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莎
【摘要】本文根據筆者對建設工程建筑方案規劃審查的經驗,探討了規劃審查的要點和技巧,旨在與同行作經驗分享,也希望能為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提供參考,以提高建筑方案設計的有效性和時效性。
【關鍵詞】建設工程;建筑方案;規劃審查
建筑作為城市的基本組成單元,是城市脈絡的體現和延續,是城市特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經濟的騰飛推動了城市建設的蓬勃發展,在該進程中建筑方案的規劃審查占據了較為關鍵的地位。如何針對當前城市的發展水平,在方案的規劃審查階段科學地提出規劃管控要求,是每一位城市規劃管理者面臨的重要課題。
1、建筑方案規劃審查的必要性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四十條規定,在城市、鎮規劃區內進行建筑物、構筑物、道路、管線和其他工程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應當提交土地的有關證明文件、建設工程設計方案等材料。可見建設工程建筑方案規劃審查是嚴格實施建設工程規劃許可、保障規劃有效實施的重要手段。另外,通過規劃審查有針對性地提高方案的整體性、科學性、前瞻性及特色性,對空間布局的優化及城鄉品質的提升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2、建筑方案規劃審查要點
2.1 方案的合法性審查
依據《城鄉規劃法》,建筑方案規劃審查的法定依據主要有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具體審查的主要內容有用地性質、容積率、綠地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建筑退距、交通組織以及各類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等,針對學校、住宅等有日照要求的項目,還需進行相應的日照分析,總體而言,針對方案合法性的審查具有一定剛性。
2.2 方案的合理性審查
合理性審查通常包括建筑的造型與風格、材質與顏色是否與周邊環境相協調,建筑功能布局是否與主體性質相一致,亦或從經濟和技術的角度對方案提出相應的建議等,因其標準的模糊性和不確定性,相比合法性審查,合理性審查更具彈性和裁量空間,是規劃審查中較難把握的部分。
3、建筑方案規劃審查中的常見問題
3.1 不符合城市規劃相關要求
首先是不符合規劃條件。一般而言,設計單位在方案初始階段應首要了解城市規劃針對該地塊的設計要求,主要體現在控制性詳細規劃和規劃條件上,而規劃條件作為方案設計和方案審查的法定依據之一,設計單位往往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實際審查過程中方案與規劃條件不符的情況非常普遍。其次是不符合相關法律法規,通常包括國家和地方兩個層面,一般情況下,地方標準比國家標準更具體且嚴格,設計單位時常對項目所在的地方標準缺乏研究或存在理解偏差,也未及時與規劃主管部門進行有效溝通,掌握規范是方案設計的前提條件,如果忽視這一前提,勢必會導致方案的反復修改。
3.2 介于符合與不符合規范之間
設計單位時常為了經濟效益而一味遷就建設單位,想方設法在法律法規并未明確允許與否的漏洞里鉆空子,更有甚者執著于規劃條文的技術性字眼,對其含義有意無意地曲解,其設計結果往往是介于符合與不符合規范之間,此類情況常見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地產開發項目。方案通過設置一定數量的陽臺、設備平臺、飄窗及鏤空等,亦或通過預留空間的方式以便業主日后自行改造,目的是增加建筑使用面積,促進產品銷售。雖然出臺相關技術規程在一定程度上能約束此類設計行為,但仍不乏有新的鉆空子現象發生,這些不確定因素無疑給規劃審查工作帶來了一定難度。
3.3 方案編制問題
一是設計深度不足,對建筑的功能、空間、藝術及文化等方面缺乏思考。有些項目為了縮短工期或節省投資,依賴現有的建筑產品進行盲目復制而忽視城市風貌的特色打造,有些則只考慮項目本身而缺乏對城市空間的宏觀把握,以一個客運交通樞紐站周邊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為例,規劃管理者首先關注的是以客運站為核心的整個區域空間形態,而方案未對該區域的空間價值做出回應,僅關注項目本身的幾個重要節點如出入口和沿街效果等,未體現規劃的宏觀思維。二是設計表達問題。方案通常由設計說明書、效果圖及相關技術圖紙構成。設計說明常見流于形式,并未針對具體項目具體分析;效果圖過于強調視覺美觀而忽視與技術圖紙的一致性;技術圖紙表達不規范、不嚴謹或不詳細,各類分析圖不全面、不清晰,以上都是影響規劃審查時效性的重要因素。
4、建筑方案規劃審查的技巧探討
4.1 實時跟進并掌握相關法律法規
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是開展審查工作的基礎。方案審查是一項系統性工作,涉及領域較廣,需要熟悉和掌握的政策規范較為繁雜,審查工作者應實時關注相關政策動態并把握規范要點,同時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做到舉一反三,才能在關鍵性問題上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審查過程中遇到鉆空子現象,要及時對其進行分析總結,究其問題根源,修訂或者出臺相應的管理規定,以此完善規劃審查的合法性依據。
4.2 重點把握原則性問題
鑒于方案審查的綜合性,審查過程中需重點把握幾方面的原則性問題。一是針對規劃條件明確的用地性質、規劃指標如容積率、綠地率、限高、密度等強制性要求要重點核對,若涉及上述問題應及時糾正;二是要保障項目自身的公共服務配套設施如養老用房、物業用房、環衛設施、停車場等符合規劃要求;三是要考慮項目建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避免損害周邊項目的公共利益如日照、采光或侵占城市公共設施等。
4.3 充分發揮溝通和協調能力
與建設單位和設計單位的溝通協調是方案審查的重要一環,對于專業知識和法律意識可能相較薄弱的建設單位,審查工作者需與其建立良好有效的溝通關系,一方面能了解建設單位的想法和意圖,同時也能加強設計單位的規范意識和責任意識,通過運用溝通技巧,對其違反上位規劃或試圖鉆空子的設計耐心做好解釋工作。另外,方案審查過程中往往還需聽取各相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如發改局、建設局、環保局等,將他們的意見融合并納入方案也是項目落成的關鍵因素。
結語:
建設工程建筑方案規劃審查是保障城市建設活動是否符合法定規劃的重要依據,審查工作應以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地方城市規劃管理相關規定為準繩,以上為規劃為依據,通過對建筑方案科學的約束與指導,使之逐步走上規范化和法制化的軌道。
參考文獻:
[1]葉青,李倩枚,李晰陽,等.天津市建設工程設計方案規劃審查制度[J].規劃師,2018(6).
[2]秦凡雄.建筑工程設計方案規劃審查要點與技巧分析[J].城市建筑,2014(4).
[3]陳曉環.建設工程規劃管理中建筑設計方案審查的一些思考[J].福建建材,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