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敏
【摘要】應急避難場所是城市應對突發災害事故的一類重要基礎設施,具有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提供居民緊急疏散和臨時生活場所的重要作用。對于土地資源短缺的大城市中心城區,將學校改建成城市應急避難場所,是一項經濟合理、方便有效的可行舉措。結合南苑中學改建應急避難場所項目,本文對應急避難場所的給排水設計要點進行梳理,以期為同類工程提供借鑒。
【關鍵詞】應急避難;給排水;設計
上海作為特大型國際化城市,人口和建筑密集,一旦發生重特大災害事故,將會嚴重威脅居民群眾的安全。為保證突發性災害事故發生后人員快速、有序疏散安置,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增強上海城市抵御災害事故的整體能力,確保城市安全和穩定。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需大力推行。
城市應急避難場所,是指在城市中人口聚集地附近,以應對地震和臺風災害為主,兼顧其它災害事故,用于接納受災居民緊急疏散、臨時或較長時間避難及生活,確保避難居民安全、避免災后次生災害發生、并可供政府組織開展救災工作的場所。應急避難場所分為應急避難建筑和應急避難場地。
應急避難場所目前缺口較大,無法滿足災時的避難、疏散的需求,遵循“平災結合”的原則,大部分城市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是利用現有公共資源如城市綠地、體育場、學校等進行改建。將學校改建成應急避難場所有很多優點:諸如地理位置便捷、方便居民疏散、改建時行政配合較為方便,同時可以利用學校的教學樓、操場等已建資源,降低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成本,減輕財政負擔。
1、項目概況
南苑中學位于上海市嘉定區,現狀已建成,占地面積約5.18公頃,總建筑面積約20000m2。現狀建筑以教學綜合樓和體育食堂綜合樓等2幢大樓為主,另有少量小規模的建筑設施散布在校園內,其抗震烈度均為7度。所有學校主體建筑質量和外觀較好,校園內綠地和操場面積廣闊、場地平整。道路鋪設完整,從學校入口處以環狀的形式連接各棟建筑,經現場踏勘,適合作為應急避難建筑和應急避難場地配置相關應急避難設施。擬改造建設成Ⅱ類應急避難場所,可安置避難人數約為 5000 人。
2、應急水源
2.1應急水源選擇
應急避難工程水源一般有以下幾種選擇:城鎮市政給水管網、應急儲水和應急深水(管)井取水、供水車,應急避難場所一般選用城鎮市政給水管網和其他幾種應急水源之一共同供水。
應急水源選擇對應急避難場所項目非常重要,尤其是利用學校改建的應急避難場所,有些學校場地緊張,沒有合適的地方放置貯水裝置;有些地方勘察之后發現無法建設深水(管)井;由于應急避難場所的建設單位為各地人民防空辦公室,供水車平時使用較少,大量供水車停放和管理存在一定困難。本項目設計時羅列了各種水源的優缺點供甲方比選,綜合各方面因素,經嘉定區民防辦公室和學校領導研究決定,本項目應急水源選用深水(管)井,一方面占地面積較小,另外深水井出水量較大,災時可作為周圍應急避難場所的供水補充。
2.2選址
深水井由專業的公司進行設計和施工,布局首先應服從水務部門的總體布局,經過水務局的水資源論證。地下水的開發利用必須在允許的地下水開采區內進行,避開污染源和己受污染的含水層,并設置地面保護措施,周圍50m范圍內不得存在污染源。選址在滿足規范前提下,綜合考慮學生安全和后期管理方便,決定本項目的深水井設置在學校籃球場北側的綠地中。
2.3水質要求
抽水試驗結束前需采集水樣進行檢驗。深水井出水水質需滿足現行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為確保衛生安全,深水井出水必須經過消毒后方可使用。本項目深水井出水水質經檢測滿足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由于地下水水質清澈,出水消毒方式采用出水管上安裝分體式紫外線消毒器進行消毒。末端移動飲水平臺加裝凈化設備,可滿足災時人員飲用和生活的要求。
2.4水量計算
時變化系數采用2.5,高日高時用水量為84.22÷24×2.5=8.77m?/h
因考慮為周邊避難場所供應災時用水,本項目深水井單井出水量設計為50m?/h。
3、應急給水系統
應急避難場所在應急指揮區、應急醫療衛生區、應急住宿區、應急出入口、應急道路和應急車輛停放場地附近新建應急取水點11處,每個供水點設置應急給水栓,深水井平時不使用,災時啟用深水管井和紫外線消毒裝置,由變頻給水泵供給各處應急供水點。應急時通過移動飲水平臺供災時供避難人員生活和飲用。
3.1供水方式
災時利用深水井和城鎮市政管網共同供水
3.2兩種水源供水管網的連接
利用學校改建應急避難場所,優點是可以利用學校原有的給排水管網和設施,可以節約投資。如果自備水源深水管井出來的管線重新設計一套管網供給教學樓和食堂的用水點不太現實,首先工期來不及,會影響學生的正常教學活動,二造價太高。為了節約造價,體現“平災結合”的原則,兩種水源供水管網在特殊情況下需要進行連接,這一點在新版《室外給水設計標準》中也有所體現,規范規定:禁止擅自將自建設施供水管網與城市公共供水管網系統進行連接,因特殊情況需要連接的,必須經主管部門同意,并在管道連接處采取必要防護措施。兩種水源供水管網的連接的方式有以下兩種:
(1)在市政進水總管處連接,如圖1所示:大部分學校圖紙不全,無法找到管線具體分布情況,只能找到進水總表的位置,故只能在進水總管處進行兩種水源的連接,以期互相備用。這種連接方式深水管井的出水可供整個校園用水,擴大了應急避難時的用水范圍。應急水量充沛的情況可采用。
圖1? ?與學校原有給水管網連接方式一
(2)應急避難時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會使用,如果采用應急貯水裝置作為應急水源的話,貯存水量一般不會超出計算水量太多,方式一顯然會造成應急避難時水量不夠,這種情況下可以直接在應急避難建筑的進水管處進行連接。連接方式如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