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丹
摘 要:初中歷史教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應當巧用信息技術,優化歷史課堂教學,突破歷史教學重點和難點,促使初中歷史教學信息化發展。
關鍵詞:初中歷史;信息技術;應用對策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改革創新教學課堂,提高教學效果,是教學發展的基本方向。在初中階段,歷史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重要課程。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講授式為主,這種“照本宣科”式的歷史教學模式,使得整個教學課堂枯燥、單調而乏味,影響了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的提升。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將信息技術手段引入歷史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夠改革創新歷史課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同時也是拓寬學生歷史學習渠道的有效途徑。本文立足初中歷史教學,探索信息技術手段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極其有效性對策。
1 初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意義
1.1 有利于優化歷史教學的形式和內容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課堂,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一直處于被動的地位,其學習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同時,在知識的學習方面,“死記硬背”成為了很多學生慣用的方式,這種機械記憶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幫助學生取得一定的學習效果,但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多媒體演示教學的方式,是幫助教師優化教學手段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多媒體教學一些現代化的教學功能,是傳統教學手段不可比擬的。同時,基于信息技術互聯網資源優勢,初中歷史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教學視頻、音頻以及圖片資源,促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為豐富,為全面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奠定基礎。
1.2 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是所有一線教學工作者都明白的道理。然而,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上,又有多少人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在傳統的教學背景下,由于教學手段的限制,使得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完全建立在自身教學水平以及人格魅力的基礎上。而信息技術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要想激發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可以巧妙地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應用,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教學氛圍,進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整合微視頻開展教學,富有趣味性的視頻教學內容,能夠有效地增強歷史課堂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把握教學的內容,進而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的。
2 初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應用的對策
2.1 整合信息技術,增強歷史課堂趣味性
歷史學科與思想品德、語文等人文性的學科不同,其嚴謹的是史料考據等都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歷史是初中階段新開設的學科,是培養學生歷史科學素養,豐富學生思想內涵的重要課程。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信息技術手段的整合,多媒體演示教學以及各種信息化的教學資源如視頻、音頻等的應用,是增強歷史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初中歷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制作教學課件的過程中,應當緊密結合歷史教學的內容,將一些與歷史課堂有關的視頻、史料圖片等資源融入到教學中,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歷史知識,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質量。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秦統一中國》時,如果僅僅是干巴巴地給學生講解課本上的條款,勢必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筆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影視資源的應用,將與秦朝歷史發展的影視片段剪輯,整合運用于課堂教學,讓學生對秦統一中國的歷史條件有更為直觀的認知,同時,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附以文字的講解,方便學生把握秦統一中國的經濟、文化、社會發展等因素,讓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更加深刻,提高教學質量。
2.2 整合信息技術,拓展歷史教學的內容
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整合信息技術手段,以教學內容的拓展、教學形式的優化為甚。因此,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信息化教學于改革創新歷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意義。筆者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巧妙地整合信息技術手段,結合互聯網資源優勢,有效地拓展了歷史教學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歷史知識視野,提高了教學質量。例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時,結合互聯網資源優勢,將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史料資源等融入到歷史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理解不再停留在理論化的層面,尤其是《戰地鋼琴師》、《辛特勒名單》等影視資源片段的融入,讓學生深刻體會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和疾苦,促使學生以更為理性的思維認知世界大戰,塑造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認識觀。
2.3 整合信息技術,培養學生歷史自主學習能力
現代教育更加提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力求通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改變長期被動接受、過度依賴的學習現狀,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教育改革的思想,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促使學生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積極主動思考。信息技術手段與初中歷史教學的整合,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途徑。就如前面我們所說:新課程改革強調引入信息技術手段教學,拓寬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那么,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資源優勢開展自主學習。例如,初中歷史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歷史預習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利用網絡資源,把握相關歷史事件的歷史背景、歷史意義等。這樣,學生必須要借助互聯網尋找、搜集需要的歷史資料,這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途徑之一。
綜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歷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科學整合信息技術手段,增強歷史課堂趣味性,優化歷史教學內容,拓寬學生歷史學習渠道,構建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 杜婷.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4,(1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