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華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變得越來越突出,本文就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定位和實現展開分析研究,明確提出了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范圍,旨在加強對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政府如何更好地從職能定位的角度來探討實現自身職能的方式和方法,并結合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和分析。
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定義
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是構成政府職能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國政府的職能涵蓋了三個方面,分別是政治職能和經濟職能以及社會職能,這三個職能覆蓋了社會生活的全方面。政府的經濟職能指的是政府在經濟的管理和運行組織等方面的職能,由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著的,所以政府的經濟職能也需要隨著經濟環境條件的改變而改變,通常情況下,構成政府經濟職能的內容涵蓋微觀調控和宏觀調控,受到我國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政府以往的經濟管理職能定位已經難以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當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存在的問題
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定位需要隨著外在的市場經濟環境和條件的改變而改變,才能夠達到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和目標,真正體現我國政府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和宗旨。以往我國實施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主要是由于政府在經濟管理職能方面出現了職能定位不精準,職能出現了錯位以及越位的現象,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范圍沒有明確的界定,相關經濟領域則出現了越界管理的問題,下面就政府在經濟管理職能定位和實現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和研究。
(一)對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的認識不全面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受到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影響和制約。我國市場經濟改革體制的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非將社會主義性質強加給市場經濟。現階段,歸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點可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征具有三個方面,第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旨在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穩定社會主義經濟,并促進社會主義經濟的高速發展,從而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要;第二,現階段,我國的分配制度堅持按勞分配,并結合其他分配制度,我國經濟制度始終堅持公有制和其他經濟形式并存的經濟制度;第三,我國政府對經濟發展的控制力較強,公有制經濟占的比例較大,因此企業的發展主要是為社會謀求福利,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夠豐富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由此可見,較強的宏觀調控能力是政府行使好經濟職能的必備要素。
(二)政府經濟管理職能錯位和缺失
縱觀政府經濟管理職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總共包含了這幾個方面的因素,首先我國政府在經濟管理職能方面存在錯位和越位顯著的問題,因為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超越了法律的規定,導致其無法適應相應的經濟管理制度,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在執行力方面存在欠缺的現象,而且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缺失。換句話說,我國政府沒有承擔起相應的經濟管理職能和責任,即時履行了相關的經濟管理責任,但是在實際的執行方面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現象,最后,我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重視行政手段卻忽視了經濟手段和法律的手段,由此導致政府在經濟管理職能實行的過程中對有關問題難以有效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
三、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
(一)導向和指導職能
在宏觀調控的過程中,我國政府一般情況下會選擇強有力的經濟措施來確保經濟社會的穩健發展,從而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在經濟戰略的制定上會從社會經濟的角度來考慮和研究,因此制定出來的經濟戰略往往對國家的經濟發展存在導向和指導的作用。通過協調我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我國政府制定了許多經濟政策,有利于指導經濟的健康全面發展。
(二)組織和規劃功能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個復雜的經濟體,為了促進經濟體制的健康全面發展,則需要政府制定完善的經濟發展規劃,包括經濟發展的長期規劃以及經濟發展的短期規劃,還要結合政治措施等來保障經濟措施的有效實施。我國政府通常會協調和企業的管理,并落實有關的經濟發展政策,從而發揮宏觀調控的作用,組織和規劃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合理發展,提供經濟發展的穩定性和協調性。
(三)宏觀調控職能
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需要政府在經濟管理職能方面不斷的付諸實際的行動。政府要大力調整經濟產業結構,從而為我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履行中存在問題。為了確保推動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政府要及時發展看不見的手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強對市場經濟的監督和管理,提高經濟發展的穩定性。
(四)監督和管理職能
現階段,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穩定性不成熟,我國處于不斷發展和上升的初級階段,因此在經濟制度的履行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為了提高市場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高效性,則應增強市場經濟平穩運行的效率,加強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監督和管理,從而推動市場經濟的平穩運行。
四、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定位和實現研究
(一)明確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定位原則
我國社會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的過程中,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也在不斷的豐富和發展。當前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主要是為市場經濟發展服務,在不同經濟發展的區域,經濟管理職能的側重點不相同,為此經濟管理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并堅持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加快建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我國市場經濟的指導下,政府要考慮自身的實力,做到良性發展和量力而行。
(二)從主體角度定位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
政府是經濟管理的主體,為此在經濟管理職能的實行方面要注重明確管理的范圍和重點。首先在管理的范圍上要堅持有效的經濟管理方式,做到因地制宜,并確定好市場經濟運行的范圍和空間,建構松緊適度的經濟管理范圍,及時消除不良的市場競爭行為,做到維護良好的市場發展制度,堅持對環境的有效保護。
(三)從職能視角來定位政府經濟管理職能
受到以往計劃經濟的影響,政府經濟管理職能范圍普遍較廣,然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因此我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實現要確保經濟社會發展的嚴格管理,并做到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并結合指導和組織規劃市場經濟職能等方式來加強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為此政府要發揮政府的組織規劃職能,做到維護好社會管理監督和協調補充功能。
(四)構建科學的管理手段
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實現要求加強對我國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完善和改革,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我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存在錯位和缺位的現象。為了改善不良的管理現象,要堅持科學發展的理念來指導經濟發展,并推動宏觀調控職能的轉變。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為此要發揮法律對市場經濟的維護和協調作用,從而提高政府經濟管理職能的效率,減少非法的市場經濟行為。
(五)轉變管理理念,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不斷加強,我國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實現要堅持宏觀調整,制定科學的長期和短期的經濟計劃體制,統籌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并不斷地縮小貧富差距,善用運用財政政策以及貨幣政策來穩健經濟發展。政府還應加強宏觀調控,提高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防范經濟發展中的風險,重視市場經濟的穩健發展,并建立完善的預警機制,確保經濟的穩健運行。
五、結語
政府的經濟管理職能對市場經濟的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政府經濟管理的職能需要適應當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才能夠更好的符合經濟管理發展的需要。只有確定好如何實現政府經濟管理的職能定位,才有利于為經濟的發展奠定堅實且良好的發展基礎。(作者單位:招遠市玲瓏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