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福英
摘要:酒,中國藝術中的精靈。李白“斗酒詩百篇”,有“詩仙”之稱號。“元四家”中的黃公望也是“酒不醉,不能畫”。“書圣”王羲之醉時揮毫而作《蘭亭序》,“遒媚勁健,絕代所無”,而至酒醒時“更書數十本,終不能及之”。酒在中國的文學、書法等領域大放光彩。酒早已突破了作為飲食中一種飲料的范疇,而具有重要的作用。《水滸傳》中對于酒的描寫,更是把酒在文學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得淋漓盡致。據統計,《水滸傳》全書一百二十回,發生飲酒場面共達647次。這部宏偉的英雄史畫卷,以梁山好漢“替天行道”為題材,以“酒”作為小說中的重要“道具”。酒貫穿小說的始終,小說中關于酒的描寫,具有重要作用。可以說《水滸傳》是一部泡在酒里的英雄傳奇小說,沒有酒,就沒有這些家喻戶曉的英雄傳奇故事。
關鍵詞:水滸傳;酒描寫;敘事作用
前言
《水滸傳》中關于酒的描寫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幾乎每一回都有涉及,占總章節約86.7%。酒作為《水滸傳》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受到重視。近期以來,《水滸傳》中的酒越來越受到重視,研究者越來越多。研究論文有三十多篇和一些研究專著。主要是從一下幾個方面進行的研究:一是從飲食文化角度研究,論文有劉建華的《水滸傳的酒文化》、葛山的《水滸傳里聞酒香》、宋超蘭的《水滸全傳中的酒文化》等;二是從文學角度研究,論文有于光榮的《水滸傳中的酒家環境與人物塑造》、王念選的《水滸傳中的酒與美學特質》、張瑞初的《酒文化與酒的藝術》等;三是從比較學角度研究,論文有彭鮮紅的《紅樓夢與水滸傳酒文化的比較》,比較了貴族酒與英雄酒的不同;四是從民俗角度研究,論文有王同舟的《天罡地煞:(水滸傳)與民俗文化》;五是研究專著:如王彬的《水滸的酒店》和汪遠平先生的《水滸拾趣》等專著研究。可見,弄清楚《水滸傳》中關于酒的描寫,對于我們深入理解《水滸傳》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廣泛收集前人研究的相關資料,從《水滸傳》中關于酒的描寫、酒對人物的塑造、酒與敘事情節的發展和酒為小說提供敘事環境四個方面論述酒在《水滸傳》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是對酒在《水滸傳》中的重要作用做了一個總結。
1酒與人物形象的塑造
關于《水滸傳》中人物的形象的塑造,金圣嘆在《讀第五才子書法》中說到:“別一部書,看過一遍即休。獨有《水滸傳》,只是看不厭,無非為他把一百八個人性格,都寫出來。”《水滸傳》寫一百八個人性格,真是一百八樣。《水滸傳》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如此栩栩如生、真實感人,為后人所津津樂道,其原因也正是金圣嘆這位大家所說的“無非把一百八人性格,都寫出來。即便是在某些方面有著相同之處的人,也呈現出不同的人物形象。”這就是所謂的“同而不同。”在《水滸傳》人物塑造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多復雜的因素,但酒作為小說中出現頻率很高的因素之一,不得不說小說中對酒描寫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很多英雄人物的出場和故事都和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武松景陽岡打虎一夜成名,喝了十五碗“透瓶香”的打虎英雄從此深入人心;吳用黃泥崗智取生辰綱,從此智者的名號名揚四海。酒和這些英雄好漢是一種相得益彰的關系,酒使得這些英雄性格獨特、個性鮮明。
2酒與情節的發展
《水滸傳》一共寫了108個英雄好漢,每個人都有獨立的篇章對其進行描寫刻畫,故事情節繁多且復雜,作者要把這108人的故事情節都聯系起來,讓他們都互相認識,共同聚義水泊梁山,這是很難很復雜的。在完成這些人物故事形成有機整體的過程中,酒就像一根繩子把這些大小故事和情節串起來。酒在串聯這些故事情節的時候,就如同一個千面佛,在不同場合下被運用的得心應手,在不同的場合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酒的存在,使平淡的故事情節波瀾壯闊,情節中的矛盾與沖突加深,使故事變得曲折生動。酒貫穿著整部作品,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1以酒謀事
在《水滸傳》中酒成為人們達成目的的的工具。以酒謀事,通過酒的助力,從而達成某種目的。最為典型便是吳用智取生辰綱。作者沒有把吳用的妙計直接呈現給作者,而是通過對當時天氣的描寫,通過引用兩次引用八句詩來極力寫當時天氣的炎熱和眾人頂著炎熱趕路的辛苦,為后文白勝賣酒蓄足了氣勢。在天時地利均和,而押送人卻不和的鋪墊下。酒出場了,白勝挑著一付擔桶,唱著歌出場了。七星用酒合伙演了一出大戲,眾人在這出大戲和炎熱的天氣的驅使之下買了白勝挑的酒,終導致生辰綱失陷。如果沒有酒,這出戲還如何演下去?如果沒有酒,就不會有宋江私放晁天王,也不會有林沖火并王倫的精彩故事。酒隨著時間、地點、場合的不同千變萬化。吳用以酒設計,在黃泥崗智取生辰綱,進而引出劫取生辰綱事發之后的一系列故事。
2.2因酒生事
要說酒能助人達成目的,引出故事情節。這可就讓水滸傳酒大打折扣了,酒不僅能助人達成目的,也能給人帶來災害,不過統一的是,不管是助人達成目的還是給人帶來災難,酒都貫穿始終,推動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或使情節曲折生動、或是情節波瀾壯闊。如果王四醉酒失去回書,被山上小嘍啰拖去路邊山村酒店吃了數十碗酒,喝醉后撲倒在林子里被標兔李吉拿了回書去華陰縣告發,就不會有史家莊月夜被包圍,史進就不會出走渭州而見到魯達。因為王四醉酒失去回書,史家莊被包圍,酒讓史進原本安逸的生活從此有了轉折,史進出走渭州,到后來上少華山落草,要不是因為酒,史進可能會一直過著不愁吃穿的日子。《水滸傳》中直接以因為喝醉而命名的故事很多,其中,武行者醉打孔亮也是因酒生事的典型。武松在蜈蚣嶺殺了人,來到白虎山一個村落小酒旗,為了討酒吃,與店家發生爭執,打了孔亮。后來因為喝醉了打一只黃狗跌入了溪里,被孔亮找來的大漢抓住。如果不是因為酒,武松也不會因為看不慣店家說沒有酒了不賣酒給自己吃,卻把上好的青花酒給孔亮吃,武松聞著酒香,以他的性格自然是不會罷休。便打了孔亮。后來卻被一只狗弄得跌入溪中,能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英雄,卻被一只狗弄得跌入了溪中。如果不是因為要討酒喝,武松也不會打孔亮,更不會跌入溪中,自然也不會被抓住。但是,如果沒有酒,武松醉打孔亮的故事也不會這么有趣味——赤手空拳打死老虎的英雄居然被一條黃狗弄進了溪中,更不會讓武松與宋江再一次相聚。
參考文獻:
[1]陳興強.《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看(水滸傳)酒文化》【J】.現代語文.2008年.
[2]王念選.《水滸傳中的酒與美學特質》.河北學刊.2006.
[3]張瑞初.《酒文化與酒的藝術》.【J】閩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