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同麗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閱讀學習與寫作方面運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積累詞匯與短語,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形成良好的寫作水平。為了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對于初中生來講,詞匯是英語學習的一大難點,不僅難記憶,而且數量非常多。詞匯作為英語學科的基礎,是所有學生必須掌握記憶的內容。以往教學中,教師會將單詞的讀法、詞性、使用方法告訴學生,并讓學生將教師講解的詞匯知識記錄下來,在課后進行記憶。這種教學方式雖然能夠讓學生了解詞匯的相關信息,但是無法提升記憶效果,不利于學生詞匯量的積累。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提升詞匯教學有效性,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拓展教育,讓學生將不同的詞匯以線條、圖框的方式整合在一起,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記憶。思維的運用,將分散的英語詞匯融合在一起,使學生學會如何記憶,提升詞匯學習效果。
例如,學習運動類型的詞匯時,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詞匯分類,然后引導學生將學習的內容補充在思維導圖中,以此充實學生的詞匯結構,提升課本知識學習效果。通過思維導圖的運用,實現學生詞匯量積累與快速記憶的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短時間內進行快速記憶,以此提升詞匯教學效果。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進行閱讀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與解決問題能力得到提升。課堂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意,理清閱讀思路,掌握閱讀理解方法。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文本的標題及每段的開頭,確定關鍵詞,將此以思維導圖的方式串聯在一起,并思考文章的大意。此外,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并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思考閱讀文本內容。通過思維導圖與閱讀教學的結合,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效果,提高學習有效性。
例如,進行《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內容時,教師可以對學生問道:Do you know what the article mainly describes? Can you write down the key words that appear?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實踐,讓學生自己閱讀理解的內容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體現出來,并在教師的指引下進行更加深入的學習,以此閱讀教學效果。
寫作是英語學科的一部分,反映了學生英語思維與語言表達、構建能力。思維導圖與英語學科的融合,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使學生快速掌握寫作的方法與技巧。課堂教育工作中,將思維導圖運用在寫作教學中,借此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讓學生明確寫作主題與內容,并根據思維導圖內容進行寫作練習,以此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提升教育工作有效性。
例如,進行“Introduce my good friend”這一主題文章寫作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說出自己對好朋友的感受,為后續寫作活動開展提供依據。
教師:Do you have very good friends?Why are you making friends with him?
學生1:My favorite friend is my neighbor's child.We do homework together every day and go to the park together.
學生2:My best friend is my deskmate,he is very cheerful and lively,the reason why we become good friends is to have common interests.
簡單地互動后,則引導學生畫出思維導圖,如下,并根據此進行寫作練習,以此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運用,提升學生單詞學習效果,使學生掌握閱讀與寫作的方法,提高教育工作質量。課堂教學中,加強該方法的運用,將滲透在各個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英語思維,使學生掌握英語學習方法,提升英語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