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00后”已成為高校大學生的主力軍,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是教育的目標。培養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高校學生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當前高校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狀出發,分析了大學生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探討了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促進大學生素質全面提升,達到有效教育的目的。
關鍵詞:自我管理? ?自我激勵? ?傳統管理模式? ?校園文化? 自主能動性
中圖分類號:G64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8-0186-02
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性群體,當前“00后”已逐漸進入高校大學生群體,“00后”多以獨生子女居多,受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這一代學生思想多元化,接受新鮮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普遍亟待培養加強。應當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正確認識自我,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成長成才。
一、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現狀
當前,高校的學生管理普遍以傳統型管理模式為主,即老師管理學生,學生的自主管理參與度低,完全依賴于老師,缺乏自主管理能動性,自主思考能力欠佳,呈現出在學校學習目的不明確,人際交往能力不協調,心理素質較低,自我約束力不強等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學生管理模式亟需創新,高校應當充分提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激勵學生,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廣大青年學子參與管理,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勵能力。
二、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的重要性
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是學生管理的終極目標,也是培養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是運用科學管理的方法,對大學生自身行為自我認知、自我調控、自我開發、自我激勵,從而實現高等教育培養目標,提升學生個體綜合素質人文素養。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的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適應大學生活
大學生進入高校,因個人受教育程度、家庭環境等因素不同,首先面臨能否適應大學學習生活、能否積極參加校園文化活動的問題。有的學生進入大學,適應性差、自我約束力差,出現曠課,沉迷于網絡等情況,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引導教育管理,日后將會出現就業難的問題,走上社會,也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能正確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認清自我,從高中緊張忙碌的學習生活節奏模式轉變過來,盡快地適應大學生活的學習生活,學會學習,積極參加校園各項文化活動,提升個人能力。在畢業時,憑個人專業文化素養,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走向社會,轉換角色,適應社會。
2.“以人為本”的學生管理體制
當前,高校的學生管理以從上至下的管理模式為主,傳統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學生依賴學校、依賴老師的心理定勢,不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的個人潛能,無法突出學生的個性化,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思維的拓寬和創造力的激發,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新時期,“00后”學生的個性化特質凸顯,亟需高校革新管理體制,創新“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呼吁建立新的學生管理體制,適應學生群體。高校的辦學形式多樣化,教育體制各不相同,學生和家長更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也注重學生的自我發展,這對高校的學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做好人生規劃,提高自身能力
目前,部分學生進入高校,在遠離父母的管束的環境中生活學習,若不能加強自我管理,從嚴約束,便會自我放松,紀律觀念性差,出現遲到早退,曠課的現象,有些學生經常性地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長此以往,學習成績下滑,嚴重影響了個人的學習發展。大學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寬松的發展平臺,它對大學生的自學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約束能力、自我激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大學生做好人生規劃,提高自身能力,有效管理自己的時間,成為大學的一門必修課。
三、提升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1.加強自我管理、自我激勵
高校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高校積極開設學生自我管理方面的課程,作為必修課或者選修課,對學生加以導引;引導學生閱讀自我管理方面的書籍,開展讀書活動,組織開展自我管理方面的經驗交流活動。加強大學生對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認知,讓大學生從心靈深處認識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積極參與進來,學會自我管理,掌握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具體方法,形成管理能力,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自如地應用其中。
2.搭建平臺
平臺對于學生的成長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能給學生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有效渠道。高校成立大學生自我管理委員會、宿舍管理委員會等平臺,讓學生參與管理,有效地增強了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高校在評教活動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客觀、公平地參與評教活動,通過學生管理教學活動,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讓學生受益。
3.指導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
高校在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自我管理缺乏一定的理論方法做指導,也只能是紙上談兵,學生對管理學習會陷入茫然,出現認知模糊的現象。學生在生活中正確認識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運用正確合理的方式解決困難,走出困境。
4.與實踐相結合
在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中,學校為學生提供自我管理、自我激勵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組織和活動中,真切感受到自我管理、自我激勵所帶來的自信感與喜悅感。在日常班級管理中,輔導員組織班委會讓更多的學生參與班級管理。通過組織籃球賽、辯論賽、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動,讓學生參與班級班務管理、班費開支的管理、班級教室的布置等,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會管理、激勵自己。另外,院系學生會成立的部門可以為更多的學生提供實踐活動,通過學生會及相關的社團活動,形成凝聚力,讓學生認識到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充實,讓學生在活動中自我管理,感知自我,自我激勵,不斷成長。
四、結語
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尤為重要;缺失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激勵能力,會引發一系列問題。高校應不斷創新管理模式,重視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徑,提升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達到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夏瀾綺.培養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影響及建[J].現代經濟信息,2018.
[2]楊迎平,閆青.大學生自我管理的重要意義及對策[D].鹽城:鹽城工學院,2014.
[3]詹昱,劉彥汝.大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及幾點建議[J].改革與開放,2012.
責任編輯:楊國棟
[作者簡介]李淼,陜西服裝工程學院服裝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電子與通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