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帥
摘 要: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對資源建設現狀進行分析后發現,該工作依然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數字化資源發展不平衡,數字化資源的利用程度低。如何利用開發出的數字化資源,如何最大程度為師生提供知識與便利,至今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學院接下來的資源建設還需要放眼全局,構建數字化資源管理系統。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資源;資源管理系統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09-0096-02?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F830-4;F810-4;G718.5 ? ? ? ? 文獻標志碼:A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是河南省政府批準成立的一所專科層次的普通公辦高等職業院校,位于鄭州管城回族區,學院下設“三院五系兩部一中心”。為實現數字化教學,學校興建了“五大實訓中心”。從2016年起,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積極開展數字化資源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果,初步形成了以財經專業為主的數字化資源庫,但是在資源利用與規劃等方面略有不足[1]。
以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現狀為例,分析現階段該學校的建設現狀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
1?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數字化資源建設現狀
為順應數字化資源建設的大趨勢,從2016年起,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緊跟全國高等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的腳步,積極開展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2]。著眼于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專業特色,致力于經濟資源數字化,主要從教師的信息化教學培訓比賽與信息化線上課程建設兩個方面開展。會計學院作為數字化建設的先行者,全力打造數字化線上課程,積極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線上課程與傳統教學結合,逐漸搭建數字化教學平臺。
2?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數字化資源建設取得的成果
為實現數字化資源系統建設,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一直在積極開展各項數字化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初步的建設成果。特別是在以前薄弱的數字化視頻與網絡教學資源兩方面,提出了院系專職教師信息化能力培養3年計劃,通過培訓與比賽培養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
2.1? 數字化視頻與網絡教學資源成果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自2016年起開始建設數字化課程視頻資源,截至2019年底已經取得了豐碩成果,主要包括精品課程、省級在線開放課程、校級在線開放課程3大類。精品課程主要錄制精品專業課的數字化資源視頻,為多媒體教學提供信息化課程資源支持。
不同于精品課程,省級和校級在線開放課程將信息化融入傳統教學模式,直接將課程錄制成數字化資源在線與學生共享,并依托教學模式改革,轉變教學方式,實現日常課程線上線下混合教學。
2016年共建設6門校內精品課程,課程內容涉及1院5系,基本涉及日常教學工作的各個學科專業。2017年數字化課程建設力度加大,開始建設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全院第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財經技能直通車》于2017年9月正式面向學生開課,會計學院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跟我輕松學辦稅》和社會科學部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心理學與生活》于2018年相繼開課。2018年共建設2門課程,有雙創類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Photoshop平面設計》和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于2019年開課。2019年繼續大力發展數字化資源建設,共建設7門課程,錄制了信息系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玩轉e時代》與會計學院精品課建設“5+5”計劃啟動的6門會計精品專業課。2019年,由繼續教育學院牽頭,全院各部門為單招學生錄制線上課程資源,內容涵蓋各院系學科主修專業課程。
4年建設期間,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共擁有了18門數字化資源課程,極大地豐富了數字化經濟資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占全部數字化資源的18.7%;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3門,占全部數字化資源的18.7%;精品課程12門,占全部數字化資源的62.6%。其中,會計學院有9門課程,占全部數字化資源的50%,約占會計學院開設課程總量的16%;信息系有4門課程,占全部數字化資源的22%;財稅金融系1門、商貿系1門、經管系1門、社會科學部1門、教務處1門,各占全部數字化資源5.6%。
2.2? 教師信息化教學培訓與競賽
在加強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的同時,為實現信息化教學,并為數字化資源建設提供動力,積極開展教師信息化培訓與校內外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制訂了2017—2019年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教師信息化能力培養3年計劃。
(1)全面開展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教務處與各系(部)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信息化教學能力培訓,通過內部分享、外聘專家舉辦講座、選送信息化教學的優秀教師外出培訓學習等多種渠道,提升專職教師的信息化課程能力。組織教師與校外信息化教學專家溝通交流,提升軟件使用能力,吸取革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經驗。
(2)積極開展校內信息化教學能力競賽。從2017年開始,逐步開展各類信息化教學能力比賽。通過信息化教學設計比賽與信息化微課大賽,快速提升一線教師信息化教學手段的實用性,使教師將培訓與講座所學運用到工作中。同時,校內的模擬實戰也為參加各種信息化教學能力賽事儲備了力量。
(3)積極參與校外信息化教學官方賽事。為進一步強化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積極選送信息化教學成果優秀的教師參加河南省信息化教學能力大賽并取得佳績,極大地調動了全院教師學習信息化手段、提升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積極性。
3? 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數字化資源建設存在問題
3.1? 數字化課程資源內容系統性建設不足
高等職業院校要想建立數字化資源系統,要在數字化資源系統建設期做好統籌規劃[3]。目前,該院在建設中出現了不平衡態勢。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承擔日常教學任務的有“一院五系兩部”8個部門,共34個專業教學任務,形成了以財經商貿類為主的人才培養體系。
在數字化資源建設的統籌計劃中,應該緊密結合全院的人才培養體系,設計出與全院專業課程分布相貼合的資源建設規劃方案。根據各系(部)數字化資源課程建設量匯總表可以看出,主要的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由會計學院與信息技術學院承擔。
會計學院作為學生與專業課程體量最大的院系,具有數字化資源建設的學科優勢,承擔全院半數的資源建設。數字化課程約占會計學院專業課程總量的16%。數字化課程建設涵蓋了會計學院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會計技能與會計電算化5個教研室。這得益于會計學院2019年提出的“5+5”精品課程建設計劃。每個教研室選取自己的精品課程進行改良并制作成數字化資源,在會計學院內部初步形成了系統的理論知識架構,提升了數字化課程資源的系統性。但是,會計學院的數字化資源建設主要集中在制作精品課程方面,在精品課程使用、孵化更多省級和校級開放課程方面還比較薄弱。
信息技術系在數字化課程資源建設中成效顯著,這與信息技術系的專業特長與數字化資源建設吻合有密切聯系。
信息技術系的4門數字化資源和兩門省級開放課程凸顯了信息技術在課程運用中的主導地位。信息技術系應該在繼續發展本系數字化資源建設的信息技術系助力全院數字化資源建設發展,為各系部提供經驗與專業支持,起到技術引領的作用。
其他各系(部)的數字化資源課程建設力量略顯薄弱,沒有構建起系統的知識體系并依據該系統體系循序漸進地建設數字化資源。各系(部)應該聯合會計學院共同建立數字化課程專業的知識結構體系,積極建設相關數字化課程。學院應從宏觀角度規劃發展,打破建設不平衡的態勢,盡快實現數字化資源內容的系統化建設。
3.2? 缺乏教與學一體化系統
目前,鄭州財稅金融職業學院的18門數字化資源課程中,建設成為開放課程并開課投入使用的僅有6門,僅占全部數字化課程資源的33.3%,更多的精品課程主要服務于日常傳統教學,作為課堂之外的輔助多媒體教學資源存在。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建設數字化課程資源的過程中,沒有形成教與學的一體化系統,只是將理論知識制作成數字化資源,并沒有對應實施教學模式改革,開發出與數字化課程資源對應的教與學一體化方案。
3.3? 缺乏數字化資源系統管理
2016—2019年數字化資源系統的發展資源內容系統性不足、缺乏完整教與學體系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原因是在國家政策支持與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數字化資源建設缺乏系統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數字化資源建設的主要發起人是各個院系或部門,缺乏專業管理部門統籌規劃。二是數字化課程資源的使用反饋與后期管理缺位。各院系的數字化資源建設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為建而建”而不是“為用而建”現象。建立專項管理崗位管理數字化資源系統,統一管理現有教學資源并對資源的使用與維護進行考核,是當務之急。
參考文獻:
[1]常海波,崔麗影,李明堂,等.“互聯網+”時代混合教學模式的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9(13):161-162.
[2]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6.
[3]方昕.轉型背景下地方高校開展混合教學的策略探索[J].微型電腦應用,2017,3(8):29-32.