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相海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與我國經濟發展形態的變遷,工商管理部門也被賦予了新的責任與義務。因此如何發展工商管理,使其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發展與經濟運行,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市場經濟背景下,探討工商管理的現狀與發展,并針對目前工商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措施。
一、引言
近些年,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經發展已經進入“新常態”,從之前的高速發展轉為中低速發展,表現為經濟增長的“換檔期”與結構調整的“陣痛期”。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各類經濟活動的內容與范圍也在發生變化,這就對了我國工商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良好的工商管理不僅可以對企業的發展與管理起到幫助,而且對我市場經濟的良好運行具有積極意義。因此,如何處理好市場經濟發展與工商管理間的關系,使得工商管理可以更好地服務于企業發展與實體經濟,是我們需要討論與解決的問題。
二、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發展現狀
(一)工商管理體制和內部控制不完善
在市場經濟體制環境下,我國工商管理發展的內部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一是工商管理體制不夠完善。由于工商管理的部門設立相對繁瑣,因此在部分地區,出現了工商管理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管理缺乏強制力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家投資的浪費,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與管理效力。二是工商管理的職能劃分與管理不夠完善。由于不同行政區域的劃分,工商管理的不同部門常出現自己管理,缺乏統一的管理,長此以往,常常出現地方主義保護的消極影響,不利于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的職能到位。三是工商管理部門的內控機制不夠完善,尤其體現在內部審計環節。內部審計是工商管理部門內部控制的一項重要環節,對于工商管理機構的制度完善及職能發揮具有重要的意義。但近些年來,工商管理的內審管理出現問題較多,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國有資產的流失,限制了市場經濟背景下工商管理作用的發揮。
(二)工商管理執法力度不夠
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部門作為市場秩序與市場流通的重要監管者,具有愈發重要的作用。而貢山管理的工作人員,是工商管理制度的執行者與推動者,其實施效力與管理成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商管理的工作人員的執法力度。但在具體實踐中,工商管理的執法力度還不夠。主要原因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目前工商管理過程中,常常表現為相關部門具有一定的行政處罰權力而缺少強制執行力的后續保障,從而難以實現工商管理部門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威性與管理的高效性。二是在某些地區,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工商管理部門的工作開展具有一定的難度,過度重視地方經濟的發展會減弱工商管理的執法力度。
(三)缺乏高素質專業的工商管理人才
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變化,對于高素質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工商管理工作人員作為工商管理的執行者,需要其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與時俱進的學習能力,才可以適應市場經濟形勢變遷下的工商管理需求。工商管理人才分為初級人才、中級人才與高級人才。目前,初級工商管理人才結構中,大部分為初級管理人才,而中高級管理人才還比較欠缺,不足以滿足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的需求,隨著市場經濟形勢的發展以及全球化腳步的推進,工商管理人才的缺失不利于我國工商管理體系的建設,進而不利于我國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這主要是由于對于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培養方式較為單一,過于注重理論知識教學,缺乏實踐教學,因此在工商管理的實踐過程中會出現脫節現象。
三、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發展措施
(一)完善工商管理體制
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市場主體與市場行為都越來越復雜,并且打破了過去地域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工商管理體制也應當與時俱進,逐步完善,更好地在市場經濟形勢下發揮工商管理職能,更好地起到監督管理的作用,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一方面,應建立工商管理體制的宏觀控制。工商管理部門作為規范市場經濟行為的一個重要部門,對于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工商管理的宏觀體制構建應以宏觀經濟發展調控為參考,依據不同時期及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切不可一成不變,而應與時俱進。對于不同行業、不同區域的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工商管理政策也應有所區分,實現地區經濟的均衡協調發展。另一方面,應建立統一的工商管理體制。雖然各個區域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工商管理的具體實施會有所區分,但在總體上,應建立統一的工商管理體制,不可因地方保護而阻礙工商管理職能的發揮。要加強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的統一化力度,形成具有統一性管理、權威性指導以及有效性執行的綜合性工商管理體制,從而推動我國經濟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
(二)加強工商管理執法力度
第一,應健全工商管理法律體系。應根據實際情況,對原有法律進行進一步的細化,制定出符合經濟發展現狀的實施細則,同時應促進新舊法規的結合,有效解決工商基本法操作性弱化的弊端。另外,要加強法律意識的樹立與法律知識的培訓,不斷提高工商管理人員的法制意識以及依法辦事的能力,踏踏實實地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職權。
第二,工商管理部門應明晰職能關系。工商管理部門存在的職權范圍不明確的現象在同程度上弱化了工商管理部門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所以,為了滿足工商管理部門監管以及執法的需要,對于工商管理職能進行了“三分”,一是行政許可及審批行為;二是行政監督及處罰行為;三是行政督察行為。這一措施使得內部業務職能得以有效調整,避免了現有機構設置存在的冗雜現象,大大加強了工商管理執法的力度。
(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滿足專業人才需求
在市場經濟形勢下,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應與時俱進,實現中高級工商管理的人才供給與需求失衡的現狀,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不僅要依托創新型的選拔方式,還要加強人才培訓管理,尤其應注重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相結合,依托于各個地區高校,采取專業化的培訓和激勵制度來建立一支具有現代化特征的人才隊伍,培養全面型的工商管理人才。
一方面,樹立創新的工商管理觀念。以創新基地的建設和教學體系的改革為手段,培養出具備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這些人才應具備較強的市場經濟意識、較強的適應性、不斷吸收新知識的能力及有進一步發展的潛力。另一方面,樹立工商管理人才的國際競爭意識。隨著我過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工商管理也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逐漸走向國際化,因此在工商管理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不僅要樹立創新意識,而且應結合多種創新型國際性管理工具,提高工商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市場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過程中,工商管理也在不斷的發展,同時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只能與責任。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腳步不斷加快,工商管理作為市場經濟管理的職能部門,面臨著全新的挑戰。工商管理的發展有利于我國實體經濟的發展,因此,應不斷完善我國工商管理體制,為經濟的飛速發展助力。(作者單位:山東省莒縣龍山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