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垚宇
摘 要:科學技術進步推動了社會發展,終身教育體系建設的重要性也逐漸顯現出來。在新的發展時期,公共圖書館與公民終身教育關系越來越密切。基于此,本文通過分析公共圖書館在公民終身教育中的作用,進而對推動公共圖書館發展,實現公民終身教育的有效途徑進行探究。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終身教育;電子化教育;學習氛圍
法國學者P·倫格蘭最先提出了“終身教育”概念,他認為,教育應該是貫穿于個人一生的重要事業。在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新知識、新學科不斷涌現,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了知識經濟時代。因此,如何利用公共圖書館資源,推動公民終身教育,成為一項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1 公共圖書館在公民終身教育中的作用
1.1 提供高效學習課堂
公共圖書館是一個完全開放的終身學習場所,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不同讀者的學習、閱讀需求。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的讀者,都可以通過圖書館所提供的文獻閱讀服務獲取更多的知識和信息。
1.2 延伸補充學校教育
傳統應試教育主要的缺點就是教育面過于狹窄,在學習期間容易產生知識盲區。公共圖書館作為學校教育能力的延伸與補充,以其自身信息量大、內容新和館藏全的優勢,擺脫了傳統教育的弊端。并且,各類藏書量大的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彌補學校圖書館的不足。教師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從圖書館中獲取最新的信息資源和研究成果,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和科研能力[1]。
1.3 營造寬松學習氛圍
圖書館應該重視讀者對于文獻信息的需求,提供更加完善的設備和周到的服務,吸引學習者的光臨。同時,公共圖書館還要從借閱手續方面進行調整,減少限制,讓他們可以更加自覺地到圖書館書庫中瀏覽,對于特定書籍,可以適當放寬借閱時間,營造寬松的圖書館學習氛圍。
1.4 提供全面多樣服務
公共圖書館同樣向學生開放,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服務。對于中小學生來說,展開講故事活動、唱片音樂和電影鑒賞活動、體能活動等,可以豐富他們在圖書館中的閱讀體驗。同時,公共圖書館的館員還可以通過定期走訪學校的方式,了解大專院校學生的求知需求,以便更好地將圖書館特色服務介紹給學生。圖書館還可以在現有的條件下,努力提升自身的自動化程度,例如,設置觸摸式引導臺,讓學生通過簡單操作就能完成檢索。簡化計算機運行模式,方便不同層次讀者使用,變革服務模式,滿足讀者求知欲。
2 公共圖書館推進公民終身教育實現的策略
2.1 關注不同層次群體閱讀需求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和中小學生減負政策相繼出臺,公共圖書館需要承擔滿足青少年兒童閱讀需求的職責。我國有超過3億的少年兒童,但是獨立創建兒童讀書館數量不足100個。這一發展現狀與發達國家和地區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要關注到青少年兒童的閱讀需求,在發揮現有獨立建設少年兒童圖書館資源的同時,更要在有條件地區的公共圖書館,開辟少兒閱讀空間。通過研究青少年兒童閱讀需求,組織他們樂于接受的閱讀活動,讓兒童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塑造自己的品格。
此外,我國已經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數量超過了1億。近幾年,老年大學生持續火爆,顯示出了老年教育廣闊的發展前景。對此,公共圖書館應該為老年群體增設閱覽室,收藏適合他們閱讀的書刊,并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的圖書檢索、借閱、歸還的條件,吸引更多老年人閱讀[2]。
2.2 全面提高公民綜合素質
公民的基本素質體現出國家社會整體建設水平,是思想道德、智力、知識和體魄的總體體現,彰顯國家的綜合國力。無論是從國家發展需求還是從經濟建設方面進行分析,我國公民的整體素質水平仍有待提升。近幾年,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提升,人們生活狀況得到了極大豐富。但是,由于文化素質低下,一些道德問題成為阻礙文明社會進程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公民素質,樹立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的觀念,要求國家、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在此期間,公共圖書館也要積極擔負起應盡的職責。
2.3 逐步建立公共圖書館網絡
2.3.1 發揮市級以上圖書館功能
當前,我國公共圖書館在購書經費方面存在著短缺情況,部分圖書館購入和館藏書刊不系統不完整,尤其是科學技術書刊方面缺失嚴重。這種情況嚴重阻礙了公共圖書館在實現公民終身教育方面作用的發揮。與之相比,各大專業院校、科研單位和大型工廠企業在科學技術圖書方面獲得優勢更加明顯,科技書刊的館藏和購入數量多、種類全。對此,省市級公共圖書館要充分發揮出自身地區中心的優勢,推動資源共享,為公民終身教育提供服務。
2.3.2 推動縣級公共圖書館建設
農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農民的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刻不容緩。無論是發展以德治國,還是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實現農村地區科學技術的普及,縣級圖書館都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幾年,我國縣級圖書館才得到了較快發展。但是,農村地區的人口數量偏多,整體素質低下,還有許多地區沒有徹底摘下貧困的帽子,在文化教育方面的關注度明顯不足。對此,國家提出積極加快縣級圖書館的建設力度,盡快消滅無縣圖書館盲區。例如,某地區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基礎上,在農村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縣級、鄉鎮級和村級三級圖書館網絡,建設了“小康書架”工程項目,真正為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農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2.3.3 發掘電子化教育培訓資源
很多公共圖書館電子化教育資源的獲取都是通過在線檢索、購買電子資源數據庫或者自己建設數據庫等方式。在這一過程中,對電子資源進行開發,借助性技術和MOOC等現代化教育培訓模式,可以實現資源服務價值最大限度地發掘。
例如,借助MOOC模式建立遠程公共學習平臺,就可以為我國公民的終身教育提供幫助。MOOC模式可以有效拓寬資源來源,拓展公共圖書館在教育方面的輻射范圍。作為公益性機構,公共圖書館服務對象是全體社會成員,若想真正促進全民終身教育,需要將館藏資源開發與MOOC資源相互整合,設計出功能更加完善的遠程在線學習平臺,讓更多用戶隨時隨地享受優質資源。
公共圖書館館藏教育資源有限,但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無限。為了更有效地滿足公民終身教育的需求,公共圖書館需要不斷吸收新的資源,引進先進技術,實現教育資源范圍的拓寬,滿足不同用戶多樣化的使用需求,大小不同用戶之間信息不對稱的情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某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建立用戶為中心的服務系統,采集并分析了用戶的信息和需求,以此制定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公共圖書館教育服務方案。當用戶將自己的需求上傳到公共圖書館平臺之后,館員可以從制度、資源和服務等方面調整,主動迎合用戶需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時,保證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
4 總結
綜上所述,公民終身教育理念,對提高我國公民整體素質有著重要意義。對此,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在推動公共圖書館建設發展同時,更要重視到公共圖書館在公民終身教育環節的積極作用。積極號召公共圖書館和學校圖書館參與館藏資源共享,幫助讀者更好地讀書學習,樹立終身教育觀念,提升公民素質。
參考文獻
[1]任華青.基于終身教育背景下的大學圖書館建設探析[J].科技資訊,2019,17(06):193-194.
[2]張若蘭.全民終生教育視域下公共圖書館教育培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8,30(09):136-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