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旸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群體意識和行為規范的總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企業管理理論,是企業強化管理、塑造形象的有效手段。而優秀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發展具有導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規范作用,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和核心競爭力。安鋼動力廠長期堅持企業文化的建設,經過長期的實踐和探索,建立了完整的企業文化架構,形成了具有動力特色的體系化的文化理念,通過企業文化的宣貫應用和拓展延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架構,為助力生產經營水平的提升和凝聚職工智慧力量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企業奮斗目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企業文化完善體系架構
企業奮斗目標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指向,脫離企業奮斗目標的企業文化必然是空中樓閣,職工難以理解和認同,推廣起來收效甚微。安陽鋼鐵公司動力廠在生產經營中,根據市場倒逼形勢要求,主動創新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1234”生產經營方針,即:圍繞一個中心,保障動力介質安全穩定供應;堅持兩個基本點,降成本、多發電;貫徹三種理念,以人為本、科學管理、改革創新;抓實四項工作,三個服務常態化、崗位操作標準化、安全管理規范化、動力建設數字化。充分展示了企業的管理內涵和目標追求,以及鮮明的企業文化特色和宗旨,形成了管理追求、職工努力相統一的價值取向和奮斗目標。
同時,在管理人員要求方面:針對管理工作中“四多四少”、 部分干部“四到四不”現象,提出“四做”要求,在安全管理方面:“四抓”原則:在檢修服務方面:提出“四干”原則;
在職業成長方面:提出“經驗是經歷的豐富,能力是經驗的升華。收獲是付出的回報,才干是收獲的累加!”的人才成長觀和“責任勝于能力,德行重于才干”的干部任用觀,激勵廣大干部職工努力踏實工作,立足崗位成才。崗位標準化方面:用“四規”(在規定的時間,去規定的地點,靠規定的人員,做規定的事情)。讓職工知道上班干什么;用“四有”( 做事有規定,控制有標準,考核有細則,執行有力度),讓職工懂得工作怎么干!生產經營目標方面,要做到五個確保:以人盡其才為根本,確保干部職工干勁足;以降本增效為目標,確保產品綜合成本低;以安全生產為重點,確保安全生產信得過;以設備管理為基礎,確保動力設備靠得住;以產品供應為中心,確保動力產品供得上。
二、企業文化注重傳承發展,并不斷完善銳意創新
企業文化建設不但要傳承和發揚業已形成的文化氛圍和基本理念,更重要的是要將企業文化進一步總結、凝練、歸納、發展。企業文化創新的難點就是在繼承發展中解決當前面臨的生產經營難題。在動力企業文化發展中,首先定位在企業員工的基本素養上,即是“一心一精神”,面對整個鋼鐵市場嚴峻形勢,安鋼面臨止血倒逼的險境,必須進一步將員工的思想、行為引導到與公司同呼吸、共同命運的思想理念上。我們在全體職工中弘揚“一心一精神”,要求在工作中樹立“舍我其誰”的責任意識和“忘我拼搏”的奉獻精神;同時,給職工講清成長之路,讓職工真正懂得:經驗是經歷的豐富,能力是經驗的升華。收獲是付出的回報,才干是收獲的累加!真正讓職工在實際中歷練才能、增長才干,奉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定位動力“四有”愿景:有一個井然有序的工作秩序;有一個嚴細精實的工作作風;有一個溫馨和諧的人際關系;有一個潔凈幽雅的工作環境。并將實現愿景的巨大熱情延伸到生產經營中,由此推行崗位標準化操作、把各崗位確定服務職責,提高服務意識,開展了“機關為基層服務、檢修為運行服務、運行為用戶服務”的“三個服務”。并提出了“迎難而上,鎖定目標不放松;攻堅克難,全力以赴不畏縮;埋頭苦干,牢記使命不懈怠;堅持創新,確保工藝不落后”的新工作理念。
三、促進學習意識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
加強企業文化與學習型組織建設,掌握新技術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才能保持企業競爭優勢和發展動力。要圍繞促進學習意識進行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文化的號召作用使注重學習成為大家的共識,形成集體向學的濃厚氛圍。動力廠貫徹“以人為本抓教育”理念,開展每周一題、每月一課、技能大賽三級跳以及“周末大講堂”講透工藝技術等常態化學習培訓活動,就是貫徹學習意識的企業文化傳播、深入與升華的最好辦法,有力保障企業發展活力的長久旺盛。另外,堅持崗位應急預案演練達標和技術練兵,鍛煉了一支能打善戰的職工隊伍。“四懂(懂結構、懂性能、懂原理、懂用途)”、“三會(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故障)”、“三好(用好、管好、修好)”成為崗位職工的必修課,努力將職工由無知無畏的勇士培養成為藝高膽大的雄兵,為動力生產供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根據基層職工的思想特點,以及面對企業困境中的表現,一是部分職工安于現狀,缺乏緊迫感、壓力感和事業心,工作被動應付,存在惰性心理。二是部分職工學習淺嘗輒止,求知的愿望不強,動力不夠,壓力不足;在實際工作中,不能勝任本職工作,更無法獨擋一面。與學習創新型企業建設的要求相差甚遠。三是部分管理人員理論素質不高,政治學習自覺性不強,認為只要干好本職工作就行了,在思想上存有得過且過的惰性。四是部分職工對工資收入的提高有很高的期望值,對經濟責任考核方面的扣罰不理解,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求穩思想抬頭。為此,通過發揮黨政工團的群體優勢,齊抓共管,著重從“培養”、“引導”、“激勵”等三方面入手,一是“培養”,即關注職工成才需求,加大培訓力度,提升培訓效果:二是“引導”,即是強化職工與安鋼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和求生存、保家園意識,提升凝聚力;三是“激勵”,即是完善、創新績效考核機制,合理拉開收入差距,獎優罰劣,鼓勵員工創先爭優,并開展人才選拔,塑造先進典型人物,用榜樣激勵員工崗位建功。
四、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是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與企業文化既獨立又相通,兩者都是在精神層面上進行的工作,前者主要是通過政治教育對人開展意識形態的管理,后者主要是通過文化作用對人進行潛移默化的塑造。應以思想政治內涵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方向,以企業文化建設作為思想政治內涵的外延,通過兩者配合協作培育企業集體意識、倡導職業道德、規范工作行為。企業在開展各種文化活動中,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廣泛的舞臺。同時,在推進從嚴治企、美化家園以及落實生產經營目標過程中,發動職工積極性離不開思想政治工作,因此有效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保證企業文化建設的健康發展。
五、建設企業文化提高服務意識
為提高運行、檢修、管理崗位人員的責任意識,全力實現生產供應的高效化、優質化、有序化,我們強化“首問責任制”,強力推進“機關為基層服務”、“檢修為運行服務”、“運行為用戶服務”的常態化工作。一是要做到服務的零距離。制定完善《動力廠管理工作標準》,對管理人員職責、權限和要求進行明確。管理人員要注重工作落實,了解基層需求,協調解決問題。二是運行要服務上下道工序,經常開展用戶需求的電話溝通及走訪調查,保證參數及供應產品質與量的滿足。三是檢修要做到服務的零差錯和服務的零積壓。提高檢修隊伍工作的能力,使工作質量達到相關服務單位滿意,并經得起時間和周期的檢驗。并且要樹立大局意識、長遠意識、憂患意識,通盤考慮,團結協作,按照設備運行周期要求,快速落實工藝落后、帶病運行設施的檢修、更新和改造工作。
六、企業文化建設后,生產經營取得突出成效
動力廠企業文化在全廠范圍內推廣實施應用后,2019年1至9月動力廠實現供電26.48億度、工業水3541.91萬噸、高爐循環水2.15億噸、自來水352.46萬噸、蒸汽85.51萬噸、高爐鼓風51.92億立方、混合煤氣9.16億立方、壓縮空氣6.76億立方,自發電12.28億度,為公司節約外購電費7億元。生產運行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安全工作實現五為零。同時,發電協同管控能力顯著增強,設備維護及定修管理進一步夯實,安全技術培訓進一步強化;機構整合人事改革不斷創新。精益管理和標準化等工作得到進一步提升,生產工藝工序環境得到進一步改善。
七、打造品牌意識是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
品牌是使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有別于其他競爭者的標識,是企業市場競爭力和創效力的結晶。而且,企業之間的競爭也已轉向企業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競爭,當品牌美譽度已成為聯結用戶需求與企業效益的紐帶,企業品牌的打造需要企業文化的支撐,打造企業品牌也自然成為企業文化建設的動力。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企業面臨的既有挑戰又有機遇,任何企業想要戰勝挑戰、抓住機遇,必須以優秀的企業文化來塑造、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因此,以特色化的企業文化打造高質量的企業品牌,是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的當務之急。
(作者單位:安陽鋼鐵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