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揚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有大小湖泊441個,水域面積205萬畝,其中可養魚水面150余萬畝。近些年來,按照黑龍江省委、大慶市委培育主導產業的工作部署,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委立足于縣情實際,提出大力發展水產業的戰略決策,成立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農業副縣長任副組長、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全縣水產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水產總站,將全年目標任務細化為48項具體工作。面對新要求、新任務,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總站在黑龍江省和大慶市漁業部門的精心指導下,圍繞全縣漁業中心工作,全力作為,全程服務,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全縣水產業發展實現了新的突破,并實現了高質量發展。全縣水產品產量由2016年的3.34萬t增加到2018年的4.3萬t,水產品產量增幅為28.74%;全縣漁業產值由2016年的3.6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7.2億元,漁業產值翻了一番。
1 轉方式,調結構,全面提升增養殖水平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萬畝以上大水面有39處,普遍存在養殖結構不優、單產較低等問題,要實現漁業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調優養殖結構,促進提質增效,大力發展綠色生態漁業。
1.1 摸清“家底”
委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全面清查水產資源,繪制水域分布圖,編制《全縣水產資源匯總手冊》。并對全縣水域理化指標、生物資源等進行調查監測,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1.2 積極調整結構
近五年來,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年均投放大銀魚受精卵40~50億粒,大銀魚年產量達1500~2000t,被中國水產流通加工協會授予“中國大銀魚第一縣”稱號。還在連環湖投放大白魚、鱖、烏蘇里擬鲿、大鱗鲃等名優魚類品種。2016年,稻漁綜合養殖技術示范區面積1500畝,輻射面積8000畝,引進沙塘鱧、臺灣泥鰍2.8萬尾開展養殖;至2019年,稻漁綜合養殖技術示范推廣面積達到3萬畝,面積增加了2倍,特別是稻田培育扣蟹模式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四大家魚”與名優品種比例由2015年的7:3調整為5.7:4.3。建成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6家、省級7家。大力發展河蟹養殖,2019年河蟹養殖面積突破50萬畝,產量達到3000t。
1.3 重視水產苗種基地建設
2019年石人溝種質資源項目基地整體通過了有關部門驗收,計劃于2020年進行生產,該基地建設目的是為了保護嫩江黑龍江野鯉種質資源,保種水域面積2.6萬畝,黑龍江野鯉保種能力提高到1.8萬組、3.6萬尾,保種能力大幅提升,為杜爾伯特縣以及黑龍江省各地提供黑龍江野鯉原種。總投資1200萬元的大慶市連環湖生態漁業苗種基地及名特優苗種繁育基地于2018年開始苗種生產,共繁育鯉魚和白鰱夏花魚種3000萬尾、鱖魚夏花魚種4萬尾。預計今后基地滿負荷生產后,年可繁育夏花魚種1.5億尾、秋片魚種75萬kg,實現產值900萬元、利潤300萬元。
1.4 強化技術培訓
聘請專家對全縣水產業從業人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每年培訓500人次以上。
2 建平臺,促融合,構建產業新優勢
加強溝通聯系,發揮部門職能作用,全力推進漁業三產融合發展。主要做法:
2.1 在招商引資上下功夫
配合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招商局,引進康大生態農業開發公司;為虹億公司引進水產品加工項目;協助江蘇省常州市長江水產有限公司進行大銀魚產孵、加工基地建設論證,基地達產運行后,年產大銀魚產品1000t,將通過中歐班列直接出口到歐洲國家。
2.2 在市場開拓上求突破
籌建全縣水產品營銷展示中心1處,指導建設連環湖魚直銷店15處,其中遼寧盤錦1處、哈爾濱4處,大慶6處,綏化1處,縣內4處,產品銷售情況良好,其中杜爾伯特河蟹盤錦直銷中心為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首個外地直銷店,于2019年開始營業。2016年6月,幫助連環湖以每斤12元的價格出口新加坡4萬斤鮮魚,杜爾伯特生態魚再次批量走出國門。
2.3 在品牌推介上闖新路
突出“天然綠色”這一主題,依托已有的“連環湖”省級著名商標和連環湖鳙魚“地理標志”,統一注冊了“杜爾伯特連環湖魚”品牌。牽頭制定《全縣水產品對外宣傳方案》,制作了宣傳畫冊和推介片,在省內機場路等重要地段設置大型廣告牌。
2.4 在融合發展上出實招
突出發展“漁業+餐飲”,創建魚品烹飪一條街,授予魚品烹飪A級店10家。全力打造“漁業+旅游”,與縣文廣體局、縣旅游局、釣魚協會配合,2016年成功舉辦了首屆大慶·杜爾伯特連環湖釣魚公開賽,全國有6省20個市、縣27支代表隊參賽。2016年承辦了中國水產流通和加工協會的全國性生態漁業發展論壇,千島湖、鏡泊湖、五大連池、陽澄湖等內陸漁業企業家,媒體人士近480人齊聚杜爾伯特縣。2016年至2019年,連續四年舉辦豐富多彩的漁獵文化節,漁獵文化節以“傳承北方漁獵文化、展示冰湖騰魚奇觀”為主題。2016年舉辦了“中國·連環湖第一屆冰雪漁獵文化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農業部、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黑龍江省漁業漁政局及大慶市委、大慶市農業委員會、大慶市旅游局相關領導參加了揭幕式,黑龍江電視臺都市頻道對開幕式進行現場直播,中央電視臺、搜狐網、新華社、新浪網、人民網、黑龍江日報等40余家媒體進行報道,各類媒體刊發、轉載、瀏覽量達到6萬余條,活動期間有近3萬余名省內外游客現場參與體驗,創收3400萬元。組織為期一周的冬捕系列活動,共捕魚500余噸,其中敖包湖一網捕鮮魚超過10萬kg,“頭魚”重17.5kg,拍賣1.8萬元。冬捕一項促進漁民就業4800人,人均增收4000元,增加反季窖儲活魚量1000余噸,煙筒屯鎮、克爾臺鄉鎮680戶漁民增收3.4萬元。
3 強管理,重保護,構建綠色發展新環境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水產品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應始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將生態文明貫穿于水產業發展全過程。
3.1 科學規劃引領
制定《全縣水產業五年發展規劃》,確定圍繞“一江兩河”構建三個生態漁業產業帶、三個水產品精深加工中心、三個外埠直銷鏈,建成淡水魚交易市場,漁獵博覽展示中心及電子信息平臺,完善6大支撐體系、7大休閑娛樂基地,實現七大提升目標。
3.2 強化監督管理
參與制定《全縣國有、集體水域資源管理辦法》,開展了兩個月的漁政執法檢查,銷毀違禁魚網具、網箔近萬米,電網三張。牽頭起草《全縣水產業發展管理條例》,已報縣人大,列入制定條例計劃。
3.3 注重養護資源
實施漁業可發展戰略,維護湖泊生態健康和良性循環,加大增殖力度,五年間累計向嫩江江灣段增殖放流魚類1000余萬尾,取得了明顯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近年來不斷健全生態補水機制,通過渠系從嫩江引入枯水年份所需的漁業生產用水,保證了漁業正常生產。近三年補水達10億m3,累計增加水產品近1.8萬t。
(責任編輯:孔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