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喬 林露露 陶然
摘要:本文主要結合生態理念,對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的城市規劃做出分析,指出其中的不足,并針對問題,在基于生態城市規劃原則的基礎上,提出幾點生態城市規劃設計的建議,旨在對生態城市的規劃設計,有些許啟迪。
關鍵詞:生態城市;規劃設計;原則;建議
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但與此同時,卻給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從長遠角度而言,這種方式,對于城市的整體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引入生態理念,對城市進行合理規劃建設,已成時代發展的必然。
一、生態城市規劃的原則
1、理性發展
城市生態建設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內容,也是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因此,在實際的生態城市規劃設計中,必須以理性的角度思考,循序漸進的構建生態環境網絡,同時擴展城市空間,避免對原有生態資源造成破壞的同時,植入新的綠地、植被等,以保證空間擴展的合理性、生態性。
2、以人為本
生態城市規劃是站在人類生存角度,致力于生態環境建設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切的規劃設計都是為了能夠改善當前的生活環境,以滿足城市居住人口的生理、心理需求。因此,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就需要將人作為考慮主要內容,將以人為本的理念切實樹立起來,在滿足人們需求的基礎上,對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科學處理,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
3、創新發展
在生態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需要同時改進科學技術,通過創新觀念、科技與體制等環節,保障城市的可持續發展。不僅需要提升技術水平,還需要大力轉變人們的思想觀念與社會體系,以便更好的落實生態城市規劃,促使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得到順利實現。
二、現階段城市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1、生態城市理念缺乏
在目前的城市規劃設計中,用地空間拓展成了城市發展的重點,而人居環境建設遭到了忽視,沒有科學統籌規劃城市空間。比如,部分住宅區雖然有光鮮亮麗的外表,但是垃圾站卻存在于住宅區內部,人們隨意丟棄生活垃圾,導致人居環境質量大大降低。這些現象的存在,主要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態城市理念,不僅直接影響到人們的生活水平,還會制約到城市整體的健康發展。
2、沒有合理規劃土地資源
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導致城市中涌入的人口數量越來越大,有限的土地資源難以滿足人們的居住需求。針對這種情況,填河、填湖等措施紛紛實施,這樣雖然目前住房緊張問題可以得到緩解,但是會嚴重破壞到自然環境,進而威脅到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3、生態城市規劃的持續性不強
一些城市認識到生態環境保護的意義,將生態城市規劃理念運用于城市規劃設計當中,但往往在某一個階段或某一個項目中局限運用,沒有將長期發展規劃構建起來,這樣生態城市的系統性、完整性不強,無法將生態城市規劃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三、生態城市規劃建設的優化建議
1、低碳能源使用規劃
目前,可持續發展戰略受到了全社會充分的重視,要求積極開展循環利用,更加高效的利用能源資源。通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不僅能源資源得到節約,城市生態環境也可以得到保護。因此,就需要對資源合理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問題的出現,大力保護自然環境。逐步淘汰高污染的材料、能源,充分利用可循環材料,盡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等。要充分認識到低碳生活的價值,低碳能源不會釋放大量的危害物,對于生態城市的規劃建設具有較大幫助。比如,倡導植樹、節電一小時等活動。這樣不僅可以宣傳生態城市理念。
2、綠色交通規劃
交通規劃是城市規劃的重點內容。因此,在生態城市規劃建設過程中,就需要結合生態城市的發展要求科學規劃交通系統,將環保性較強的交通方案構建起來,進而對交通業的整體發展起到有效推動作用。大力提倡綠色出行,鼓勵人們將公交、步行等環保性較強的出行方式作為交通首選,最大程度的降低對環境的危害。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將綠色出行的優勢廣泛宣傳下去,增強人們的綠色出行觀念。將環保汽車作為首要選擇,同時積極提倡安裝尾氣過濾器,促使污染氣體的排放得到降低。
3、自然環境與城市建設充分融合
首先,在生態城市規劃設計過程中,要積極保護當地的生態環境。要基于自然地理條件來設計建筑物,避免對自然環境造成破壞。其次,生態城市建設過程中,要合理設置天然隔離帶,通過自然植被將城市景觀構建起來,有效改善城市環境。最后,規劃設計實踐中,要從長遠和全局出發,對生態功能區合理劃分,在生態城市體系中充分納入城市生活各個方面。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生態環境問題的進一步加劇,人們充分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為了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需要積極改變傳統粗放式的城市規劃設計模式,將生態城市規劃理念充分應用過來。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基礎上,注重環境保護與能源節約,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推動我國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麗麗.淺談城市規劃中的城市生態規劃設計[J].科學技術創新,2018(11).
[2]楊光.淺談如何開展城市生態規劃設計[J].山東工業技術,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