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對管樂演奏中呼吸與口形作用的研究,首先,闡述管樂器分類,包括簧片樂器、唇簧樂器等;然后,分析管樂演奏中呼吸與口形的作用,主要包含在簧片樂器中的作用、在唇簧樂器中的作用、在氣簧樂器中的作用等;最后,要意識到呼吸與口形的重要作用,在管樂器演奏中對口形與呼吸進行有效控制。
【關鍵詞】管樂演奏;呼吸;口形
【中圖分類號】J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6-0056-02
【本文著錄格式】吳婕妤.探討管樂演奏中呼吸與口形的作用 [J].北方音樂,2020,03(06):56-57.
隨著管樂演奏技術的不斷提升,在其中積累很多經驗,比如,人們逐漸意識到呼吸與口形在管樂演奏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想要確保管樂演奏整個過程流暢,那么演奏者必須保證呼吸與口形到位,這樣才能為觀眾帶來良好的視聽盛宴,與觀眾之間產生情感共鳴,不斷提升管樂演奏技巧。所以,本文將針對管樂演奏中呼吸與口形的作用的有關內容進行闡述。
一、管樂器分類
(一)簧片樂器
簧片樂器如果根據其簧片構造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單簧樂器與雙簧樂器。其單簧樂器主要是單簧管以及薩克斯管等,發聲主要是安裝一片簧片吹口。在簧片的頂端部分,會預留出相應的空隙,該空隙被人們稱為風口。在吹奏過程中,風口會實現自身的閉合與開啟,從而形成聲波。當開始演奏后,空氣會強行進入到吹口中,通過高速的方式向樂器的一端流去。根據伯努利定律,當流體在管子當中呈現穩恒流動時,靜壓強相對較低。如果流動速度較慢,那么靜壓強相對較高[1]。當高速氣流通過簧片時,壓力較小。當無氣流流動時,壓力較大。在這時,簧片將會向吹口壓去,風口逐漸閉合,氣流也逐漸減弱并停止進入。當風口閉合之后,減壓因素將會消除,壓力保證正常。因為彈簧本身存在一定的彈性,所以,簧片會彈入到原本的位置。氣流又重新進入到風口中,在慣性影響下,簧片會離開原來的位置,風口張大的同時,氣流會進入到風口中,風口不斷地開啟、關閉,從而產生一系列音波;雙簧樂器主要是英國管與大管樂器等,雙簧樂器的發聲裝置主要是兩片簧片,簧片與簧片之間存在一定的空隙,在吹奏過程中,氣流會進入到空隙中,高速氣流的通過,使得簧片內的壓力得到降低,外部的壓力相對較大。將兩個簧片擁攏并閉合,因為風口閉合的原因,使得氣流得到削弱,影響壓力的因素逐漸消失。簧片在彎曲過程中,其彈性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強。簧片在慣性作用下,會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從而繼續張開。當張開風口后,大量氣流會流入到其中,在這一過程中還會因為壓力減小的原因,使簧片本身彈性減小,彈簧恢復到原來的位置。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彈簧重復開啟與閉合,就會產生不同的音波。
(二)唇簧樂器
唇簧樂器也被人們稱為銅管樂器,主要是通過嘴唇將呼出的氣流阻斷,形成疏密相間的氣流,從而產生不同的音波。嘴唇在發聲過程中,主要流程如下:最初嘴唇是閉合的,開始演奏后,嘴唇會呼出氣流,在呼氣過程中,肌肉群會產生壓力沖突嘴唇,在嘴唇沖開后,將會產生空隙。嘴唇張開后,在慣性作用影響下,會繼續保持張開狀態,但是,此時唇間空隙已經是最大極限,氣流將會高速通過空隙進入到樂器中。在這一過程中,流速會得到增加,但是壓力會隨之減小。嘴唇在張開到最大極限后,唇肌產生的拉力逐漸增強。嘴唇在不斷張開與閉合過程中,就會形成不同頻率的音波。
二、管樂演奏中呼吸與口形的作用
(一)在簧片樂器中的作用
簧片樂器在實際演奏過程中,對于簧片的自由振動問題沒有進行有效控制,那么發出來的音會因為泛音過多,導致音色渾濁、音準不準,并且會發出較為刺耳的聲音[2]。想要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此類問題的出現,就要使用嘴唇進行控制,這樣音色與音準才能被控制在有效范圍內。由此可以看出,簧片樂器呼吸與口形的作用,主要是要加強對簧片振動的控制。在使用嘴唇加強對簧片的振動控制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在加強對簧片振動過程中,要解決嘴唇怎樣接觸簧片,將唇肌與簧片之間的接觸距離與緊密性問題控制在合理范圍內。與此同時,要保證唇肌彈性強度。在演奏中,通過不同的演奏方式,所演奏出的內容會存在很大不同;第二,采用何種方式,利用唇肌對簧片振動進行控制,對演奏的音準與音色會產生直接影響。但是,這一問題在實際演奏與教學中經常被人們忽略。通常情況下,只是要求將嘴唇放在簧片位置上,然后吹氣,對于簧片的控制沒有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該種口形對于發音等會產生很大影響,無法給人們帶來高質量的演奏。正確的控制方式是,要保證唇肌在不同情況下,都能夠與簧片之間保證緊密接觸。為實現這一目的,需要確保簧片與嘴唇之間的摩擦性,在演奏中將簧片輕輕推向嘴內,并保證嘴唇能夠稍稍向外部拉。這時會產生一定的反向作用力,使得嘴唇與簧片之間存在一定的摩擦,簧片與嘴唇之間的緊密性得到保障。在此背景下,盡管風口張大,也能確保嘴唇與簧片之間的緊密性。
(二)在唇簧樂器中的作用
在唇簧樂器的演奏過程中,嘴唇的作用與簧片樂器的簧片大致相同,主要是利用開啟動作與緊閉動作,實現聲音的發出[3]。因此,在唇簧樂器的演奏中,要對開啟動作與緊閉動作進行有效控制,這也是唇簧樂器口形中的重點與關鍵。基于此,在唇簧樂器演奏中要注意,在演奏期間,氣流將會沖開閉合的嘴唇,嘴唇彈性強度與嘴唇之間的閉合力量大小對嘴唇氣流壓力強度也會產生直接影響。因為發聲需要將氣流的流量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所以,要保證嘴唇閉合力量、嘴唇彈性能夠與樂器發聲中的氣流壓力相同,這樣才能為發聲打下良好基礎,保證正常發聲。
(三)在氣簧樂器中的作用
氣簧樂器比較典型是長笛,比如在長笛演奏中,唇肌并不會參與到振動中,所以不需要對嘴唇進行控制。嘴唇的主要作用是對唇間吹氣孔大小以及吹口之間的距離進行有效控制,同時實現對氣流方向與樂器吹口角度的控制。吹氣孔的作用與簧片樂器中的風口大致相同,吹氣孔的大小能夠實現氣流流量的有效控制[4]。雖然吹氣孔與簧片樂器的情況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定的不同之處,比如在呼吸過程中,氣流不會受到影響與阻礙。如果吹氣孔過大,雖然能夠發出聲音,但是會造成浪費,并且在其中會混有許多雜音,使音色變得更加渾濁。如果吹氣孔過小,也會影響其發聲。基于此,要結合實際情況,保證吹氣孔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吹氣孔與樂器吹口之間的距離會直接對氣流強度產生影響。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氣流與吹氣孔較遠,氣流擴散較大,就會使橫截面積超過吹口處,這對于演奏而言會產生很大影響。總而言之,在實際氣簧樂器演奏期間,對于口形等問題,需要給予更多關注與重視,將音色與音準控制在有效范圍內,確保演奏的精準性。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呼吸與口形會對管樂演奏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為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演奏的準確性,確保音色與音準良好,需要對呼吸與口形進行有效控制,結合實際情況,避免音準或者音色不完美的情況產生。在這一過程中,還需要演奏者能夠對呼吸與口形有正確認識,采取有效措施對呼吸進行有效控制,同時保證口形的合理性,才能不斷提升演奏水平。
參考文獻
[1]何佩隆.西洋管樂演奏的理論與實踐探討[J].大眾文藝,2019(11):120-121.
[2]周喬.音色探索——一種基于序列音樂原理的管樂演奏器[J].黃河之聲,2019(8):43.
[3]王海蘭.基于舞臺演奏能力培養的西洋管樂教學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9,22(2):110-112.
[4]孫博.薩克斯演奏中的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探析——評《薩克斯管演奏教程》[J].中國教育學刊,2019(3):143.
作者簡介:吳婕妤(1999—),女,漢族,廣東,中國人民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