種因素,我國群眾文化藝術發展具有極大的城鄉差異。城鄉群眾文化藝術成果差異極大,人民群眾文化藝術素養發展不平衡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必須解決的一大難題。現階段,我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的關注程度,提升人民群眾文化素養,激發農村人民群眾的文化藝術熱情,爭取早日做到城鄉群眾文化藝術和諧平衡發展。
(三)不斷創新發展思路,創造更為多樣化的群眾文化
在新形勢下,我國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發展必須做到具備新思路、新方法、新形式,不能遵循傳統工作經驗。同時,我國群眾文化藝術成果需要改變傳統表現形式,在三貼近的指導原則下推動文化藝術成果產出。文化藝術傳作者們需要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貼近現實,從生活中獲得靈感來源,并進行藝術加工,形成符合新時代潮流的藝術作品,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四)繁榮文化廣場與綜合性公共文化活動中心
繁榮文化廣場與綜合性公共文化活動中心是促進群眾文化藝術建設的有效措施。文化廣場包括圖書、報刊閱覽室等活動室,公共文化活動中心包括健身器材、老年休閑場所、少年宮等休閑場所。這兩種設施都能有效促進當地人民群眾提升精神文化素養。
四、創新群眾文化藝術建設工作發展舉措
(一)了解群眾需求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要以人為本,群眾才是活動的主體。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認可群眾的個體需要,使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群眾進行更好的服務。在舉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之前,文化工作者要積極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還可以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青年人的文化需求。這樣,文化館、政府等部門就可以面對不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群眾文化藝術創新策劃活動。
(二)發揮資源優勢
在了解群眾需求之后,就要對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明確分析,并思考創新融合的方式,例如可利用的人力資源中舞蹈文員可不可以和音樂工作中進行融合創新,舉辦一場富有原創特色的音樂舞蹈盛典,讓觀眾感受藝術融合的魅力。發揮資源優勢,例如利用當地的非遺文化,剪紙、竹編等,創作出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民間工藝品。最重要的就是明確財務能力,確保經濟可以保障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順利創新。充分考慮實際經濟狀況,多方面籌備公共文化藝術資金,不單單依靠政府,也要通過社會資助、廣告贊助、商業合作等多種形式,發展品牌文化商業街,使文化對經濟也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實現地區經濟、文化雙贏。
(三)豐富活動內容
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比如在表演上充分利用電子設施,給群眾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還可以將互聯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優秀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上傳到網絡上,供其他群眾觀看、欣賞,還可以為自己喜歡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進行網絡投票,真正做到不分年齡不分階層線上線下的全民參與。同時活動的設定也要解放固有思想,不能單一局限于政府或者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應該集思廣益,讓群眾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有意義的意見要積極采納并予以實施和應用,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群眾創新活動的興趣,培養群眾參與社會精神文化建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進全社會文化素養進步。
(四)鼓勵共同發展
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的策劃的道路上,我們不能故步自封。要向少數民族的群眾活動方式合理借鑒。因此文藝工作者要在平時多關注其他地區的優秀群眾文化藝術服務活動,與本身的活動進行對比,及時反思、總結,積極學習、實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的文化元素不斷的融合到傳統的群眾活動中,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幫助傳統文化與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相融合,和諧發展。共同繁榮。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下,文化藝術建設作為現代化建設的指南針,必定要在我國現代化發展的前列,為我國經濟建設提供指導。因此,我國各級政府應當推動各項措施,引導基層群眾文藝工作者創作出符合群眾審美的,符合社會道德的,有助于形成良好風尚的優秀作品,進而促進我國民眾精神文明素質提升,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張會文.談如何提高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水平[J].戲劇之家,2017(03):265.
[2]嚴志會.簡析群眾文化藝術創作存在問題及相應對策[J].大眾文藝,2014(14):13.
[3]莫建文.淺談群眾文化藝術創作的現狀及應對措施[J].美術大觀,2012(0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