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楠
【摘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實施,越來越多中國建筑企業開展境外工程項目承包業務,然而進程并非都是一帆風順,企業面臨不同區域不同國別的安全形勢嚴峻、政治環境動蕩、政策法律風險、資源短缺、外匯管制、文化差異、氣候條件不確定性等多方面挑戰。作為施工企業需要對境外工程項目經營風險有足夠認知,充分準備,建立一套完善的風險預警體系、風險防范機制,防患未然,保障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經營風險;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工程項目建設是系統的、復雜的、長期的過程,境外工程更是如此,從項目跟蹤、投標報價、項目落地到實施準備、工程策劃、資源組織、資源管理,過程中可能發生政治事件、惡劣氣候條件、工人罷工、物資供應不足、外方工作效率低下等等各種經營風險。作為施工企業必須提高認識、加強管理,在項目前期、施工準備期、項目實施期各階段采取相應措施,降本增效,開源節流,穩步推進,保證項目按合同履約,達到預期經營效益目標。
1、前期投標風險
如果施工企業對項目所在國的了解不充分,不能對項目稅務成本、采購成本、分包成本、生活成本等進行準確評估,導致投標報價低于市場水平,盲目承接項目,這樣會給企業帶來災難性風險。所以市場調研及考察非常重要,是規避前期投標風險的必要舉措,作為企業應建立可行的考察機制,規范考察動作和成果輸出形式,明確職責單位,落實相關工作。對項目國的主要考察關注點如下:
(1)稅收政策
考察在項目所在國或將發生的關稅、增值稅、銷售稅、企業所得稅等各種國家及地方捐稅、稅負等。任何一項稅務成本考慮不周全都可能導致項目全盤皆輸。
(2)規范標準、政策法規
了解項目采用的規范標準,以及與我國標準差異;了解當地監理體系及當地政府對HSE的管理要求。這些差異對項目成本影響巨大,如果不了解,我們項目執行將舉步維艱。
(3)勞工政策及資源狀況
a.了解當地中外用工比及工效比,當地政府是否有限制勞務輸入及項目用工比規定,是否有最低工資標準規定。考察當地勞動力的獲取方式,直接招聘或通過當地勞務公司進行招聘,勞務公司招聘時管理費用如何計取。
b.根據當地勞務有關規定,考察當地工人加班費用、社保、個稅、社會福利費等如何計取,這些都是影響投標報價的重要因素。
(4)材料及設備租賃資源
a.向當地中資機構了解考察當地水泥、砂子、石子、木材、磚及其他當地建筑材料等在當地獲取方式。多方尋找供應商詢價并進行對比,同時了解各個供應商的供應能力。
b.考察當地各種大型機械資源是否稀缺,是否存在壟斷或有限市場競爭。
(5)分包資源
對各項擬分包工程的分包商進行考察,要了解當地分包市場現狀,了解分包商是否有充足的人力、機械、資金等,以保障分包商的履約能力。
(6)考察項目國的外匯管制政策及官方匯率和市場匯率差異水平。
2、實施管理風險
2.1施工準備期
項目在施工準備期,要組織有經驗有能力的專業人員及管理人員進行工程項目實施策劃,策劃方案的技術經濟性、合理性直接影響項目實施成本,是項目風險控制的關鍵,合理的施工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是項目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工程策劃是項目計劃管理的前提條件,項目管理計劃性在國際工程施工管理中極其重要,項目實施的計劃性包括資源獲取的計劃性以及資源使用的計劃性,具體也就是勞動力需求的計劃性、招標采購的計劃性、施工組織的計劃性等。
2.2項目實施期
自然條件風險:大部分境外工程施工受雨季影響較大,尤其對于公路工程和房建地基工程影響更大,雨季基本無法施工,無法形成正常產值,是項目實施風險之一,提高計劃性管理和項目執行力是重要防范措施,項目在制定施工進度計劃時應充分考慮季節性影響,合理安排工序,對于受雨季影響大的工作內容應集中放在旱季實施,同時根據進度計劃的資源需求,有計劃的組織資源配置,為項目實施做充分的保障。
管理效率風險:大部分項目國資源匱乏,無論是勞動力還是物資設備資源都遠不及國內市場豐富,所以對境外工程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無論是自帶勞務工人還是勞務分包,工效管理是重要課題,探究管理模式,采取激勵措施,發揮工人主觀能動性,通常可以采取績效或小承包模式提高勞動力工作,提高投入產出比,創造最大價值。
技術風險:不同國家有不同標準和習慣,不懂國際標準和異國習慣,項目實施將南轅北轍或背道而馳,最終造成難堪局面,技術風險是國際工程尤其是高端市場國際工程中最致命的風險。不同國家都有其所認可的施工規范標準,驗收規范標準,作為國際化工程企業,作為有經驗的承包商,必須適應市場需求,培養國際化技術人才、商務人才、管理人才,提升企業人才質量是規避此類風險的有效措施,可以通過充實外部成熟人才同時有計劃地內訓培養的方式來解決,“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稅務風險:企業在境外承包工程,面臨與國內不同的稅收政策,極易產生稅務風險,比如有的國家有核定最低稅額的企業所得稅規定,如果想當然地認為只有核算利潤或應納稅額才需繳納,那么我們投標階段就會潛虧相應成本的造價金額。除了前述在項目前期投標階段要及時、準確、完整地掌握稅收政策以外,在項目執行階段稅務籌劃也至關重要。
資金風險:對于境外現匯項目常常存在較大資金風險,尤其非洲不發達國家,政府資金不足,常常出現資金支付延期或久拖不付的情況。針對資金問題,一方面企業應該注意總承包合同中在付款方面的談判,關注預付款比例、進度款計量支付方式以及支付延期的業主違約責任的約定。同時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一旦發生資金延付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收集業主違約證據,利用合同條款維護企業利益。
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政策給我國企業帶來良好的發展機遇,同時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也給企業帶來嚴峻的考驗,作為國際工程項目參與者應清醒地認識到項目實施的各種風險,并采取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應對,這是國際工程項目得以順利實施以及企業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劉洋.工程經濟管理風險及防范措施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356.
[2]申麗琴.工程經濟管理風險及防范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16):53-54.
[3]沈斐.淺析工程經濟管理風險與防范對策[J].城市建筑,2019,16(11):195-196.
[4]李曉巍.工程經濟管理風險及防范措施的探討[J].納稅,2019,13(10):2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