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軒
基層組織是共青團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加強基層建設是共青團履行自身職責使命的內在要求, 是深化共青團改革的重要內容。因此為不斷適應我國新時代共青團發展的要求,要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組織建設,對進一步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更好的履行發揮中等職業學校共青團的職能有著重要作用。
一、不斷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組織建設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入校年齡處于15-16歲,處于思想迷茫和人生觀價值觀樹立的關鍵時期。所以首先應當帶思想建設,堅持不懈用思想教育引領青年, 打牢廣大青年聽黨話、 跟黨走的思想根基,讓每一名共青團員和青年都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通過團組織活動的開展,提高師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不斷提升個人素質,加強思想建設。不僅需要充分發揮中等職業學校黨校、業余團校的作用,并且開展各類形勢與政策專場講座的形式,還要通過對共青團員和青年們的思想動態進行及時收集和反饋信息,深入學生中間,做青年人的知心人熱心人領路人。
其次應當帶政治建設,在團干部隊伍管理、團員教育管理、團組織活動開展、團組織制度建設、資源共享五個方面做到“相統一”。只有在黨組織的支持和組織下,不斷加強團干部隊伍建設,發揮出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不斷推進選拔和推優制度,調動團員的積極性,青年團員要定期向基層團組織匯報思想及工作情況,基層團組織定期向基層黨組織進行思想及工作匯報,發揮黨的后備軍和助手的作用,以青年志愿服務活動為載體,加強團員意識和青年模范先鋒帶頭作用,并且將基層黨組織的民主評議和團員民主評議制度結合起來,將黨團干部的考核相結合,有效的讓黨團活動所需資源共享,才能為黨團組織注入新鮮的活力。
最后應當帶隊伍建設;首先重點針對加強團干部隊伍培養,重視團干部的道德品質素養、政治素養、心理素養、技能素養的培養,定期開展專兼職團干部定期培訓,建立健全“青馬工程”工作機制,逐步形成日常教育—團校—黨校的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三級培訓體系。其次是要針對性地設置專門的領導小組,定期聽取團組織匯報,及時討論研究問題、解決工作難題。最后建立團建工作的管理考核機制 , 改變以往實際工作中存在的隨意性、標準不一的情況 , 用可量化的方式 , 綜合考評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建工作成果,逐步形成行之有效的、連續的、穩定的工作機制。
二、不斷探索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組織的活動載體
(一)不斷加強基層團組織青年志愿者隊伍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 推進誠信建設和志愿服務制度化, 強化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奉獻意識。共青團中央關于印發 《關于推進青年志愿服務工作改革發展的意見》的通知中指出:“推動各高等院校實現 “校校建協會冶 , 在校團委直接指導下, 以青年志愿者協會為樞紐開展學生志愿服務活動, 推動條件具備的支部建立志愿服務隊, 設立志愿服務委員。”把參與志愿服務作為團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增強和發揮先進性的重要途徑, 到 2017年底推動 90% 以上的團員成為注冊志愿者, 每年參加志愿服務時間不少于 20 小時。中等職業學校基層團組織應積極組織動員廣大團員加入網絡文明志愿者隊伍, 積極參與網絡文明建設, 組織引導團員在互聯網上積極發聲, 用文明語言和理性態度宣傳正面思想、 駁斥錯誤言論, 帶頭發出好聲音, 主動弘揚正能量, 增強網絡文明素養, 在構建清朗網絡空間中發揮生力軍作用。同時還應該不斷完善志愿服務注冊、管理和活動日常化開展,并將志愿服務活動納入團員民主評議當中,不斷擴大中等職業學校志愿服務力量,作為基層團組織規范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作為團員保持和增強先進性的方式之一。
(二)不斷創新基層團組織品牌活動。
通過打造品牌活動實現活動育人,為青年成長成才提供平臺。以重大節日、紀念日節點為契機,以理想信念引導學院青年。以3月5日學雷鋒日、敬老愛老月、12·5”世界志愿者日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五四期間開展紀念“五·四”運動主題文藝晚會;以五四期間開展新團員入團儀式、五四表彰大會、12月4日國家憲法日開展十八歲成人儀式的形式增強團員和青年的榮譽感;以國慶這個重大時間節點開展“我與祖國共奮進”合唱比賽、演講比賽、書法繪畫比賽;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為契機開展主題團日活動;以秋季學期開學第一課、世界環境日、世界艾滋病日、“6.26”國際禁毒日、青少年日網絡安全科普教育以講座、展板宣傳、比賽等形式進行宣傳教育。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和切實有效的內容貫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教育全過程,以重大時間節點為契機打造品牌活動,讓活動的內涵建設不斷提升。
三、不斷完善和規范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服務制度
(一)嚴格團員發展標準,加強團員教育管理。
按照 “堅持標準、控制規模、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思路, 嚴格團員發展, 加強團員教育管理, 著力提升團員先進性光榮感。堅持政治標準, 抓實團前教育, 幫助青年端正入團動機、 提高政治覺悟。嚴格按照團章和發展團員工作細則規定的程序發展團員, 入團積極分子的推薦確定、 培養考察, 新團員的大會表決、審批、宣誓、教育等各個環節都要做到程序嚴格、手續完備, 通過嚴格的入團程序增強新入團團員的團員意識。 要抓好入團積極分子培養教育, 建立入團積極分子集中教育和日常培養考察相結合的培養教育機制, 入團積極分子確定為發展對象之前要參加不少于 8 學時的團課學習。 新團員的接收須經過團支部大會討論并采取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表決。
強化團員經常性教育。通過學習培訓、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同伴分享、 選樹典型等方式, 注重運用網絡手段, 豐富和完善團員經常性教育載體, 提升團員經常性教育成效。注重對團員的儀式教育, 舉辦好入團、超齡離團等儀式, 注重儀式的莊重性、感染力和神圣感, 使其成為青年成長過程的重要里程碑, 增強團員對組織的歸屬感、作為團員的光榮感。以增強團員先進性和光榮感為著力點, 持續開展好學習教育、組織生活、實踐活動。 充分調動基層組織和廣大團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探索創新方式方法, 精心安排學習內容, 嚴格開展組織生活。抓好團員教育評議, 采取青年評議與組織評價相結合的方式, 對團員進行綜合評價, 幫助團員增強自我認知, 實現健康成長。同時依托智慧團建系統不斷規范化管理團員,一方面開展開展畢業學生團員團組織關系的轉出工作,另一方面開展新生團員團組織關系轉入工作,讓每個團員的身份更加清晰,讓每個團員都能都及時找到基層團組織,不斷保持和增強團員先進性。
(二)深入推進團支部月工作考核制度落實“三會兩制一課”。
按照 “三會兩制一課”實施細則要求, 保質保量開展好 “ 三會兩制一課”, 注意結合實際創新形式, 更好發揮制度解決問題、 教育團員的作用。 突出思想政治要求, 提高組織生活質量, 堅決防止表面化、 形式化、 娛樂化、 庸俗化。 一般每季度召開一次團支部大會, 每月召開一次團支部委員會會議, 根據工作需要隨時召開團小組會。 每年集中12月底開展團員教育評議工作, 評議結果作為年度團籍注冊、團內評選表彰、“推優入黨”的重要依據。組織團員每年在基層團組織參加團課學習不應少于 2 次。建立團的組織生活年度報告制度, 基層團組織要于每年年初向上級組織書面報告上一年度的 “三會兩制一課”落實執行情況。“三會兩制一課”制度通過全面推行團支部月工作考核制度來落實、監督和檢查,要求各系團總支對各班級團支部進行考核,購買并發放《中學團支部工作手冊》,同時將三會兩制一課、志愿者活動、第二課堂活動、黑板報宣傳、團員管理等列入考核。再將班級團支部月工作考核制度與班級管理考核制度對接,同時納入班主任考核當中,真正形成班團建設一體化。通過完善團員激勵表彰機制,廣泛開展優秀團員評選表彰, 加大激勵力度, 增強團員榮譽感和自豪感。通過團員民主評議與團支部月工作考核制度, 及時把團員身邊的先進典型挖掘出來。
參考文獻:
[1]新時期下高校基層黨建帶團建工作有效路徑研究[J].劉明珠.2019.
[2]云南高校基層服務型團組織建設研究[D].孫昊.云南師范大學.2019.
[3]共青團中央關于印發《關于保持和增強 團員先進性的意見》的通知.http://www.gqt.org.cn/documents/zqf/#.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