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
當前時期,如何在發展中打造優秀的企業文化,用以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已經成為國有企事業單位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越來越激烈的市場人才競爭中,保持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存在和發展離不開人,如果單憑績效、激勵、獎懲措施等方式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就會陷于“財聚人聚、財散人散”的企業發展陷阱。不僅不符合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發展宗旨,也不利于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因此,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管理內容。讓國有企事業單位在國家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持續發揮作用,保持穩定,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一、相關理論概述
1.企業文化內涵。企業文化指企業在經過一定時期的發展,積淀并延續下來的較為穩定的行為模式與工作風格文化。這些行為模式與工作風格等文化可以用于對外宣傳,也可以用于對企業內部員工進行教育、引導、規范與約束。重視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種理念,企業文化可以進化成為企業的靈魂,成為激勵員工奮發向上的精神動力,成為企業內部各部門工作的主導思想。
2.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的發展愿景、規劃以及目標戰略,有側重的根據既定計劃對各崗位需要的人才進行招聘、培訓、管理與使用。在使用過程中,通過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措施,充分發掘員工的潛能,調動工作的主觀能動性,達成工作目標,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保障企業的經營與管理。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通過開展一系列的活動來實現管理目標是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手段。這些活動涵蓋了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在新時期的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文化等文化“軟實力”愈發得到重視,尤其是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通過企業文化、社會榮譽等彌補企業在薪酬、晉升等方面的不足,消除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障礙,達到企業選人、育人、留人、用人的各項目標。
3.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企業文化通過思想引導等方式,潛移默化地規范員工的各項行為,影響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管理的關系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精神層面。該層面是人的內隱層面。人力資源管理不是簡單的對人管理,而是結合企業的需求制定相應的管理。最重要的是通過人力資源管理形成企業員工特有的共性精神屬性,并表現出企業的風氣、氛圍等群體特征。第二個方面是物質方面,該方面是企業員工的外顯層面。人的生存需要物質,但又不完全依賴物質。企業文化是彌補企業與其他企業物質差異的最佳手段,因此采用企業文化激發員工的歸屬感,更能體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群體價值。
二、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思想主導作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文化思想與信仰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的重要精神指導,因此良好的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會起到思想主導的作用。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以堅定的思想信念帶領員工,發揮更加強大的凝聚力為實現目標而奮斗。企業文化也可以讓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者通過思想引導,凈化工作氛圍,讓員工始終處在開心的狀態下去工作。因此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中,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就是重視團隊內化建設的重要體現。員工按照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價值理念調整好自己的行為模式和思想方向。
2.企業文化在單位人才戰略中的重要作用。當前時期,國有企事業單位雖然在工作領域上并沒有完全面臨市場的競爭,但是在人才的發現、維護方面,國有企事業單位已經充分感受到市場經濟帶來的巨大壓力。企業發展離不開人才,企業要想提升自己的服務能力和戰斗能力,發揮自身的功能與作用,就離不開優秀人才的支持。在激烈的人才大戰中占得先機,不僅要靠崗位、薪酬、福利等硬實力,還需要依靠企業歷史傳承、管理制度、發展前景等企業文化軟實力。人是理性的,但同時人也是感性的。國有企事業單位固然可以依靠傳統的體制優勢吸引到一定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在人才的維護上,還需要企業文化來不斷發力。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可以凈化企業的工作環境,增強員工的心理滿足感,提升員工工作的使命感與成就感,讓員工更快的融入企業,使個人目標與企業目標盡快達成一致。企業文化的另一項作用,是讓員工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自省,強化自身的業務素質與職業道德素養,以不斷進步的姿態展現在企業工作的大舞臺上。讓員工的成長與企業的發展同時同步,讓員工在企業文化的引導下看到自身的進步,尋找自我在社會中的定位,挖掘自身的價值。
3.企業文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制度約束作用。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通過企業的制度建立好“硬約束”,同時還要通過企業文化賦予思想與精神方面的“軟約束”。制度管理固然可以約束員工的行為,但是制度無法約束員工的思想與精神。因此只有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讓企業文化氛圍充分影響員工,才能讓員工自發自覺、真心實意的服從企業的管理,當員工的思想、精神與行為同時受到約束之后,企業才能打造一支服務社會、忠于企業的強大隊伍。讓員工在明確的目標與清晰的工作方式約束下,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完成工作任務。
三、人力資源管理中企業文化的運用與創新
1.繼承企業傳統,發展企業文化。隨著市場的不斷發展,人才的流動在不斷加速。在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小型企業靠人,大、中型企業靠制度,集團、國有企業則需要依靠文化。因此,發展企業文化,是國有企事業單位管理走向市場化的必然趨勢。國有企事業單位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發展與沉淀之后,為后來人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財富。這些文化財富有的適合今天的企業發展需求,有的落后于時代的現狀,需要我們不斷改良。這就要求我們在發展企業文化的時候,努力分辨、挑選優秀的文化、先進的文化搭建企業文化發展的構架。結合國內外優秀企業的企業文化博采眾長,找到本企業、本單位企業文化的真正內涵和精髓,服務企業,服務社會。
2.推動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文化的融合與創新。①“選人”中引入企業價值觀念。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在“選人”階段中就需要引入企業的價值觀念。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正所謂志同道合者方為謀。在企業人才選用之前,需要請企業內各部門提出人才的選用標準,劃定價值取向,不斷對企業招聘計劃方案進行把關、修改、完善。選擇適合企業發展需求并且認同企業價值觀念的人才。尤其是國有企事業單位,在選拔人才的時候需要對人才的履歷進行把關將不合格或者不認同企業文化價值觀念的人拒之門外。②“育人”中體現企業文化要求。國有企事業單位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在人才的培訓全過程中應將企業文化不斷強化宣傳,重視對新員工企業文化的教育,增強新員工的集體榮譽感。此外,人力資源部門還需要定期開展學習企業文化的相關活動,加強對員工的人性化關懷。在此期間,讓員工明確企業文化中蘊含的企業對員工的具體要求。③“留人”中加入企業文化優勢。“人才流失率”是考核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指標。在國有事業單位中,由于體制限制,很少有高于行業標準的薪酬體系。所以在物質層面,對于人才的挽留有著相應的弱點。但是相比于其他企業,國有企事業單位也有著自身的優勢,包括悠久的歷史,良好的社會形象與地位等。所以在人才挽留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需要充分利用企業文化優勢,配合以文化“軟實力”打動人才,在能力范圍內匹配人才的物質要求,努力降低企業人才的流失率,為企業的發展打下人才基礎。④“用人”中突出企業文化約束。在社會中充斥著許多鼓吹“業績第一”、“狼性團隊”用人標準的人群,雖然在效率上較傳統的機制有了較大提高,但是也衍生出了許多道德文化上的問題。因此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用人”需要建立業務約束與文化約束相結合的約束機制。目前許多國有企事業單位已經提出了文化考核的相關內容,但是一直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和獎懲標準,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對道德的考核內容缺乏具體的解釋,不得不淪為一紙空文。針對這些情況,需要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突出“用人”過程中的文化約束作用,讓員工在認可接受企業文化的基礎上,自覺按照企業文化的約束轉變行為模式。只有員工能夠發自內心地遵守企業的文化約束,那么企業自然不會擔心員工出現道德文化層面的缺失。
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現代化、市場化管理的過程中,人力資源管理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豐富的勞動人員在企業文化的加持下,帶給企業的不僅僅是更加復雜精細的管理要求,還有蓬勃向上的發展朝氣。企業文化不僅體現了領導者的追求目標,更需要人力資源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斷身體力行,讓員工接受國有企事業單位的文化價值觀并自覺堅持、維護、傳遞這些企業文化與價值觀,讓企業充滿正能量,讓員工充滿歸屬感和自豪感,將企業的發展與員工的成長緊緊聯系在一起。
(作者單位:長沙園林生態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