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偉
摘要:近年來城市快速發展,居民自建住宅連片出現,區域內建筑密集,沒有預留消防車道,建筑自身消防設施不達標,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組織等,使自建住宅區日益成為火災高危區。本文從一起典型居民火災引入,分析了城市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消防安全現狀、隱患成因及防治對策。
關鍵詞:城市;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消防;隱患
1引言
2000年前后,隨著城鎮化迅速發展,農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城市部分原住居民、早期外來人口利用自有宅基地、公共空地,大量建設住宅樓,除改善自家居住條件外,多余部分以出租和私下買賣等形式供給外來人口居住,形成了城市自建住宅連片區域。以筆者曾經工作地河南省淮陽縣為例,中心城區人口超過15萬人,2017年居民小區消防安全大排查顯示:有物業管理單位的住宅小區15個,入住人口不足5萬人,中心城區其余10萬人居住區大多在城市自建住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電、用氣量驟增,住宅內部裝修、插層等改造增多,對自建住宅老舊的電氣線路、電表、建筑防火構造等造成了極大壓力,導致自建住宅連片區域火災多發,“小火亡人”時有發生,已經成為火災高危區域。為吸取火災事故教訓,筆者曾經對淮陽縣中心城區較為典型的自建住宅連片區域進行了調查走訪,發現當前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消防安全狀況不容樂觀,亟待黨委政府和社會高度重視,通過采取切實措施逐步消除火災高危態勢。
2城市連片自建住宅區域典型火災分析
2018年夏季,淮陽縣新華大街中段一民房發生火災,起火建筑共1層,房頂為木梁結構,過火面積約15m2,火災燒毀住房1間及大量紡織品,通過調查認定起火原因為不排除遺留火種引發火災。消防救援隊伍到場后,及時控制火勢蔓延,成功保護間距不足0.5m的毗鄰木質房梁建筑,防止了火燒連營。通過對接處警和火災成因調查分析,我們發現該起火災有以下4個特點:
2.1未設置消防車道,嚴重影響滅火救援效率
火災發生地距離消防站車程僅5分鐘,但著火建筑位于淮陽縣老城墻區域(長約1500m),東西走向,寬度約20m,住戶房屋密集,僅在中間留有寬約1.5m步行道,南北兩側為湖區水域,車輛無法通行。著火房屋位于老城墻區域中部,距離最近東側出口500m左右,救援隊伍快速到達東側入口處,車輛無法進入,消防員只能徒步前往,加之現場無有效消防水源,只能利用臉盆、水桶等簡易工具取湖水滅火。
2.2房屋耐火等級低
著火區域大部分為20世紀90年代建筑,大量采用木質房梁等可燃構件,火勢發展較快,火災發生后屋頂迅速坍塌。加之戶與戶之間未采取防火分隔措施,極易導致火災快速蔓延。
2.3消防安全意識淡薄、火災防范水平不高
著火房屋為出租屋,租戶為附近商戶,屋內堆放大量易燃紡織物,現場隨處可見煙頭、打火機,加之租戶變動快,在老舊電器線路基礎上經常私自扯拉,各類線路負荷大小不一,種種隱患造成火災易發。
2.4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盲區
據了解,該區域為“上山下鄉”青年回城后無住房人員聚集所建,歷史遺留問題多,政府管理有難度,自我管理無組織。
3其他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消防安全狀況
除上述發生火災的較為特殊的區域外,筆者對淮陽縣中心城區自建住宅連片區域進行了實地調研,該區域較之城中村有3點區別:一是臨街建筑多,樓下對外經營,樓上為商戶住宿、倉儲區,火災負荷大;二是學校周邊多,住宅改為商用,用于出租給校外培訓機構,或者房主自家改為午托班、周托班,學生密集;三是產權關系復雜,自建住宅私下交易,產權不明確,人員類別復雜,社區(行政村)無法開展日常監管。在消防安全狀況上,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更加令人擔憂:
3.1消防車道不暢
絕大部分區域消防車道寬度未達到4m標準,且沒有公共停車場、停車位,私家車主大多將車輛停放在狹窄道路兩旁,使原本就不寬敞的道路僅能容行人通行,一旦發生火災,消防車難以通過,影響救援。
3.2消防設施不達標
大部分自建住宅在6層以下,但連片區域市政消防設施缺乏,樓梯、走道缺少滅火器、應急照明燈等基本消防設施;小部分自建住宅層數在10層以上,無任何建筑消防設施和器材,火災隱患更為嚴重。
3.3電氣線路混亂
室外線路長期風吹日曬,居民家中的電線與房同齡,往往都是老化嚴重;現代化家電大量使用,室內線路接口不夠,電容量低無法滿足需求,部分住戶私自接線,無穿管保護,容易引發火災。
3.4違法行為屢禁不止
電動自行車長期在樓梯間停放、充電,垃圾雜物亂堆,火災風險高;一些住戶亂搭亂建,耐火極限差,電氣線路多為臨時拉接,往往是發生火災的重災區;有的臨街建筑門面商店直接將倉庫搭到居民門口,破壞了應有的防火間距,一旦發生火災極易蔓延擴散。
3.5開放式無序管理
一些自建住宅幾易房主,產權人與使用人分離,無論是業主還是承租人都對消防安全不夠重視,連片區域無法聘請物業管理單位進行統一規范管理。
4隱患成因分析
4.1先天隱患整改難
自建住宅連片區域普遍建成于2000年左右,一些特殊區域甚至更早。由于沒有規劃、沒有設計,這些區域無論是建筑消防設施還是消防車道、燃氣管道、防火間距、防火分隔等,存在問題已經無法完全整改到位。
4.2產權不明管理難
自建住宅產權均為個人,在建設、使用過程中,買賣關系復雜,這些產權的不明晰,導致自建住宅普遍依靠居民自覺管理,政府介入難度大。
4.3投入巨大推動難
由于這些建筑普遍位于城區中心地帶,牽涉住戶眾多,投入和產出倒掛,往往對開發商們的吸引力不大,而僅靠政府財政投入支持,往往使得改造計劃一拖再拖。
4.4意識不高防范難
部分群眾平時不注重消防知識學習,缺失基本的防火自救常識;部分建筑住戶為老年人、小學生,逃生自救能力較弱。
4.5消防監管執法難
解決問題涉及規劃、住建、城管等多個部門,聯合執法機制不健全,消防隱患整改和日常消防管理效果不明顯。
5隱患防治對策
在自建住宅連片區域火災隱患整改中,拆遷重建是最根本、最徹底的解決辦法。但在這一決策落地前的相當長時期內,必須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減少火災發生和火災亡人率。筆者根據調查,建議必須實行政府托底式管理,成立政府牽頭的自建住宅連片區域聯防組織,實施嚴格消防安全管理。
5.1建立完善區域聯防制度
自建住宅連片區域屬地街道(鄉鎮)牽頭,以社區(行政村)為基本單位,成立消防安全聯防組織,借鑒司、政、后、防工作模式,明確組織領導和職責分工,完善會議制度,定期分析區域消防安全形勢,通報消防安全巡查、檢查發現情況,開展考核評比,實施獎懲。
5.2建立樓長、院長管理制度
自建住宅獨立建設的,每棟樓需明確1名樓長,自建住宅若干戶合建形成小院的,每個小院明確1名院長,兼職負責公共區域消防檢查宣傳工作。
5.2加強聯防隊伍培訓
定期對聯防隊員、樓長(院長)開展集中組訓,做到會接警出動、會操作器材、會實施撲救、會開展檢查、會組織宣傳等各項工作。
5.3提升聯動響應能力
建立微型消防站,區域聯防隊員要在重大節日、重大活動及火災高發季節期間落實24小時值守。日常遇到火災第一時間到場處置。同時,消防部門將其納入調派體系。
5.4加強經費保障、政策支持
各級財政拿出專門資金,配齊裝備器材,落實辦公經費,保障人員經費;有關部門對區域聯防組織提出的幫扶執法,要在法律允許范圍內最大限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