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在每一個時期都具有獨特的時代特點。在新形勢下,開展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要以群眾的文化需求為導向,并符合當前的時代特征。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下群眾的需求和社會的發展。本文對新時期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進行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 群文輔導 特征
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的參與度,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是當下開展群文輔導工作的重要目的。隨著政府投入力度不斷增加,群眾參與程度不斷提升,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比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體現出新時期的發展特征。
一、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具有大眾化特征
新形勢下開展的群文輔導工作具有大眾化特征,能夠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和社會的進步。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長,為了更好地加快整體社會的素質提升,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勢在必行。隨著國家相關政策不斷傾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在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群眾文化輔導意識,加快了社會的發展和群眾素質的提升。首先,在現今形勢下,不管是農村地區還是城市地區,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都日益增強。因此,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時,一定要注重區域統籌。其次,不管是具有一定能力和專業水平的群體,還是普通的社會大眾,對于文化輔導的需求都很強烈,因此開展的群文輔導工作不能分離社會階層,要全面開展。最后,在開展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過程中,要針對不同的年齡段,開展有針對性的輔導,還要結合不同群體的群體特征,進行專業的文化輔導,使新時期的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能夠被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各個地區、各年齡段所接受,符合大眾化的特征。
二、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具有專業化特征
新時期開展群文輔導工作具有專業化特征。群眾文化活動在近些年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群眾自覺地融入群眾文化開展的氛圍中,成為其中的一員。隨著群眾文化的普及,對于專業性的要求更為明顯。在新時期,群眾接收各界信息的渠道更為廣泛,各種形式的文化學習也更方便,因此,我們要在此基礎上做好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專業化發展。當下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大致可以分為廣場活動、節日慶典、藝術活動和個體創作等諸多形式。這些群眾文化活動越來越專業,在具體開展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高素質的人員進行專業性的輔導,才能更好地吸引群眾的注意力,起到良好的帶動作用,真正提升群眾文化的輔導價值。要把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進行具體細分,比如可以分為音樂類、書畫類、舞蹈類、攝影類、文學類等,通過在不同的領域,以不同的專業人員進行群眾輔導,真正將文化的發展成果分享給群眾。同時,輔導人員也要進行專業的深入學習,以更好地開展指導和創作,提升整體的文化生活水平。
三、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具有通俗化特征
在新時期開展群文輔導工作,還具有通俗化特征。在進行具體文化輔導的過程中,一定要以群眾能夠理解的語言進行講解,不能太過專業。要以群眾能夠接受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輔導,不能太過精深,要符合群眾的心理特點。畢竟大多數群眾對于通俗的文化形式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在心理上也更容易接受。如果輔導的內容太過高雅,會對一部分群眾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如果輔導的內容過于庸俗,也不能引起更多群眾的興趣,因此,輔導人員在進行通俗化的輔導過程中,要靈活地融入文化的高雅內涵。要以提升群眾文化素養為目標,進行通俗易懂的輔導。比如,最近幾年流行的廣場舞,非常受群眾的喜歡,隨著廣場舞的不斷發展,其逐漸向多樣化、豐富化的形態發展,逐步實現了更高級的發展與進步。
四、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具有導向化特征
在新時期開展群文輔導工作,體現出導向性的特征。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開展的最終目的,是要提升社會的整體文化素質,提高社會的文明程度,提升民族凝聚力,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步伐加快。因此,在具體開展群眾文化的輔導工作中,要注意引導群眾開展積極向上、與社會發展主體方向一致的各種文化活動,不僅要表現出時代發展的特色,還要增強群眾的文化認同和認知,以傳統文化的發展、發揚、傳承結合新時期的文化特點,進行符合社會發展形勢的文化輔導。要以文化輔導引導整個社會進入更健康、更和諧的發展環境中。
五、結語
在新時期群眾文化輔導工作具有大眾化、專業化、通俗化和導向化的時代特征,更適應現今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需求和社會精神文化建設的要求。新時期群文輔導工作的開展,要根據這些特征,更好地引導社會、教育群眾,增強人民群眾的凝聚力。
參考文獻:
[1]朱敬娜.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助力群眾文化建設[J].戲劇之家,2018(23).
[2]李桐.群眾文化輔導對基層文化建設的作用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7(12).
[3]李琳.新時期群文創作輔導的幾點體會[J].大眾文藝,2013(10).
(作者簡介:顧開前,男,高中,甘肅省高臺縣文化館,國家三級演奏員,中級,研究方向:群文輔導)(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