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沁芝

摘要:目的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服務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分析。方法選擇本科接診行健康體檢的240例人員進行研究,采取根據編號單雙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120)和管理組(n=120),對所有常規組患者采取常規護理,對所有管理組患者在健康管理理念下實施護理,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管理組體檢者體檢滿意度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管理組體檢者中棄檢發生率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低,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體檢服務中應用健康管理理念效果顯著,可推廣運用。
關鍵詞:健康管理理念;體檢服務;應用效果
引言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壓力逐漸增大,疲勞過度,心理負擔加重,進而出現亞健康狀態。亞健康問題普遍存在于社會各個群體當中,各年齡階段的人群都開始注重保健養生和定期體檢。體檢作為臨床檢查的一種常見方式,是及時發現疾病的有效途徑。傳統的體檢方式中,醫護人員在處理體檢指標時,方式較死板且缺乏普及常見疾病預防知識的意識。健康管理是指運用基礎醫學、護理學、康復醫學、預防醫學等相關知識,結合體檢者的健康需求,以全面、完善的醫療團隊做支撐,達到改善生活方式、預防慢性病的目的。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作為研究的時間段,在此時間段內選擇本科接診行健康體檢的240例人員進行研究。納入標準:自愿配合研究過程人員。排除標準:意識障礙或精神性疾病人員。采取根據編號單雙法將患者分為常規組(n=120)和管理組(n=120),常規組人員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齡15-81歲,平均年齡(42.6±11.3)歲;管理組人員中男性71例,女性49例;年齡15-80歲,平均年齡(42.5±11.4)歲。將常規組與管理組人員性別、年齡等一般基線資料進行獨立樣本檢測對比無差異,可進行研究比對,P>0.05。
1.2方法
對常規組體檢人員進行常規護理模式,根據相關的基本要求進行相關體檢。對觀察組的體檢人員采用的是健康管理理念護理模式,具體主要分成以下三個方面:①體檢前管理:首先在體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和操作體檢的服務人員崗前知識以及技能操作是至關重要,還有規范化的服務流程,以及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模式對提高護理質量有很大的幫助。體檢中心需要加強崗前培訓,制定和規范服務的流程,劃分職責,將任務歸類以及采用責任制的方式,落實在每個負責人身上,崗前培訓之后,需要進行崗前培訓考核,護理人員還需要在體檢之前,熟悉和了解體檢者的相關個人信息,根據體檢者的實際情況和基本要求,制定人性化,針對性的體檢方案,耐心的為體檢者介紹相關體檢的服務流程和特點,當然在體檢前,需要及時的做好相關健康教育的宣教,尤其是在進入體檢過程中時,需要及時向體檢者講解相關的檢查流程,注意事項,及時回復體檢者的問題,出現無法或者是延遲體檢的患者需要做好相關的解釋和登記工作,同時對于一些特殊患者無法完成相關體檢項目,需作出相關的解釋,做好人文關懷,另給予安排時間體檢。②體檢中管理:體檢過程是整個體檢流程最主要的一部分,在體檢過程中也是很容易突發護理風險事件的,這就需要體檢護理人員,耐心的講解體檢項目,指導相關的注意事項,維持體檢過程中的秩序,同時靈活安排體檢流程,部分體檢的項目需要空腹以及體檢前12h禁食,4小時禁飲等。在體檢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低血糖,暈血的患者,這就需要體檢護理人員,遇見突發情況,及時做好應對措施,多觀察和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實施進一步的心理疏導,密切配合體檢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的體檢工作。在體檢接近尾聲時,需告知體檢者聯系醫生進一步的實施指導,并將一些常規的體檢結果告知或反饋給體檢者。③體檢后管理:體檢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的將體檢報告交給患者,同時確保在3天之內將報告發放完畢,遇到特殊的檢查或者是外送的報告,可以延遲在7天時間,對于體檢結果有異常的,需要及時提醒體檢者進一步的咨詢醫生,如有必要需要引導體檢者進一步的住院觀察治療,當然每個體檢者都需要建立獨立的個人檔案,同時按照身份證編碼進一步的編排序號,后期需要及時的隨訪,做好相關的健康宣教以及健康指導。
1.3觀察指標
采用自制的滿意度量表評估體檢者對體檢服務的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其中<60分為不滿意,60-85分為基本滿意,>85分為十分滿意。觀察受檢時間、體檢效率。體檢效率以0-10分進行評價,評分越高則體檢效率越高。
2結果
2.1兩組體檢者的體檢滿意度狀況分析
管理組體檢者體檢滿意度與常規組相比明顯較高,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
2.2兩組體檢者中棄檢發生狀況分析
常規組體檢者中棄檢8例,管理組體檢者中棄檢1例,管理組體檢者中棄檢發生率0.8%與常規組6.7%相比明顯較低,χ2=5.657,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大不斷升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使得臨床各類疾病的發病率不斷提高,使人們對健康體檢越來越重視。而傳統的體檢模式已不能滿足人們的健康需求,部分體檢者甚至因護理人員服務態度冷漠、服務質量差而出現棄檢狀況。近年來,新興的健康管理理念使健康體檢更加規范、高效。健康管理的理念源自美國,近年來越來越的體檢中將健康管理理念融入體檢服務中,其是利用基礎醫學、預防保健學、護理學等多方面知識,對人類健康問題進行檢測、評估、干預、再檢測、再評估、再干預...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降低患病風險。健康管理即是全面監測、分析、評估個體或群體的健康危險因素,并給予個性化指導和干預的全過程。研究中,對體檢者實施健康管理理念時,通過全程給予健康教育及個性化、針對性的指導促使體檢者配合體檢,從而使體檢效果有效提升,以便及時發現體檢者存在的健康問題,及時給予針對性干預措施,這對于控制疾病發生,提高人類整體健康水平均有積極意義。在健康管理理念這一護理模式的實施中,將護理服務從被動服務轉為主動服務,要求護理人員宣傳多一點、詢問勤一點、服務細一點等,從而給體檢者提供取縫隙、全程化護理服務,從而提升服務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受檢時間、體檢效率均較對照組顯著要高(P<0.05),同時期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要高(P<0.05),提示,在體檢服務中運用健康管理理念,能夠提升護理滿意度,提高檢查效率,縮短體檢時間,與文獻報道的結果一致,臨床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健康管理理念應用于體檢服務中,可以提升人們的健康意識,預防和控制疾病的發生,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黃璐.健康管理理念在體檢服務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8,21(9):85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