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帥 劉曉勇
摘要:兒童繪本強調圖書的語言文字和所繪畫圖片的內在關系。文字和圖畫共同擔當所講故事的重要角色,圖畫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輔助兒童的理解,更能提高兒童對色彩的理解,激發兒童的學習能力,提高豐富兒童的想象力。故事語言的編排和圖畫效果的搭配是一本優秀兒童繪本的靈魂,二者要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感覺。
關鍵詞:兒童繪本;語言文字;圖畫;圖書
一、兒童繪本的作用及發展道路
兒童繪本是3-6歲兒童主要的閱讀書籍。它依賴于兒童的閱讀、接受,獲得心理上的滿足,使精神得到熏陶,并進一步影響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兒童通過閱讀繪本,不僅能了解世界,增長見識,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識字量,提高閱讀理解和口語表達的能力。兒童時期閱讀的書籍是孩子們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工具。繪本可以開拓他們的眼界,拓寬他們的視野,有助于他們發現美好的事物,激發學習的興趣和認識事物的樂趣,更能豐富他們的想象力。
中國的繪本理論研究非常豐富。這些理論從故事內容到呈現形式,從原創繪本的創新策略到繪本文化產業的建構,指出了中國繪本存在的問題與未來的發展道路。這些理論給中國兒童繪本提出了若干創新建議:1.人物性格要豐富,語言符合兒童的接受習慣;2.大膽想象,重故事,輕說教;3.表現形式可以采用中國傳統的創作技法,如國畫、版畫、水彩、剪紙等等;4.場景可以在現代,不一定傳統故事一定要在古代的生活場景中。隨著國外繪本的引進發行和推廣,以及國內本土原創繪本的崛起,繪本對于兒童的情感、審美、想象力、培養等等方面的作用,都已經被家長和老師們接受和贊同。
二、兒童繪本的故事創作方法
美好、結構單純、情節有趣的故事編排是一本優秀兒童繪本創作的開始,它能夠交代故事時間、人物(動物、植物、事物)、地點、事件、意義等等。有趣的故事可以增加繪本的趣味性和可讀性。
(一)明確繪本的主題思想
思想主題是故事創作的核心內容。一篇好的文章不在于它故事情節多么美好,用詞多么生動,而在于它能夠清楚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特別是兒童,他們活潑、可愛,思想純真,理解能力還不成熟。因此,創作時,必須以兒童的思維心理為出發點進行故事的創作,包括角色、情節、語言等等。比如,在兒童的心理世界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故事的角色既可以是動物、植物、人物,也可以是事物,比如桌椅板凳等等。兒童的世界中不僅有喜歡也有不喜歡,不僅有開心也有不開心,那么在情節設計時,既要有充滿著陽光快樂的情節,也要有一些能夠傾訴恐懼和傷心的情節,但是最后的結尾一定是積極向上、開心快樂的,這樣有助于兒童形成健康的心理。另外,主題思想不一定非要講道理,要通過細節注重兒童對于親情、友情的體驗,注重兒童獨立能力的培養。
(二)精心設計故事情節
在兒童繪本的情節設計中必須考慮兒童的接受能力,通俗易懂、簡單生動、符合實際的情節才是有效的情節。故事情節越接近生活就越容易讓兒童理解,比如《十二生肖之兔》中,兔小妹和小灰兔玩過之后,兔小妹幫助小灰兔一起收拾屋子,兩個人一起開心的幫助兔阿姨洗菜,學習包餃子等等。既符合兒童的現實生活,又能通過故事,讓兒童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兒童獨立生活的能力和家庭責任感,又避免了直接的、枯燥的說教。另外,對于兒童繪本而言,情節遞進是依賴于閱讀的進度,故事之間的銜接是非常重要的,在設計故事情節的時候,要注意故事與故事之間的遞進關系。一個頁面不僅要傳達這個頁面的內容,還要提示下一頁的內容,在頁與頁之間激發兒童對下一頁面的想象力,提高兒童的閱讀興趣。
(三)豐富語言的表達形式
兒童繪本的語言應該淺顯精煉、易懂、形象、生動活潑、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比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這冊繪本每張只有一個字,幾個字,卻可以讓兒童在快樂地輕松地去學習去閱讀。“能夠帶給孩子快樂”這是對兒童閱讀的關鍵。比起其他的圖書,繪本的好處就在于圖文并茂,而且文字精煉易懂,沒有長篇大論,所以才會受兒童喜愛。一段精煉簡短的語言文字有助于養成兒童的傾聽習慣,發展語言的理解能力。比如《嘿!站住》中,老鼠媽媽馬上就要被黑猩猩抓住了,為了表達鼠媽媽那種猶如世界末日來臨的恐懼感,作者在瑟瑟發抖的鼠媽媽畫面的右下角,在黑猩猩的頭頂上方,用粗體字寫著“越來越近!”這幾個字。畫面運用空間和顏色的夸張對比,加上寥寥幾個字,渲染烘托出故事的緊張氣氛。這樣的手法,強烈刺激孩子的感官,直抵孩子的心靈,深刻的幫助孩子理解把握故事文本的含義,會讓孩子從內心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愛上閱讀。
三、兒童繪本圖畫的設計方法
繪畫是一種語言,它不需要說話,我們就能看出它所要表達的意思。它是表達個人對世界對生活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特別是兒童時期的小孩子,他們對世界剛剛有了初步的認知,在他們的心中,天空是藍色的、云朵是白色的,大樹是綠色的,世界簡單而又豐富。但是,兒童的想象力同時也是非常豐富的,往往一些成年人都想不到的事物都能被他們奇異的想象力想出來。
(一)設計兒童認同的元素
圖畫的設計方法多種多樣,圖畫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的。就角色形象來說,兒童的世界里,人物就只有幾個類型,比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剩下的就是職業形象了,比如警察、醫生、老師等等。而且在兒童的世界中,尤其是3-4歲的兒童,人物也好、其他角色也好,都有固化的形象。比如爸爸強壯、媽媽溫柔、小兔子可愛、老虎威猛等等。在勾畫角色形象時,要考慮到兒童的認知特點,盡量在兒童的認知范圍之內。還有藍天、白云、花草、綠樹等這些自然景觀,描畫美好的自然,可以讓兒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同時也能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二)圖畫創作和文字的搭配關系
故事語言的編排和圖畫效果的搭配是一本繪本的靈魂,這二者之間要保持一種平衡的關系,相互襯托,營造出整個繪本的風格特點。圖像的表意功能會代替很多的文字敘述,畫面有時可以代替文字,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但是,文字是推動情節發展的主要工具,文字決定著畫面的內容和風格。所以二者的平衡非常重要。比如《猜猜我有多愛你》的畫面,一開始就是一大一小兩只兔子在一棵樹下的對話,直接交代了活動的背景,此時,必須有文字來交代。那么畫面就設計得簡單、安靜,色彩淺淡、單一。當后續的故事情節徐徐展開,不需要再特地用文字來描述的時候,整個的畫面就豐滿起來,大樹、小草、角色的動態的動作就代替了文字的表意功能。所以圖像和文字的搭配要做到適度,需要文字的時候,畫面可以略微簡單;當畫面足可以表達情感和思想的時候,文字就不宜過多。二者平衡就可以達到很好的表現效果,同時也能鍛煉兒童的觀察能力和情感體驗能力。
四、兒童繪本創作中版面、版型的制作
一本書的版面設計效果直接影響讀者對這本書第一印象,兒童繪本中的版型大部分都是比較簡單,如果一冊繪本的排版雜亂無章,就會直接的影響讀者的閱讀效果。在排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地控制好頁面與頁面之間版型的變化節奏,故事與排版之間的連貫性。
(一)兒童繪本的封面設計
一本優秀的繪本的封面一定是只看到封面和標題就可以想象這本繪本將要發生的故事。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展現主題思想,以一個奇特的封皮來吸引兒童的閱讀興趣。封面帶有一絲“童真”的效果更能引起兒童的共鳴。比如繪本《貓咪島》封面有很多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小貓咪,貓咪的頭頂上有一座若隱若現的小城堡,貓咪的腳下是水波紋的形狀。我們從封面就可以看出這本畫冊的內容。
(二)圖書的版型設計
我們常見的畫冊版型大部分都是正方形或長方形。但是圓形、五角形、斜四邊形這些形狀應該會更受兒童的喜愛。因為兒童總是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心。如果一套繪本有很多本,那么可以嘗試用不同的版型來設計。比如一套《十二生肖》系列的繪本,就可以兩本用菱形版型、兩本用圓形等等。這樣的版型設計可以在豐富故事、豐富色彩的基礎上再增添一些豐富的形狀,更加豐富兒童的閱讀體驗。
五、結語
總之,有趣故事情節、豐富多彩的圖畫、多種多樣排版樣式,有利于激發兒童的想象力,豐富兒童的精神世界,開闊兒童的眼界。它可以讓兒童在不同的情境下,在輕松、愉悅的閱讀體驗中更有效地學習,更健康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韓天應.淺談民間美術在兒童繪本創作中的運用[J].才智,2017(11).
[2]韋思哲.兒童繪本創作方法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4.
[3]邢曉靜.中國兒童繪本的傳統文化和藝術元素探析[D].石家莊:河北科技大學,2014.
[4]郝晶.淺談兒童繪本的創作[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