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華
摘 要:楊樹是平原地區栽培面積最大的樹種,遍布于世界各地,楊樹在我國的種植歷史也很悠久。楊樹不僅具有適應能力較強、品種的改良特性以及無性繁殖的生長特點,而且還擁有更新周期較短、生長速度較快、成活率較高等優勢。楊樹的用途很廣,不但能很好地滿足人們對木材使用的需求,而且還可以廣泛地應用于城市綠化和退耕還林中。因此,探討提高楊樹的生長力和楊樹產量的撫育間伐技術非常有必要,本文對此展開討論。
關鍵詞:楊樹林;撫育間伐;技術
中圖分類號:S72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754/j.nyyjs.20200515024
隨著當前我國各項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對木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楊樹的種植不僅可以滿足市場上對木材的大量需求,在退耕還林和城市綠化中也發揮了較大的作用,對楊樹林的撫育間伐還可以有效地改善生態環境。所以,為了從根本上提高楊樹的成活率和生長力,提高楊樹林撫育的效率,實現楊樹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深入地探究楊樹林培育過程中的撫育間伐技術是非常有意義的。
1 楊樹林撫育間伐的概念及作用
楊樹林的撫育間伐是一種非常有效的營林舉措,是指在楊樹林林分尚未成熟之時,通過參考楊樹林的預期培養目標、稀疏規律以及發育程度,及時地對楊樹林的林分密度以及樹種成分進行調整,通過人為的選擇,伐掉適度數量的林木,改善楊樹林的結構,降低樹木之間的密度,給楊樹林中所保留下來的林木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這種營林舉措可以改善楊樹林內部的光照條件,使剩余保留的楊樹樹木的營養面積得到擴大,能夠有效地加速這部分保留楊樹的成長,縮短楊樹的成材時間,提高楊樹林的產量和培育質量,最終可實現楊樹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1.1 改善楊樹林的林分結構,增強其穩定性
自然環境下生長的樹木因受樹種、環境等多種外界因素影響,類型和形狀會變得多種多樣,混合生長在一起,嚴重時會造成樹木生長發生畸形或死亡,對楊樹林的整體危害較大。為了保護好楊樹林中主要的優良的目標樹種,要及時對楊樹林實施撫育間伐措施,及時清除變形的甚至有害的樹種,以便為保留下來的主要的樹種提供合適的生長空間,滿足其正常生長所需要的陽光、土壤養分等資源,可以使楊樹林的林分結構更加良好,增強其穩定性。
1.2 降低林分密度,改善楊樹的生存條件
楊樹林是否要開展撫育間伐,需要參考林分的郁閉度。楊樹林單位面積上林立的株數比較多,就會導致林冠郁閉度過高,林內的光照不足,局部土壤肥力滿足不了楊樹的生長需求,直接影響到楊樹的成活率;若生長的密度較小時,雖然通風和陽光充足,但是土地資源利用不合理,浪費了土地資源,影響楊樹的正常生長。因此,在楊樹林的自然稀疏性滿足不了林分密度的要求時,就需要采用撫育間伐技術,減少單位面積上的株數,促使林冠郁閉度下降,楊樹林內的光照強度明顯增加。但是,并不是林分密度越低越好,要綜合考慮多種指標確定林分密度,把林分密度控制在科學合理的范圍內,這樣才適合楊樹的健康生長。雖然楊樹林的林分密度過大會影響楊樹的成長,造成優勢樹種營養不足,從而會降低楊樹林楊木的質量和成材率,也不利于其間的生態保護。但是如果林分密度過小,就會造成土壤養分的大量流失,浪費土地資源。
1.3 改善生態環境,增加楊樹生長營養
在楊樹林撫育的過程中,以人工干預的形式,對楊樹林進行間伐作業,可以改善林內氣溫與相對濕度,會逐漸降低氣溫和林內的大氣相對濕度。此外,楊樹林系統對于水質有雙向吐納的作用,包括釋放排解和吸附過濾。所以說楊樹林撫育間伐措施有改善水質的功能。撫育間伐后的楊樹林枝葉的密度會降低,降水會加強對楊樹林中植物表面的沖刷,從而不斷增加水體中的有機質,而且林中的水汽附著指數也會降低,在客觀上會稀釋水體。此外,撫育間伐作業會促進土壤的生物活動,增加土壤中有效營養元素的含量,滿足楊樹生長所需養料,從而促進楊樹的健康生長。
2 楊樹林撫育間伐的原則
在對楊樹林的撫育間伐中,林分密度沒有必要過分均勻,只要保持整體的密度合理就可以,局部的變化可以稍大些;在楊樹林的徑階分布上,分布梯度可以大一些,不必伐光全部弱小的楊樹,允許有適量弱小楊樹保留,在密度小的區域有弱小的楊樹個體的存在,這是一種自然選擇;在樹種的選擇上,保留不妨礙目標樹種生長的入侵的闊葉樹種或其它針葉樹種,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在水平和垂直結構上,喬木、灌木、草地等多種層次的群落結構的合理搭配可以保證林地植被覆蓋度均勻,合理搭配物種可以減弱對營養空間的競爭,使生態系統更豐富,有利于楊樹林內生態系統的平衡。
3 主要的撫育間伐方式
為了保證楊樹的健康成長,減少病蟲害的侵襲,確保楊樹的生長環境更加適宜,相關林業工作人員在進行撫育間伐作業時,應注意對處于不同生長期的林木采用不同的撫育采伐方式。我國現階段主要采用以下3種撫育采伐方式:透光伐,可以保證楊樹林獲得充足的光照,透光伐這種間伐方式比較適用于楊樹生長的幼期;疏伐,這種間伐方式可以保證林木生長所需的營養面積充足,比較適用于楊木的生長中期;生長伐,是一種為了能夠培育出較大的樹材而使用的采伐方式,這種間伐方式適用于林木生長的成熟期。
4 森林撫育間伐工作四階段
楊樹林的撫育間伐是指對未成熟的楊樹林進行適量的砍伐,以便科學地調整楊樹林的密度和林分結構,不斷優化楊樹林的生長環境,最終提升楊樹的產量及質量。同時還可以有效發揮楊樹林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積極作用,最終獲得楊樹林培育的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使楊樹能夠健康、茁壯的生長,最終成材。對楊樹林的撫育間伐可分為以下4個階段進行。
4.1 幼林的生長期
為了確保主要樹種或者目標樹種免遭影響,在林木起初郁閉后,對那些影響主要樹種、目標樹種的次生樹種或非目標樹種及時進行采伐,以合理地調整幼林的結構,確保重要樹種或目標樹種的生長空間充足。在幼林的前半期,實行透光伐,可用斧、刀、手鋸等進行人工伐除,大面積幼林可用機械,也可用化學藥劑,如用除莠劑溶液噴灑葉面、注射要伐掉的樹木的木質部及韌皮部、涂刷根部等。可以使保留樹種盡早獲得有利的生存空間,并保證其數量在林分中達到一定程度。
4.2 在幼樹生長的后期
即樹木全部郁閉之后,為了使保留樹種在生長空間上具備有利的生長優勢,應適量伐除那些密度過大、樹冠交錯重疊、生長落后、干形不良的植株,保障幼林的正常發育以及生長。除伐是在幼齡林的后半期實行,可以保證幼林的正常成長。
4.3 對幼林實行除伐以及透光伐后
林木進入快速生長階段,楊樹林已逐漸呈穩定狀態,同時林木分化和自然稀疏越發強烈,應適當撫育間伐,提高林分質量。當林分進入速生期時進行疏伐,及時調整主要樹種之間的矛盾,促進保留樹木的生長。
4.4 疏伐后
需要對楊樹實行生長伐,生長伐使得楊樹的直徑生長加速,楊樹的成熟時間得到大幅縮短,可使主伐階段的出材量得到大幅增加。生長伐在更新成熟前進行,可加速林木直徑和材積生長,并使得林木大量結實,有利于天然更新。
此外,對撫育間伐的技術指標——始伐期、采伐強度、間隔期與采伐木選擇等的設定,要綜合考慮地理位置、立地條件、樹種特性、林分狀況、經營集約度以及社會經濟情況。期間要極力避免發生火災、病蟲害、人為破壞等眾多不可預見的情況,保證楊樹林健康發展。
5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撫育間伐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對楊木的生產質量和生產率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科學合理地應用撫育間伐技術可以滿足林木市場的需求。在楊樹林的培育過程中,采取合理的撫育和間伐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楊樹的生長環境,促進生態平衡。為此,相關單位必須從多方面改進楊樹林的撫育和疏伐措施,促進楊樹林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我國只有科學合理地開展撫育間伐,才能夠不斷提升楊樹林培育的效率與質量,促進楊樹林資源的持續發展利用。通過本文上述的探討,希望能對今后相關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 侯美玲.森林培育過程中的撫育間伐措施[J].江西農業,2018(10):100.
[2]王學民.基于森林培育過程中森林撫育間伐措施的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263.
[3]李文輝,張永紅.淺談森林培育的主要措施及重要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7(14):181-182.
[4]伍玲瓊.森林撫育作業設計與施工技術措施探討[J].農家參謀,2018(2):100.
[5]秦平書.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現代園藝,2012(2):65-66.
[6]劉典雄,徐永波.森林撫育間伐對生態環境的影響[J].綠色科技,2015(10):35-36.
(責任編輯 周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