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茹
摘要:我國栽植農作物的歷史已經有幾千年,隨著科技的發展,農藥的應用在提高農作物產量的同時也給人們的身體造成了嚴重的傷害。為了身體健康,人們愈加重視無公害農產品,在農作物生產中,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也愈加普遍?,F在科研人員也提高了關注生物防治病蟲害的力度,生物防治病蟲害技術也有了飛速的發展。筆者主要探究了生物防治技術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希望能夠提高農作物生產的質量,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
關鍵詞:生物防治技術;農業病蟲害;防治
生物防治技術能夠通過不同生物產生的代謝物和有益生物來防治農作物病蟲害,能夠避免環境污染,減少因為化學農藥的使用導致的不良影響,能夠讓生物之間聯系更加緊密,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也會真正的提高。但是通過實踐可以發現,通過生物防治技術來方式農業病蟲害效率不是很高,不會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卻會持續較長的時間。生物防治技術的使用能夠讓生態系統更加平衡,確保長時間內不會出現農業病蟲害。筆者下面探究了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術的應用。
一、生物防治技術的含義和途徑
生物防治技術指的是通過生物界的天敵使用,把一些植物抗性基因和有益生物運用到農業病蟲害防治中來。在防治農業病蟲害的時候,若是僅僅使用化學農藥,不但會給生態環境造成影響,還會給人身體健康造成影響[1]。在綜合治理農業病蟲害的時候,若是能夠將生物防治技術很好的應用進去,不但能夠保護生態環境,還能夠減少化學農藥給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生物防治技術能夠讓生物和生物之間互相的牽制,從而進行病蟲害的防治,雖然這種防治無法馬上見效,但是會持續較長時間。若是僅僅通過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在化學農藥停止使用之后,會很快再次出現病蟲害。若是能夠將生物防治技術運用進去,生態系統會更加的平衡,在較長時間內不會出現農業病蟲害。當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生物防治技術主要包含了天敵昆蟲防治、植物性農藥、害蟲致病微生物以及轉基因技術等等,這些生物防治技術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常用生物防治技術分析
(一)通過天敵來精準的進行害蟲防治
害蟲生長的不同階段天敵也不同,在通過天敵防治農業病蟲害的時候,可以引進和繁殖害蟲的天敵,從而自然控制害蟲。在實施的時候,需要選擇最合適的時期來防治,合理控制好防治種群量,只有這樣防治效果才能夠提高,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更好的推動天敵防治害蟲技術。
(二)通過殺蟲活性植物來防治害蟲
對于作物而言,其抗蟲性是自己具備的一種能夠進行遺傳的生物學特征,通過殺蟲活性植物來防治農業病蟲害能夠讓害蟲無法在寄主內進食、棲息、產卵和發育,也可以選擇害蟲喜歡的有毒植物來誘殺害蟲。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也可以把殺蟲活性植物基因導入到作物中去,進行轉基因抗蟲作物的培育,從而更好的防治農業病蟲害。
(三)通過微生物制劑來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當前,我們可以選擇人工的手段進行病原微生物的培養,并將其制作成為微生物農藥制劑,在田間噴灑,從而進行害蟲的防范。當前已經研制出了多種生物制劑,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還有些制劑可以自然的在田間繁殖,防治時間較長,效果也比較好[2]。
(四)通過微孢子蟲來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微孢子蟲本身是單細胞原生動物,微孢子蟲能夠感染所有的動物,合理利用其特點,讓其在害蟲中傳播也能夠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通過微孢子蟲來防治農業病蟲害,能夠持續較長時間、比較環保、消耗也比較少,不會污染環境,也不會給人或者家畜造成危害。
三、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生物防治技術的具體應用
生物防治技術對于農業病蟲害防治非常重要,其能夠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更好的消滅農業病蟲害,形成平衡的生態系統,讓農作物在生態系統中更好的生長。筆者下面主要的分析了生物防治技術在農業病蟲害中的具體應用,希望能夠在防治農業病蟲害的同時,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一)通過生態微系統進行農業病蟲害防治
農業害蟲種類本身便比較多,并且生活習慣和生存環境都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進行現代農業種植的時候,應該根據農作物種植方式來改變,摒棄以往的種植方式,合理的布局,提高農作物防治病蟲害的能力。在實施的時候,應該重視植被覆蓋面積的提高,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生態系統防治病蟲害的能力,還能夠通過微生態系統的引入來增強農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3]。在農作物種植的時候,可以有效的調整種植的間距和面積,切實提高農田抗病蟲害方面的能力,避免病蟲害泛濫的情況出現,布局的合理性還能夠改善農田生態。此外,還應該組合種植農作物,從而抑制病蟲害的傳播和產生,提高土地利用率和農作物的產量。
(二)通過間套種植或多品種混種來防治農業病蟲害
在農業種植的時候將間套種植和多品種混合種植的方式運用進來,能夠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很好的防治農業病蟲害,讓農業生態系統更加的穩定。在實踐的時候,可以在同一塊田地上通過分帶或者分行的方式進行超過兩種農作物的種植,為了增產增收,還可以在前季農作物生長后期在株行間進行下一季農作物的種植,從而更好的利用生態空間。在種植的時候,還需要考慮到農作物的病蟲害、天敵繁育的相關因素,對農作物生長進行科學的把控,讓農業生態更加的穩定,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效果。
(三)通過生物工程技術來進行病蟲害的防治
通過生物工程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本身便是一項新出現的技術,可以利用農業生物遺傳技術,把能夠將病蟲害殺死的基因植入到農作物原生質中去,從而進行病蟲害的防治[4]。也可以將雜草生物防治技術運用進來,特別是通過植物病原菌來防治農業病蟲害。在通過生物工程技術進行病蟲害防治的時候,可以將生物遺傳技術、微生物技術、抗病基因移入等方法來有效控制農業病蟲害,盡量減少使用化學農藥,讓農業生態環境更加平衡。
(四)通過生物防治技術來進行生態體系的優化
隨著農業的發展,人們對于農業可持續發展愈加重視,在防治農業病蟲害的時候,需要從多個角度出發綜合的考量,使用生物防治技術的時候,需要考慮到害蟲、溫度以及環境,考慮到農產品生存多需要的條件,合理的選擇生物防治技術,從而優化整個生態系統[5]。在實施的時候,需要對農業病蟲害出現的原因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結果作為依據來解決相關的問題。比如在操作的時候,可以選擇和土壤相適應的農作物種植,通過有效治理等手段來進行土質問題的改善。還應該考慮到當地的實際情況來種植農作物,從而確保農業生態系統能夠平衡發展。
(五)利用植物性農藥來進行農業病蟲害的防治
市面上的農藥多是化學農藥,化學農藥不但會影響土壤,還會給農作物和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若是能夠在植物體中進行有效成分的提取,能夠很好的防治農業病蟲害,比如除蟲菊素和油菜素內酯都是在植物中提取出來的,也是我們平時說的植物性農藥。無論是提取還是加工的時候,都是物理手段,能夠避免因為化學合成造成的環境污染,原材料也常見,還不會有農藥殘留,不會給人身體健康造成危害。這些成分能夠進行殺蟲劑、殺菌劑以及抗病毒藥劑的制作,在防治農業病蟲害的時候效果也比較好[6]。通過植物性農藥能夠干擾害蟲的新陳代謝,能夠破壞害蟲的神經系統、破壞其取食能力,最終導致害蟲死亡?,F在比較常見的植物性農藥有魚藤酮、木煙堿、煙堿以及楝素乳油等等。當前,植物性農藥已經得到了較為普遍的使用,我們應該做好推廣工作,將其作用更好的發揮出來。
結語:
在農業病蟲害防治的時候,生物防治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手段,其效率比較高,比較安全,能夠切實提高防治農業病蟲害的效率,能夠減少害蟲給農作物更好的生長造成的影響。在具體防治技術選擇的時候,應該根據不同作物的習性、生長環境以及實際需要選擇,確保農作物種植結構的合理性,切實提高農作物地抵御病蟲害的能力,推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參考文獻:
[1]焦梓洲.生物防治技術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03):85-86.
[2]曹建明.生物防治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研究[J].種子科技,2019,37(04):54.
[3]黃熾輝.生物防治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J].種子科技,2018,36(07):95.
[4]楚余永.生物防治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8(15):155.
[5]郅海霞.生物防治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8,38(04):68.
[6]昝艷琨.生物防治在農業病蟲害防治上的應用[J].農業與技術,2017,37(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